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山紅衣沖雪,江南仙人棄劍
第一章 天山紅衣沖雪,江南仙人棄劍
不穿紅衣是天山劍宗自開宗四百年來未曾變過的規矩。 據山上弟子說,開宗祖師最愛的小兒子死于一位紅衣人之手,從那天開始,紅衣入山者死這六個大字便被凌厲的劍氣刻在了山腳的巨石上。 入冬已經深了,雖是正午,漫天的鵝毛大雪,層層疊疊蓋在山道上,就像新棉織做的大被。 被刻字的巨石極高,紅衣入山者死六個大字明晃晃的,頗為刺眼。 山腳下,一道紅影刺破了單調的天空,自天邊快速逼近。 那是一位女子,準確的說,是一位破空御劍的女子。 盡管已到了山腳,但她的速度并未變慢多少,只見她向前踏出一步自空中躍下,那劍也有靈性般穩穩的扎了下去, 一人一劍,重重的落在了山腳。 整個地面都抖了三抖,巨石上敕敕落下不少積雪。 女子身姿翩然,膚如凝脂,一席紅衣明艷,就像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 她扭頭看了看身旁的巨石,臉上并無任何表情。 就在她準備踏上第一級臺階時,天空中一道炸雷似的聲音傳來: 南梔月,莫來找死! 名為南梔月的女子抬頭望向高不可及的天山山頂,幾千級臺階蜿蜒而上,聳立的劍閣竟真如同天上的宮殿。 她想起了同樣時雪天,那個冒著大雪背著她一步步走上天山的少年,眼角竟是流下兩行清淚。 她朱唇輕啟,言語間卻是殺氣四溢。 我來清理門戶,擋我者,死! 山上一個黑袍高瘦的老者,目光恨悷,緊盯著山下,緩緩說道:從山腳直到山頂,都有劍宗歷代高手留下的佩劍,每把劍都封存著他們畢生的劍意,可自行御敵。她這樣上山,恐會死在亂劍之中。 站在他身邊的稚童卻搖了搖頭,他用手指向天邊,說道:她不止帶了一把劍。 插在山腳下的第一把劍是五十年前劍宗大師兄的佩劍紋云,就在南梔月踏上第一階時,這把紋這著樣圖案的軟劍沖天而起,直刺她的眉心。 南梔月并未在意,就在她身后,也有一劍破空而至。 這是她習得養劍術后,溫養的第一把劍。 兩劍相撞,竟是雙雙折斷。 山上又有有幾支劍飛來,南梔月背后亦有劍抵了上去。 有人悟劍于群山之間,其劍意如山巍峨。 有人悟劍于市井,其劍意便煙火氣十足。 有人悟劍于朝堂,其劍意同君王無二。 有人悟劍于幽谷。。。 有人悟劍于海上。。。 南梔月回應他們的,是憤怒,是不甘,是質疑。 這天地有私! 厲行天,你為了一門魔功竟對同門出手,天要容你,我不容你! 洋洋灑灑三百余把飛劍,在雪中結成一條張牙舞爪的銀龍,朝天山飛來。 山上,名為厲行天的男人咧嘴一笑,他從手邊隨手抽了把劍,迎著紅衣,緩緩走下山。 江湖野史有載,十二月,南梔月紅衣上天山,與厲行天戰于天山劍宗外,生死不明。 江南 黎水河畔 日斜影長,陽光透過細密的枝葉縫隙打在河面上,給河面鋪上一層金鱗。 拄杖的老人把眼睛瞇起,用目光巡視河畔,果然看到了那潔白的身影。 河面波瀾不驚,一位極美的白裙女子,裸足站在了根通透碧綠的毛竹上,借著毛竹飄在水面上。 女子青眼方瞳,細腰盈盈一握 老人點點頭,確定她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女子撐了撐手里的短竹,讓毛竹稍微靠岸。 老人剛想整理一下情緒,沒想到女子先說話了。 敗了吧? 老人臉上浮現出些許苦澀,然后無奈的說道:是啊,敗了。他讓我來給小姐帶句話,說是讓你不用等了。 撐竹的女子身型微微頓了頓,旋即恢復正常。 我。。。知道了。 女子低下頭,眼中的落寞一閃而逝。 老人說完,理了理衣角的易字,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女子目送老者消失在視線盡頭。 天空中不知怎的下起蒙蒙細雨,她抬頭,任由雨點落在臉上,就這樣過了良久。 雨不曾停,反而越下越大,女子搖搖頭,反手以竹為劍,重重劃向天空。 那天過后,此地便流傳著一個傳說,說是天上仙人擲劍入凡,把天空撕開了道狹長的口子,止住了梅雨季最大的一場雨,讓這梅雨季的最后一月,連晴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