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皇命難違一紙婚,秦家鳳儀棲梧桐
003 皇命難違一紙婚,秦家鳳儀棲梧桐
秦家庭院深,夜色如水,香杉在夜風中搖曳著,發出沙沙聲響。該是靜謐的夜里,柳若梅倚著秦明月低聲啜泣?;◤d里一家子愁云慘霧,只因幾個時辰前的一道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秦相之女秦行歌,端靜嫻淑,謹慧溫良,才德兼備,太子江行風,訂于八月十五日大婚,欽此。 老太爺秦樂文站在廊前望著一輪皎潔明月,想起孫女誕生的那一夜,輕嘆了口氣。那夜也是如此夜色,只是心境已然不同。他所念想的,如今成真了,他卻笑不出來 十七年前,夏夜里秦家院里燈火通明,不時還夾雜著女子哀鳴呻吟之聲,往來的仆役有些急著燒水,有些勤快遞水與干凈的毛巾,一一送入秦家二少爺與二少奶奶的寢房里。 而秦家老爺秦樂文與當家主母聶氏坐在主廳上,各端著一杯碧螺春、一杯金萱,悠閑地喝著茶,彷佛那些喧嘩與自己無涉一般。唯有秦家二少爺秦明月不安急躁地在廳里來回踱步。 明月,你這樣踱來踱去毫無幫助,坐下,放寬心吧。秦夫人聶氏終于抬眼看像自己的次子。 我怎不急呢?這可是若梅的頭胎啊。秦明月俊眉擰蹙,覆在背后的雙手微微沁出冷汗。 瞅著秦老爺秦樂文開始垂首打盹,手上的青花瓷杯都快跌落地了,秦明月開口勸道:爹娘,要不你們先歇息吧,這兒有我守著。 不用了。秦老爺樂文聞言抬起頭,伸了個懶腰說道:我要在這兒等我孫女出生。 爹,你就這樣相信那個卜算的張鐵嘴胡扯?秦明月眉頭擰得更深了。他這老爹迷信風水也就罷了,現在連張鐵嘴胡謅都當真。 明月,秦家一門忠烈,爹娘生了你們這輩都是男孩兒,你和你大哥、三弟生的也是男娃兒,你可不知爹多想要個女兒。命中注定沒有女兒,但我總能盼著有個粉雕玉琢的孫女吧。秦老爺放下手中瓷杯,捻須呵呵一笑,眼中充滿期待。 老頭子是怪我沒替你生女兒啰?聶氏睨了夫婿一眼,一口金萱入喉,神色淡定,但語氣隱約不善,說:要不,你納個妾試試啊。 哎呀,夫人別惱!我對夫人絕無二心啊。都怪老夫自己不爭氣,夫人別氣惱啊。來,我摸摸,香一個。秦家老爺見狀,趕緊偎近夫人,一手牽起聶氏的柔荑,嘟嘴就要往她的臉頰上貼去。 爹、娘,你們別在這里扎人眼,行嗎?眼見爹娘也不看場合,親昵過度,秦明月真的有股沖動沖上去一個手刀劈開兩個人的如膠似漆。 唉唷唷,兒子惱了。好好好,我們正襟危坐。別趕我們??!秦老爺睇著秦明月,笑了兩聲,道:我怎會生了一個這么怕羞耿直的孩兒呢。 還不都怪你聘了那些老學究當先生,教的如風和明月一點情趣都沒有。聶氏語帶嗔怪地戳戳秦樂文額頭。 呵呵,那是他們自己打娘胎就帶來的性子,你不看老三似舟就柔情似水,風流倜儻,跟他老爹我一模一樣?秦樂文握住聶氏的小手,輕輕地在她的手背烙下一吻。 這是在怪我貞潔烈女不知變通嗎?聶氏抽回自己的手,挑了眉瞪了夫婿一眼。 豈敢,豈敢。秦樂文趕忙陪笑。 你說鐵嘴張說這胎鐵定是女兒?聶氏捏開秦樂文不規矩的手,淡淡問道。 說到此事,秦樂文便掩不住興奮之情,樂得叨叨:是??!他還說他用他的火眼金睛往天庭一瞧,便瞧見我們家的女娃兒站在梧桐上,準備往人間跳呢!還這女娃兒福報之深啊像那東海,注定一世富貴!你看看,鳳棲梧桐哩,這不是在說咱們家的孫女兒將來肯應鳳冠加身,當上皇后,母儀天下,榮耀秦家嗎?秦樂文說得喜上眉梢,像是已經看到未來的景象。 爹,我記得大哥的三兒子出生時,鐵嘴張也說過一模一樣的話。秦明月忍不住翻了翻白眼。算命的話能信,天下紅雨,馬生角!這話不知對多少家有孕婦的人家說過了! 