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
蘇怡人長這么大以來沒受過幾次挫折,第一大失誤是高考失手,又加上志愿填報失算,最后被調劑到J大醫學院的護理系。 學校臨床專業作為全國醫學院中的翹楚,對轉專業有嚴格限制,歷來幾乎沒有開過先例。 蘇家家風嚴謹,父母都在高校任教,為了女兒還是走了關系,最后為蘇怡人爭取到機會,只是條件苛刻,不僅要求第一學年本專業成績占全系前5%,還要求通過目標專業的筆試與面試考核。 是以蘇怡人讀大一的時候很是費勁心思,勤學苦讀的勁頭教高三生看了都要心生慚愧。 但她成功了。 蘇怡人其實是從小到大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對她要求嚴格,她想了想好像也沒有理由不聽話,便一路聽從安排,讓學什么學什么,用功讀書更是基本功課,就這樣一直到高中。 只是偶爾,偶爾也會幻想一下那個翹掉每個晚自習、帶耳釘穿短裙的同桌的生活。 蘇怡人下課和紀漣漪聊起這件事的時候,惹來對面不可思議的取笑:想不到你這種小乖乖潛意識里也有叛逆的一面。 蘇怡人就笑笑,不好意思的模樣,又低下頭去看書了。 或許,你想不想跟我出去玩玩看? 蘇怡人很難忘記那個夏日午后,也許是頭頂電風扇吱呀吱呀的聲音過于沉悶,也許是桌上物理月考卷的紅叉太觸目驚心,也許......也許事實是她早就厭倦,日復一日的迎合附和,如死水般平靜壅塞的生活。 鬼使神差地點頭。 等到真溜出去了,發現其實也沒什么不一樣。 十六七歲的高中生,借由青春期的名義聚集在一起,以大膽出格的舉動釋放無處安放的荷爾蒙,這些世俗意義上的壞孩子,本質上卻也還是孩子罷了。 他們很快接納了她。 蘇怡人人美聲甜,除了剛開始有些拘束,卻很快被這群人的熱情感染,不久也就和大家吵吵鬧鬧打成一片。 她用裝病的理由逃了一周的晚自習。后來是一周穩定離開兩到三次,補課或練習鋼琴,她成績好又乖,老師不疑有他。 阿怡阿怡,陸宴今天回國,晚上聚一下。 大二開學兩周,最開心的不是蘇怡人,是紀漣漪。高中畢業后,她和蘇怡人都留在了本市,不同的是她掛著學校的課,心安理得的做了一個中年有錢男子的情婦,每日玩到瘋起,朋友圈不是在這里吃下午茶,就是在那個國家旅行。 蘇怡人大一學的太刻苦,幾乎沒有時間和她出去玩,轉完專業的暑假就被紀漣漪逮住,說以后要彌補她大一時在玩樂方面的空缺。 蘇怡人欣然應允。 她對這位高中好朋友的選擇倒沒有別的特殊想法世界總是公平的,你想得到必然也會失去,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自己對自己負責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