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他們
41.他們
楊介元很苦惱。 馬上要回家了,盡管只是十天的新年假,可就這么離開林鏡,內心總有些不舍。 要不要邀請他到自己家做客? 可是想著自己烏七八糟的家庭關系,楊介元覺得還是別帶他回去了。 對那個家,自己已經很失望了,現在回去,不過是為了母親。 楊介元突然覺得,以前對前任們的感情,似乎都有些對母親的移情作用。 母親出身不差,與父親的結合既是兩家聯姻也有愛情基礎,母親是典型的世家洋娃娃,精致優雅但是又依附男人而生,可是這并不能留住父親的心,一次次傷害之后,母親將全部的寄托放在了他的身上。 從楊介元童年起,就陪伴在母親身旁,看她日日流淚,后來母親終于不哭了,卻開始不斷對他提出要求,要求他成為家族中最出色的孩子,要求他必須尊敬她超過一切。 他能夠理解母親,在她看來,他已經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愛她的人,所以她必須要抓緊他。 可以理解,但不意味著他會享受這樣令人窒息的母愛。 還沒成年,他就有了第一個女人,然后是一個男人,再然后是數不過來的情人。 要逃離一種情感,就要用另外一種情感來彌補。 他總是尋找容貌細致精美、身材纖細的情人,覺得自己可以保護他們,就算是不愛了,也會好好處理對他們的感情,不讓他們受到同母親一樣的傷害。因為他無法回饋母親那讓人疼痛的母愛,所以只能在情人們身上進行彌補。 上流社會都知道,楊介元是一個好情人,出手大方,感情專一,但那種類似愛的情感消失得太快。 直到他遇到林鏡。 林鏡,完全是另外一種人,與母親不同的人。 可正是那種與纖弱外表完全不同的強大,讓他無比迷人。 楊介元終于明白,原來愛不是憐惜,不是對一個人好卻不會被傷害,不是將一個人時時刻刻放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能夠讓他愛上的,只可能是一個強大到可以與他并肩的人。 能讓楊介元愛上的那個人,只可能是林鏡。 此后數日,懷抱著對林鏡的思念,楊介元在家中度過了一個與每年相同的毫不溫馨的新年假期。 而他思念的那個人,他好嗎? 顧景是個愛熱鬧的性格,作為家里的最小的孩子,父母偏寵是正常的,可就連哥哥jiejie對他也是好到不行。 所以,盡管在外人看來他和楊介元都愛玩,但是其實兩個人的出發點完全不同。 顧景家對他沒什么要求,縱著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只要性格別歪,其它的隨他。 他跟楊介元算是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兩家家世相當,關系不錯,他還曾經跟楊介元開玩笑說如果自己是女生估計兩家肯定已經把他倆湊成一對了。 很奇怪,按說以顧景成長的環境,他應該成為一個被寵壞的孩子,可是顧景卻成為了一個很會觀察、體會他人感受的人。 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只可能成為一個知道如何去愛和珍惜愛的人。 也許是天生的遠程機甲師,顧景的反應和觀察力超乎常人的敏銳,所以無論楊介元怎樣的縱情聲色,他還是能一眼看穿他目光中的空洞。 有時候想一想,顧景覺得自己成為現在這樣的性格,大概還是楊介元的功勞。 因為從小到大都想要將介元從家庭的深淵中拉出來,又深知好友那強烈到不可觸碰的自尊心,所以他成為了一個看起來沒心沒肺、隨口就開玩笑的性子。 他也想過,楊介元每次都認為自己愛上一個人,卻在每次分手后都發現不是愛情,沉迷于身體的交融,卻永遠不會讓情人走進自己的內心,這樣的他,要如何學會去愛。 直到他看到楊介元望向林鏡的目光,沒有浮于表面的欲望,而是直達心底的炙熱。 他的好友,第一次學會了忍耐,學會了不計后果的付出,學會了因為愛才能明白的事情。 但他也看到,林鏡眼中沒有楊介元的存在,不止是楊介元,林鏡似乎活在自我的世界里,那個世界沒有任何他人的存在。 他有預感,他的好友這一次徹底栽了,卻很可能是撞了南墻也不會回頭。 只希望,不要太慘吧。 傅衡的家不在傅家的主星。 畢竟不是傅家的孩子,他的父母算是傅家的家臣,并不姓傅,當年他被傅家選去主星進行培養,也詢問過他和父母的意見,如果接受就要改姓,父母為了他的前途同意了,他自己也沒覺得怎樣。 姓傅也一樣是父母的孩子,他沒有想過傅姓背后的含義。 剛開始跟一群孩子一起訓練,他的體質不算最優,表現只能說不差,那時候他只想拿個中等成績,繼續做傅家的家臣,供養父母就足夠了。 直到他發現孩子里有一個比他年級稍大的小哥哥承擔著比所有人都要重的訓練量,卻偏偏還要比所有人訓練的時間都要長。 男孩的名字是傅熙照。 那時一同訓練的孩子沒有人知道傅熙照的身份,他以為又是一個為了接受傅家培訓而改姓的孩子。 為什么要那么刻苦呢?即使成為孩子里最優秀的那一個,沒有足夠好的出身,還不是給他人做嫁衣。 在傅衡十歲,傅熙照十二歲那年,他終于知道了傅熙照的身份。 然后是更大的困惑——有著這樣的天賜的身份,為什么他還要那么努力呢? 當他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時,他突然被嚇到了。 因為出身不好,所以努力也沒有用,因為出身好,所以無需努力。什么時候起,他成為了這樣一個給自己的不夠努力找借口的人? 看看傅熙照,他還有什么資格不去拼盡全力? 于是,傅衡成為了在老師們口中那個勤能補拙的孩子。 再后來,他認識了一個人,他的名字叫林鏡。 如果說傅熙照讓童年的他認清了自己,那么林鏡帶給他的震撼更大。 打個比方,傅熙照是一座華麗的宮殿,他不斷打磨自己,讓宮殿閃閃發光,但仍然是一座宮殿;而林鏡則是一個廢墟,傅衡無法想象,林鏡通過怎樣的努力才在廢墟上建起一座宮殿。 再佩服傅熙照,他也還是會有兩個人先天的體質差距導致他如何努力也追不上傅熙照,這一切都再正常不過的想法,但林鏡讓他明白了,原來他還是在給自己找借口,他以為自己已經足夠優秀了,于是滿足于現狀,卻有可能在轉瞬間就被無數人超越。 從此以后,他人生的理想從追隨那個高高在上的男人,變成了追隨這個不斷向前的男人。 他知道,自己終歸還是屬于傅家的,而林鏡到底會留在聯邦還是回到自由星域,都未可知。 他只是想在自己還可能的時候,盡量地陪伴在那個人身邊,讓他不用一個人孤單前行。 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