聶氏聽秦樂文越說越離譜,狠瞪一眼:臭老頭,你想想你現在官拜幾品,還想借著孫兒登高枝?若梅肚里的孩兒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呢! 唉唷,你們別這樣排擠我么,雖然我好歹官拜正九品校書郎呢。秦樂文笑了笑不以為意,伸長頸子,往產房探去,甚是期盼。 九品芝麻綠豆官。聶氏遮著嘴笑了。她這夫婿做了一輩子的校書郎,不進不退,家里也安穩,不曉得是不是前些年撞破頭,老了才發這種春秋大夢。 夫人怎老是這樣擠兌我呢。說了一輩子啰。當校書郎有什么不好,財來財去沒有我,人頭點地也不會有我,不是平安順意嗎?秦樂文生平無大志,但求平安過生活,為人豁達,深知為官之道,聽妻子這么打趣也不生氣。 與其靠著鐵嘴張那嘴花糊糊的,還不如寄望如風和明月呢。聶氏笑望今年初春升上從三品國子祭酒的秦明月。今年秦家不知走了什么好運道,兩個兒子接連獲陛下欽點擢升,長子秦如風也于前不久高升正三品中書令。 忽而一陣宏亮啼哭聲傳來,婢女雜沓奔進主廳,笑道:恭喜老爺、夫人、二少爺,二少奶奶平安誕下千金小姐。 秦樂文喜得站了起來,撫須大笑:誰還敢笑我?哈哈,天佑秦家??!我終于有個孫女兒了! 眾人趕忙步向產房,過一會兒,產婆抱著粉雕玉琢的小女嬰,施施然地走出來。秦明月抱過女兒,溫柔凝睇。 秦樂文湊上來叫道:哎呀,我的乖孫女啊,快給爺爺抱抱!便急急地想搶過女嬰。 若梅,辛苦你了。孩子要叫什么?秦明月輕撫著若梅滿是汗漬的前額,柔聲問道。 此時身后傳來秦樂文的笑聲:哎呀,小囡囡睜開眼睛了,哎呀,這眼睛跟你娘好像啊,就叫你鳳儀吧,有鳳來儀。將來長大當皇后! 秦樂文回想著當時的溫馨景況,深深嘆了口氣。 前些日子嫁至秦家的云秀公主來訪,說到宮中要辦乞巧賽,瞧秦家唯一孫女秦行歌繡意精巧,邀她入宮賽巧。秦明月原是不愿,就怕有個萬一行歌真讓皇帝看上,一生得求在皇宮中,便想回絕。但秦樂文嚷著秦行歌年十七有余,養在深閨人不識,至今未嫁,都是老姑娘了。賽巧正是讓清貴公子瞧瞧他家孫女端麗無雙的好機會。拗到最后老人家在地上打滾耍賴說:小囡囡名字都不給我取了,連這事也不能讓讓我這老頭子?我再吃又有幾年米? 眼見秦樂文鬧得厲害,秦明月勉強點頭,殷殷叮囑行歌不許在禁宮亂闖,僅能待在內苑,臉蒙輕紗,容顏不得輕易示人,才讓行歌入宮賽巧。 這些事不過幾日之前,秦樂文越想越后悔。 今夜月圓如初,行歌出生時,他真心盼望她能成為皇后,但此一時,彼一時也。太子如今心有所屬,天下皆知。 三個月后,秦行歌便要嫁入東宮,該當如何爭寵?前途未卜。 若是可能,時光倒流,他絕對不會同意行歌進宮,但如今說這些都太遲了。 圣旨一下,要秦明月先行回到丞相府邸,告知秦家眾人來龍去脈。秦如風赴景仁宮接回云秀公主與秦行歌。 柳若梅望著秦明月泣問:「為何答應陛下?」 秦明月平靜地回答:「君臣之別。秦家已是帝王家俎上rou。就算抗旨不從,未來還會將行歌指婚給其他皇子,總會卷入皇子角力。眼前朝堂暗潮洶涌,各皇子黨羽運作不休,時有政爭。陛下不追究此事表示其他皇子要扳倒太子的機會微乎其微。那么,失勢的皇子下場如何,歷代皆有記載。與其讓行歌嫁予其他皇子,一生不得安寧,不如指婚予太子來得妥適。況且行歌的清白已有疑慮?!?/br> 「秦家只能選擇支持皇太子,一路扶持皇太子登上皇位,以保行歌一生安泰?!骨乩咸珷斈樕氐卣f完秦明月未說完的話?!高@就是為什么我寧愿一輩子當校書郎。趨吉避兇??!」 遠離權力核心的原因只是為了遠離政治風暴。只是,他不能夠阻止孩子的路。如今他當年玩笑話成真,秦家將陷入儲君之爭,卻是他始料未及的事。 「飯可以亂吃,但話真的不能亂講啊?!