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宴罷攜豚歸
玉樓宴罷攜豚歸
游畢芳林寺,鐘氏兄弟引阿五姑侄到一家酒肆午食。 阿五看菜牌,發現有燒乳豬,大感興趣。崔鋼替她點了一頭。 好像很貴哎。阿五悄聲和崔鋼嘀咕。 崔鋼笑,一豚耳。姑姑今次出來頑,可是載了一車的錢呢。 燒乳豬端上來,卻是頭尾俱全。兩個眼珠雖已挖去,那黑洞洞的眼眶仍有死不瞑目的陰森感。 阿五乍見,嚇得啊一聲。 鐘孚于是命撤下。 阿五有些著急,又附崔鋼耳,我沒說不吃呀。 鐘孚笑了,令人端回乳豬,袖中出一手帕,遮住豬頭,問阿五:這樣可好? 阿五眼神猶飄移,這個怎么吃? 鐘仁割了一片,用菜葉、豉醬裹了。阿五伸手接,他卻道:油多,不要污了公主手。仍喂她吃。 接連投喂,阿五果然對他不復陌生,鼓著腮對他說:隔壁有人唱歌。 鐘孚道:是吳姬賣唱。公主也想聽么? 阿五點頭。 兩個吳姬,一個吹笛,一個歌唱。笛聲亮冽,歌聲卻柔婉,與阿五聽慣的宮中雅樂不相類。 歌畢,崔鋼提醒阿五,小姑姑要付纏頭的。 阿五各予一匹錦。 出酒肆,她只看到來時的牛車,詫異:我的驢呢? 鐘孚解釋,那是租來的,須還回去。 已經是我的了哎。 崔鋼付錢與宮侍,把那頭驢買來。 黑驢被拴在牛車后,打著響鼻,噠噠進宮去。不意今日得遇貴主,從此成了皇家畜生。 鐘氏兄弟目送它遠去,也有些羨慕。 公主跌跤時,他們還擔心她犯嬌氣病,鬧著打道回宮,不想她竟忍痛繼續日程,可見對兩兄弟的陪侍實在滿意。 這是一個好的開端。 * 薄暮,天子遣內侍宣司馬淑妃赴仁智院共食,說是公主自宮外帶回了燒乳豬。 迎暉院宮人皆恭喜淑妃娘子,公主知孝敬了,她一番辛苦鞠育代勞總算沒白費。 淑妃到得仁智院,并沒立刻吃上冷豬rou,先受邀參觀公主淤青的膝蓋,大驚小怪地嗟嘆。 天子亦捧著女兒的臉端詳,檢查下我們的鼻頭,哦,完好,長進了。 公主擅長嘴啃泥的跌跤法,時常擦破鼻頭。 阿五出世時,崔攸很遺憾她不是男孩。后來見她不聰明,又慶幸她得虧是女孩,不然他就要面臨晉武帝的困境了。 無論學步、學語,乃至身體發育,阿五都較同齡人慢半拍。生育一個不聰慧的孩兒,對任何父母都是沉重的打擊?;蛟S是因為先皇后懷她時,病已趨重,胎中受了損傷。這樣一看,又是父母對不住她了。 天子時常想到前周武寧郡王衍之女,初為順宗皇后,后為武宗霸占,終至于蹈海死。他能做的,就是盡量保重自己,盡量長壽,讓阿五有父可依,不受人欺凌。然后,為她擇一可靠能干的夫君托付之。 這一晚,阿五顯然已忘懷司馬希逸,摟著先皇后留下的白毛老犬,用臉偎它的頸毛,歡歡喜喜喊它名字,子大叔!子大叔! 忽然想起什么,對崔攸道:耶耶,鐘家郎君好可憐,你賜他們個官做吧。 崔攸答應著,沒想到崔鋼出的昏招兒這樣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