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尼姑vs皇帝(8)結局。
菩薩蠻:尼姑vs皇帝(8)結局。
伽藍垂下眼,她想,她知道太后的意思了。 忽然,外面傳來一陣吵鬧聲。 給朕滾開! 誰給你們這么大的膽子,連朕都敢攔! 攔皇帝的是太后跟前的宋嬤嬤,那便自然是太后給的膽子。 宋嬤嬤跟了太后四十余載,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所謂打狗也得看主人,皇帝恨得咬牙,卻也奈何不了她:發落了她,也等于是打了太后的臉,今兒這事兒便鬧大了,伽藍不死也得死了。 今兒一大早,太后派宋嬤嬤來給他說了個故事,說的正是前朝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的艷事。 宋嬤嬤說,太后想問問皇帝,犯錯的是高陽公主,死的卻是辯機和尚,皇帝覺得,滑不滑稽? 事后,高陽公主落了個蕩婦的名聲,翻開史書,史書上字字句句都在數落這位國之千金不知廉恥,皇帝覺得,史家的一支筆,又有沒有寫錯呢? 皇帝聽后只覺得頭發絲兒都立起來了,他還能不知道太后想做什么嗎? 母后! 母后!朕不為她求情,只求母后讓朕再見她一面! 皇帝在門外大喊,伽藍自然聽到了,然后又聽到一陣驚呼聲,王榮和宋嬤嬤似受到了極大的驚嚇,大喊皇上!皇上不可??!云云,似乎是皇帝一掀龍袍、跪了下去,眾人受驚,便也都隨之跪了下去,一時外面宮女、太監、侍衛烏泱泱跪一地。 母后!皇帝跪正了,磕了個頭。 本朝皇權高于一切,自皇帝登基后,便是只跪天地、只跪祖宗,不跪父母了,連見了太后,也只需行平禮即可。 但皇帝竟然跪了下去,還磕了個頭。 太后眼神一轉,看向伽藍,嘆息道:他倒是真的在意你。但越是這樣,伽藍就越是留不得了。 太后使了個眼色,便有嬤嬤端來三杯酒,放到了伽藍的面前,三杯酒中有兩杯是毒酒,一杯是無毒的,生死全憑你自己的造化了。伽藍,選一杯喝下去,去陪皇帝說說話吧。 生死全憑你自己的造化了。 伽藍淡笑,明明做的是奪人性命的事,何必如此冠冕堂皇? 她隨手端起右手邊第一杯酒,猶豫了會兒,便一飲而盡,便和當日喝避子湯時一樣如果她沒有猜錯的話,三杯酒應該都是毒酒,太后這么說,也不過是圖個心安理得罷了,選哪杯又有什么分別呢? 太后似是不忍,又說:伽藍,你不要怪哀家,也不要怪皇帝,要怪就怪史家的一支筆太狠。 你若是個尋常人家的閨秀,便是小門小戶也不打緊,抬進來便是,皇帝愛怎樣寵你怎樣寵你??赡闫乾幑馑碌娜?,偏偏是個小尼姑,皇帝不懂事,哀家卻不能眼睜睜看皇帝為了你墮了百年后的名聲。 他是哀家的兒子,即便他從此恨上哀家,哀家也必須這么做。伽藍,你可懂為母之心? 皇帝快步進來時,太后、嬤嬤們早已退了出去,偌大的宮殿內只剩下他們兩個人。 他看向跪在殿宇中央的那一團小人兒,光線刺破窗紗落在她單薄的肩頭上,她黯淡的素衣都被映成了半透明的顏色,整個人兒像只小動物似的蜷縮著,瘦弱得可憐。 他不知道太后對她做了什么,他只知道她這模樣仿佛登時就要羽化成仙去了。 是啊,她本就是修佛法的啊。 皇帝快步走近她,抓住了她的肩,仿佛這樣便是抓住了她,急急地問:你怎么樣? 太后可有對你做什么? 伽藍不答,他便抬了她的下巴,自己去看,卻出乎意料地沒有看到一滴眼淚,那么嬌軟、膽怯的一個小人兒,這次卻沒有哭。 他只看到了一雙木木的眼睛。 伽藍沒有躲閃,乖巧地順他的手抬頭去給他看,也看著他,看他的眉眼、鼻子、嘴唇,迷迷瞪瞪的,仿佛根本不認識他似的。 是啊,之前光顧在床上磋磨她了,都沒有讓她好好看看他的臉,記住他的樣子。 幸好還來得及,還來得及。 皇帝將她擁更緊,幾乎跪在她的面前,和她對視,說:好好看看朕,好好想一想你沒有什么要和朕說的嗎?哪怕是怪他、恨他的話呢? 伽藍張了張口,將言而囁嚅,到底沒有說出來。 但她確實有一件事要同他說。 她低下頭,在袖袋里尋到他前幾天給她的玉佩,遞還給他,道:這個還給你吧太貴重了。 皇帝一時竟沒有勇氣接過。 他只覺得有一把尖刀扎進了他的胸口,左右翻絞,讓他的呼吸都帶了股血腥味兒。 這是什么意思? 這是什么意思? 他不信她不懂他送她玉佩的含義,他什么時候將這塊玉佩隨便送過一個女人! 皇帝一把揮開玉佩,鐺的一聲,玉佩猛地砸在地上,碎成了兩半兒。 他徹底冷了臉,道:太后賜你毒酒了是不是?也不知道他這樣兇,究竟是在生誰的氣? 