骨乩咸珷斞鲱^一嘆。 ********** 繁體版 ********** 秦家庭院深,夜色如水,香杉在夜風中搖曳著,發出沙沙聲響。該是靜謐的夜裡,柳若梅倚著秦明月低聲啜泣?;◤d裡一家子愁雲慘霧,只因幾個時辰前的一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秦相之女秦行歌,端靜嫻淑,謹慧溫良,才德兼備,太子江行風,訂於八月十五日大婚,欽此。 老太爺秦樂文站在廊前望著一輪皎潔明月,想起孫女誕生的那一夜,輕嘆了口氣。那夜也是如此夜色,只是心境已然不同。他所念想的,如今成真了,他卻笑不出來 十七年前,夏夜裡秦家院裡燈火通明,不時還夾雜著女子哀鳴呻吟之聲,往來的僕役有些急著燒水,有些勤快遞水與乾淨的毛巾,一一送入秦家二少爺與二少奶奶的寢房裡。 而秦家老爺秦樂文與當家主母聶氏坐在主廳上,各端著一杯碧螺春、一杯金萱,悠閒地喝著茶,彷彿那些喧嘩與自己無涉一般。唯有秦家二少爺秦明月不安急躁地在廳裡來回踱步。 明月,你這樣踱來踱去毫無助益,坐下,放寬心吧。秦夫人聶氏終於抬眼看像自己的次子。 我怎不急呢?這可是若梅的頭胎啊。秦明月俊眉擰蹙,覆在背後的雙手微微沁出冷汗。 瞅著秦老爺秦樂文開始垂首打盹,手上的青花瓷杯都快跌落地了,秦明月開口勸道:爹娘,要不你們先歇息吧,這兒有我守著。 不用了。秦老爺樂文聞言抬起頭,伸了個懶腰說道:我要在這兒等我孫女出生。 爹,你就這樣相信那個蔔算的張鐵嘴胡扯?秦明月眉頭擰得更深了。他這老爹迷信風水也就罷了,現在連張鐵嘴胡謅都當真。 明月,秦家一門忠烈,爹娘生了你們這輩都是男孩兒,你和你大哥、三弟生的也是男娃兒,你可不知爹多想要個女兒。命中註定沒有女兒,但我總能盼著有個粉雕玉琢的孫女吧。秦老爺放下手中瓷杯,捻鬚呵呵一笑,眼中充滿期待。 老頭子是怪我沒替你生女兒囉?聶氏睨了夫婿一眼,一口金萱入喉,神色淡定,但語氣隱約不善,說:要不,你納個妾試試啊。 哎呀,夫人別惱!我對夫人絕無二心啊。都怪老夫自己不爭氣,夫人別氣惱啊。來,我摸摸,香一個。秦家老爺見狀,趕緊偎近夫人,一手牽起聶氏的柔荑,嘟嘴就要往她的臉頰上貼去。 爹、娘,你們別在這裡扎人眼,行嗎?眼見爹娘也不看場合,親暱過度,秦明月真的有股衝動衝上去一個手刀劈開兩個人的如膠似漆。 唉唷唷,兒子惱了。好好好,我們正襟危坐。別趕我們??!秦老爺睇著秦明月,笑了兩聲,道:我怎會生了一個這麼怕羞耿直的孩兒呢。 還不都怪你聘了那些老學究當先生,教的如風和明月一點情趣都沒有。聶氏語帶嗔怪地戳戳秦樂文額頭。 呵呵,那是他們自己打娘胎就帶來的性子,你不看老三似舟就柔情似水,風流倜儻,跟他老爹我一模一樣?秦樂文握住聶氏的小手,輕輕地在她的手背烙下一吻。 這是在怪我貞潔烈女不知變通嗎?聶氏抽回自己的手,挑了眉瞪了夫婿一眼。 豈敢,豈敢。秦樂文趕忙陪笑。 你說鐵嘴張說這胎鐵定是女兒?聶氏捏開秦樂文不規矩的手,淡淡問道。 說到此事,秦樂文便掩不住興奮之情,樂得叨叨:是??!他還說他用他的火眼金睛往天庭一瞧,便瞧見我們家的女娃兒站在梧桐上,準備往人間跳呢!還這女娃兒福報之深啊像那東海,註定一世富貴!你看看,鳳棲梧桐哩,這不是在說咱們家的孫女兒將來肯應鳳冠加身,當上皇后,母儀天下,榮耀秦家嗎?秦樂文說得喜上眉梢,像是已經看到未來的景象。 爹,我記得大哥的三兒子出生時,鐵嘴張也說過一模一樣的話。秦明月忍不住翻了翻白眼。算命的話能信,天下紅雨,馬生角!這話不知對多少家有孕婦的人家說過了! 聶氏聽秦樂文越說越離譜,狠瞪一眼:臭老頭,你想想你現在官拜幾品,還想藉著孫兒登高枝?