公主神屬隱士廬
公主神屬隱士廬
王寵家世、人品堪為公主配。崔攸察覺女兒與他往來漸稠,自不能等閑視之,特召見其兄民部尚書王太鈞詳詢。 王太鈞的痛痹已十分嚴重,不能行走,由小黃門用肩輿抬入仁智院。 多年君臣,又有戚誼,崔攸同王九講話無所避忌,一見便直言:聽說十二郎癡。 王太鈞至無語,心里道:聽說公主也不十分聰明呢。但宰輔的心胸不允許他與天子口角爭芒,徐徐笑道:臣弟不癡。 崔攸也覺尷尬,咳嗽一聲,解釋道:我是說,阿五這樣,若十二郎也這樣兩夫婦中,總得有個機靈些的吧? 不是此等關頭,天子永遠不會在人前承認自家女兒不機靈。 王太鈞想到這里,心里舒坦多了,臣弟真的不癡。非但不癡,且有大才。臣的情況,陛下當心中有數,撐不了多久了。王氏未來門戶,全要仰仗十二郎支持。他若無資質,吾豈敢托付之? 崔攸訝異,他有三十歲了吧?還未出仕呢。 王太鈞笑道:我每催促,他只拖延,說什么等哥哥完全躺倒后再說吧,不遜之至。 崔攸心中喜歡,不覺唇角上翹,微微笑:既是無缺才智,晚些出仕也未為不可。雖是親戚,卻不曾謀面,改日教他來宮中走走。 這是要相看王寵的形容風度。王家男郎大多繼承了前周靖西郡王邯的粗壯身材與蟹殼臉,相貌上不甚出色。公主未來的夫婿,不求他如鐘氏兄弟般妖嬈,總要賞心悅目。 王太鈞答應著,好,好。萬一成就好姻緣,不止是臣門的榮耀,也是天家的幸事。 帝室固然威赫,華族有華族的驕傲。 憑心而論,王太鈞并不熱衷與天家結親,更希望幼弟娶一名才智兼備的淑媛,持家之余,對王寵政治事業上也能有所襄助。 阿兄的提醒,王寵左耳入,右耳出,不輟手中畫筆。 王太鈞傾身看畫,贊賞道:到底是親歷過名山大川之人,筆下山水蓊郁有生氣。 他去后不久,阿五便到了,看到壁上晾的畫,太素叔又有新作?搬個蒲團到畫前,盤膝而坐欣賞。 王寵的兩匹貓,一名珠兒,一名萼兒,每見她來,必移到她蒲團旁,翹尾傲坐,如左右丞相一樣守護她。 阿五對山水無研究,也不感冒,單喜歡畫中的隱士廬,想象自己就住在里面,有時能這樣發呆一兩個時辰。 王寵并不陪她,仍進進出出做自己的事,時不時問她,阿五現在做什么呢? 阿五沉浸于想象中,或答溪邊取水,或答松林拾柴。心智簡單的她,卻有這樣持久而蓬勃的想象力,教王寵也納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