他啞了聲兒安慰她:別怕,別怕,宮里賜下去的毒酒都是有解藥的,朕這就給你找太醫,朕這就給你找太醫說著說著自己卻先害怕起來,猝地站起身,就要去找王榮,王榮!王榮!因為起身起得猛了,還打了個踉蹌。 袖子卻被伽藍拉住了。 伽藍搖了搖頭,笑,梨渦深深,道:算了,皇上。 皇帝卻笑不出來,他只見她的嘴唇已漸呈青紫色,眼底都暈了圈青黑,看上去,如同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 可是她才15歲,她才15歲。 他甚至還未來得及看看她長大、長開后的美麗的樣子,她就要因為他的一時沖動、一時任性去死了。 如果他能克制一點,謹慎一點。 如果他的小尼姑,能夠長大。 她一定是很美的。 伽藍仿佛也感染到了他的情緒,笑容漸漸淡了 許久后,她苦笑說:皇上,其實我也沒有什么好留戀的呀。 皇帝只覺得,一剎那,萬箭穿心 meimei,你沒有心肝,你沒有心肝。 - 皇帝走出壽康宮的時候,王榮猛地提起了一顆心卻看不出到底發生了什么。 皇帝面色如常,只在回寢宮的路上問了他一句:這一次進宮為太后誦經祈福的女尼,都有哪些? 王榮答:以靜慧師太為首,共有師太三位,另有小尼十二人,分別是迦葉、伽藍 皇帝點點頭,便不再說什么了。 忽然,他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問道:伽藍侍寢后,可有按規矩送避子湯去? 王榮一個激靈,覷著皇帝的臉色,小心翼翼地答曰:次次都送了的。奴才琢磨,伽藍姑娘若能遇喜,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在瑤光寺多出位皇子來,于皇上總歸不體面,不如等皇上迎姑娘回宮后 于是,皇帝再次點頭,虧你機靈朕卻是忘了。 后來王榮發現,皇帝多了一個習慣每每走神時,都會伸出自己的手來,反復翻看手掌皇帝總覺得,手上還有她的血。伽藍臨死前,血吐了他一身,他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接,那么多血,那么多血,她那么嬌嬌軟軟的一個小女兒,怎么受得???可是他怎么接都接不完,怎么接都接不完 再后來,皇帝把書房搬到了暖閣,在暖閣彈琴、下棋、批閱奏折、接見大臣,卻不愿再在暖閣召幸妃嬪了,但左右這也不是什么大事兒。 王榮覺得,伽藍便像浮游于皇宮上方的一縷香魂,被風吹著吹著,久了,也就該散了。 再后來,皇帝選妃,也有俏似伽藍的人入選,那小女兒一張小臉白白凈凈、懵懵懂懂的,一逗弄就臉紅,若再披上件素衣、戴上頂尼姑帽,可不就是活脫脫的另一個伽藍?王榮心驚rou跳地朝皇帝看去,連太后都瞥了眼皇帝,皇帝卻根本沒有覺出來似的,連人的名字都沒有問,就擺手、讓去了。 王榮徹底松了口氣,他想,這便是忘干凈了吧。 是啊,皇帝后宮佳麗三千,又怎么會獨獨為一個小尼姑所困呢? - 五年后,皇帝游幸瑤光寺,瑤光寺上下于寺門口跪迎圣駕。 僧尼跪了一地,皇帝卻揮手,讓眾僧尼散去,說他不過是途經此地,憶起一故人,上山來看看罷了,不必拘禮。王榮跟上,陪他四處走走便可。 皇帝步入一座側廟,只見廟中央立了一座菩薩,眉眼低垂,溫和地俯視著眾生,便和那人兒似的。他不自覺地彎了彎唇,又環顧四周,見廟的四壁都掛滿了長明燈,便招來小尼,詢問此處廟里供奉的是什么菩薩、四壁的長明燈作何用。 小尼答,燃長明燈是為了悼念故人,其中也有些是為了悼念寺中故去的僧尼,菩薩慈悲,留他們在此共享香燭,祈禱往生云云。 皇帝點頭,想到那人猝死宮中,無碑、無牌、無冢,連一盞瑤光寺的燈火都不能有,世上仿佛從未存在過那樣一個人,也是很慘的,去到地下怕是要被小鬼欺負,于是命王榮取蠟燭來,他要為她燃一盞長明燈。 于是,王榮便見這位九五至尊,抬頭深深看了菩薩一眼,便虔誠地跪了下去。 一個從來不信神佛的人,老老實實地遵照小尼的指示,焚香,凈手,點燈,跪拜,末了還雙手合十,認真地許愿 一愿,下一世,她能長命百歲。 二愿,下一世,她得父慈母愛。 三愿,下一世,她覓得如意郎君,總不要再和他似的 臨走前,皇帝又仿佛想起了什么,回過身,問小尼道:可以把這個掛在燈上么? 王榮只見,那是一塊陪了皇帝近二十年的玉佩,卻不知為何,只剩下了半塊,似是被摔碎過,又重新打磨好了。 正面是一個衍字。 - 完結,謝謝大家看到這里。 五個故事結束后,會奉上的番外。 大家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