若梅肚裡的孩兒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呢! 唉唷,你們別這樣排擠我麼,雖然我好歹官拜正九品校書郎呢。秦樂文笑了笑不以為意,伸長頸子,往產房探去,甚是期盼。 九品芝麻綠豆官。聶氏遮著嘴笑了。她這夫婿做了一輩子的校書郎,不進不退,家裡也安穩,不曉得是不是前些年撞破頭,老了才發這種春秋大夢。 夫人怎老是這樣擠兌我呢。說了一輩子囉。當校書郎有什麼不好,財來財去沒有我,人頭點地也不會有我,不是平安順意嗎?秦樂文生平無大志,但求平安過生活,為人豁達,深知為官之道,聽妻子這麼打趣也不生氣。 與其靠著鐵嘴張那嘴花糊糊的,還不如寄望如風和明月呢。聶氏笑望今年初春升上從三品國子祭酒的秦明月。今年秦家不知走了什麼好運道,兩個兒子接連獲陛下欽點擢昇,長子秦如風也於前不久高升正三品中書令。 忽而一陣宏亮啼哭聲傳來,婢女雜遝奔進主廳,笑道:恭喜老爺、夫人、二少爺,二少奶奶平安誕下千金小姐。 秦樂文喜得站了起來,撫鬚大笑:誰還敢笑我?哈哈,天佑秦家??!我終於有個孫女兒了! 眾人趕忙步向產房,過一會兒,產婆抱著粉雕玉琢的小女嬰,施施然地走出來。秦明月抱過女兒,溫柔凝睇。 秦樂文湊上來叫道:哎呀,我的乖孫女啊,快給爺爺抱抱!便急急地想搶過女嬰。 若梅,辛苦你了。孩子要叫什麼?秦明月輕撫著若梅滿是汗漬的前額,柔聲問道。 此時身後傳來秦樂文的笑聲:哎呀,小囡囡睜開眼睛了,哎呀,這眼睛跟你娘好像啊,就叫你鳳儀吧,有鳳來儀。將來長大當皇后! 秦樂文回想著當時的溫馨景況,深深嘆了口氣。 前些日子嫁至秦家的雲秀公主來訪,說到宮中要辦乞巧賽,瞧秦家唯一孫女秦行歌繡意精巧,邀她入宮賽巧。秦明月原是不願,就怕有個萬一行歌真讓皇帝看上,一生得求在皇宮中,便想回絕。但秦樂文嚷著秦行歌年十七有餘,養在深閨人不識,至今未嫁,都是老姑娘了。賽巧正是讓清貴公子瞧瞧他家孫女端麗無雙的好機會。拗到最後老人家在地上打滾耍賴說:小囡囡名字都不給我取了,連這事也不能讓讓我這老頭子?我再吃又有幾年米? 眼見秦樂文鬧得厲害,秦明月勉強點頭,殷殷叮囑行歌不許在禁宮亂闖,僅能待在內苑,臉蒙輕紗,容顏不得輕易示人,才讓行歌入宮賽巧。 這些事不過幾日之前,秦樂文越想越後悔。 今夜月圓如初,行歌出生時,他真心盼望她能成為皇后,但此一時,彼一時也。太子如今心有所屬,天下皆知。 三個月後,秦行歌便要嫁入東宮,該當如何爭寵?前途未卜。 若是可能,時光倒流,他絕對不會同意行歌進宮,但如今說這些都太遲了。 聖旨一下,要秦明月先行回到丞相府邸,告知秦家眾人來龍去脈。秦如風赴景仁宮接回雲秀公主與秦行歌。 柳若梅望著秦明月泣問:「為何答應陛下?」 秦明月平靜地回答:「君臣之別。秦家已是帝王家俎上rou。就算抗旨不從,未來還會將行歌指婚給其他皇子,總會捲入皇子角力。眼前朝堂暗潮洶湧,各皇子黨羽運作不休,時有政爭。陛下不追究此事表示其他皇子要扳倒太子的機會微乎其微。那麼,失勢的皇子下場如何,歷代皆有記載。與其讓行歌嫁予其他皇子,一生不得安寧,不如指婚予太子來得妥適。況且行歌的清白已有疑慮?!?/br> 「秦家只能選擇支援皇太子,一路扶持皇太子登上皇位,以保行歌一生安泰?!骨乩咸珷斈樕氐卣f完秦明月未說完的話?!高@就是為什麼我寧願一輩子當校書郎。趨吉避兇??!」 遠離權力核心的原因只是為了遠離政治風暴。只是,他不能夠阻止孩子的路。如今他當年玩笑話成真,秦家將陷入儲君之爭,卻是他始料未及的事。 「飯可以亂吃,但話真的不能亂講啊?!骨乩咸珷斞鲱^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