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蟲族入侵
145.蟲族入侵
蒙太星系。 地面的建筑物倒塌大半。 仍然保持完整的建筑物只剩下能量庫,可以看到巨大的蟲子環抱住能量庫大樓,尖利的口器直接穿透堅硬的墻體吸取能量。 它們并不是直接把能量吃進去,而是儲存在身體內有如葡萄一般的囊腔。 這種多囊蟲是蟲族的運輸兵,負責將能量輸送給后方。 作為毫無戰斗能力的運輸兵,它們的出現,意味著戰斗已經進入尾聲。 明光的能量低到了極值,為了節約能源,就連警報的提示音都不再發出,只有紅燈閃爍。 傅熙照知道,如果他還想要活下去,那么這已經是他最后的機會。 一旦紅燈熄滅,就意味著,明光的能量將無法維持他在外太空的生存。 蒙太星系是極夜星系,在外太空無法獲取任何能源。 這是聯邦將抵御蟲族的最前線基地設立于此的初衷。 如今卻成了聯邦戰士們的催命符。 傅熙照環視四周。 龐大的蟲鐮橫掃,有如利刃切rou一般輕松地切入制式機甲的胸腔。 那是駕駛艙所在的位置,機甲師甚至來不及自爆就已經失去了性命。 在沒有戰術安排的前提下,制式機甲直面蟲族基本就是送死。 但是無數的防衛軍機甲師仍然毫無畏懼地沖了上去。 他的副官也是好友傅衡,為了讓明光有足夠的時間預熱啟動,放棄了自己的特式機甲,使用制式機甲擋住了司令部外面的蟲族。 傅熙照在明光之內親眼看到傅衡的機甲被憤怒的蟲族碾碎。 這才是戰爭。 沒有奇跡。 人類數千年來對抗蟲族靠的是智慧。 三型機甲的設定,機甲戰隊的戰術組合,地對空武器的配合 人類用技術和戰術為自身的生存奪來了機會。 如果人類失去先機呢? 原本應該預警的蟲族波長感應裝置全數失靈,星球外圍的防御罩也消失無蹤。 巡邏軍只來得及發出示警訊號就被消滅。 原本應在外太空進行的對抗,變成了無數聯邦邊防軍用rou身抵抗蟲族為精英機甲師爭取登機時間的大屠殺。 空戰變為地面戰直接導致了所有大當量的地對空武器無法使用。 蒙太一就像是敞開大門的狩獵場,等待著蟲族的收割。 傅熙照想不明白,為何重要的防御系統會全體失靈。 無論是聯邦內部的權力斗爭,還是帝國與聯邦的制衡,蒙太星系都不應該成為犧牲品。 因為蒙太星系,不僅僅是守衛聯邦的大門,也是守衛自由星域甚至是帝國的戰略重地。 一旦蒙太星系淪陷,這里會直接成為蟲族進攻人類的大本營。 失去了這里,危及到了全人類的安全。 沒有人可以承擔這個后果。 更何況他駐軍多年,治軍有道,他對自己手下的將士有著無比的信任。 但事實是,有人從內部破壞了基地的防御系統。 傅熙照不怕死,但他不能沒有價值的死去。 從開啟明光那一刻,他就連接了屬于傅家的通訊通道。 防御系統被破壞,通訊系統就不再可信。 唯一安全的,是明光自帶的屬于傅家的獨立通道。 確認所有的戰斗畫面和數據分析都正常傳輸回傅家,傅熙照知道最后的時刻來臨了。 他當然不能退。 他的祖國,他的家,他深愛的人,都在身后。 只是可惜了冰火。 沒有來得及登上戰場,就要永遠被埋葬于此地。 在蒙太一的地核中心是源源不斷提供能源的能量場。 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那是蒙太一能量的來源,也是沉睡的惡魔。 星爆彈從被發明的第一天就充滿了爭議。 如果說人類與蟲族的斗爭是生存權之爭,那么星爆彈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絕對的惡。 它無視敵我,無視善惡,光波所及之處,再無生命殘留。 人們對星爆彈的爭議在于,是否有哪個人可以決定其他人的命運? 要知道,星爆彈的使用必然是蟲族對星球的侵吞已經無法逆轉。 以民主制度來說,使用星爆彈必須要獲得所有受影響之人民的全數同意才合法。 因為個體的生存權并不低于任何一個集體的生存權。 但在蟲族入侵的關鍵時刻,這樣的投票是沒有機會進行的。 或者說,所有人都知道,一旦有機會投票,那么星爆彈永遠不可能被使用。 人類就是這樣的生物,即使看到覆滅就在眼前,也還是期待著有一線機會可以活下去。 所以,星爆彈的使用,必然是位高權重的某個人替全體做出的決定。 當年星爆彈第一次被使用的時候,聯邦高層討論的并不是發明者的軍功,而是其中的倫理問題。 它的發明者黎慕當然清楚。 他背著百萬人的性命,逼自己活下去,通過第一次實爆的數據來優化星爆彈的設計。 第二次星爆彈的使用,黎慕的死,其實不是必須,但卻是必然。 以身殉道。 傅熙照按下了星爆彈的啟動按鈕。 駭人的死光過后,蒙太一被徹底從宇宙中抹去。 一同被抹去的,還有蒙太星系近億的守軍。 ====== 這一段,從周一寫到周五,改了好幾遍,總算寫出想要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