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貳柒章 大結局(下)
第貳貳柒章 大結局(下)
李將軍?林嬋忍不住出聲問:他甚麼時候回來的? 金寶這才見夫人扶著簾子站在門坎前,不曉何時在了,連忙走近回話:通州官兵漸落下風,那昌平和霸州知府不遣援軍算罷,竟和夷人勾結,贈船助他們渡河,危急時刻,李將軍帶大部人馬從天而降,殺得他們片甲不留呢。林嬋神情怔忡:我竟毫不知情,蔣夫人也是一問三不知。 金寶抿嘴道:也不曉誰去蔣大人面前告發,說他夫人在您面前竟說那些惱人的戰報,令您心緒不穩,坐臥不安,若氣至胎兒、母子受損可了不得。 林嬋噗嗤也笑出聲來:我哪里有這般嬌弱!不過告發之人也是對我愛護之情,我不怪他!蕭貴還在扇爐火,驀得喘了口氣。 金寶接著說:蔣大人下了封口令,誰敢對他夫人透露只言片語,軍法處置。是以蔣夫人啥也不知道了。 林嬋朝蕭貴吩咐:你去領李將軍來,我有話問他。蕭貴站起身,作揖回話:李將軍殺光夷兵后就帶部往京城方面而去了。 那是甚麼時候的事? 蕭貴答道:五日前,加今兒是第六日。 五日前,林嬋看著天際那橫珊瑚紅痕兒,很快鑲了一道金邊,曉色瞬間清明,兩只大燕子,在柳枝間自在穿行。 她在想京城那邊不曉怎樣,是勝是敗應該已見分曉,蕭九爺還好麼?可如她思念他這般的思念她,她和孩子們都在盼著他.......腦海里浮出他斯文儒雅的面貌,一雙清目微微含笑,嗓音低沉溫和:阿嬋!他臨別時也在叫她阿嬋,她已經完全不在意,這才是真正的放下罷! 她忽然雙腿稀軟站不穩,手捧了肚子欲往下蹲,金寶眼明手快地攙扶住她:夫人怎麼了? 林嬋感覺一股子濕濡從腿間流出來,不由倒吸口涼氣:你扶我回房里,是要生了!她情緒還算平靜,金寶則呆愣稍頃,方反應過來,猛得朝蕭貴大喊:夫人要生啦,快去叫陳媽他們來!快去!嗓音之高亢尖利、方圓百里能聞,一對大燕子撲簇簇驚飛起,咻得不見影。蕭貴扔掉蒲扇往門外跑,恨不能多生幾條腿出來。 林嬋冷汗直冒:我走不動了。一陣緊縮的疼痛令她哼唧起來,又要往地上跌。 金寶急死了,又眼尖地瞟到她裙間有一縷血漬滲出,真不曉打哪來的洪荒之力,彎腿下腰竟一把將林嬋抱起,蹭蹭蹭送進房內榻上,也就此時,院門哐當被大力推開,凌亂繁雜的腳步聲響起,她眼前一黑,穩婆她們總算趕來了。 我們有多久沒一起騎馬并肩做戰了?"寧王忽然笑著問蕭云彰。 蕭云彰則盯著前方徐炳正的將兵,皆披盔戴甲,烏壓壓擺起陣勢,虛估一下便知人數比他們只多不少。 他喜怒不形于色,只道:上一次是十年前戍關和夷人之戰,我不過是奉命勘查,卻和殿下一起上了沙場。 寧王頜首說:是啊,誰能想到一個文官,也會騎馬射箭可殺敵! 蕭云彰看見武寧侯和他的五萬大軍置于前列,徐炳正是要讓他們打頭陣,一般打頭陣的死傷最多。 他噙起嘴角:我祖上及父輩都是武將出身,若不是受jian人所害,我或許會是一位戎馬倥傯的將軍! 待我贏得天下,你若還想成為將軍,我一定成全你。 是麼!蕭云彰搖頭:我已習慣做個文官。 可惜!寧王臉上卻沒甚麼可惜之色,方才那話只為顯擺自己寬闊的胸襟,他不缺將領之材,缺的是內閣首輔。 蕭云彰笑了笑:不過夫人說了,會替我生個將軍兒子。 你夫人說甚麼?寧王一時大意,沒聽清。 蕭云彰則緩緩道:他們過來了。 徐炳正遣了蕭家大爺蕭肅康過來做最后的勸降,他喊了一聲:九弟! 蕭云彰忽然拉起弓弩,一枝雕翎箭飛射而出,落在蕭肅康所騎馬前,大馬受驚,揚蹄嘶喊,幸得旁有兵士替他韁收。 蕭肅康擦把額上汗水,驚魂未定:九弟這是作甚? 蕭云彰又抽出一枝箭,在手里把玩,一面語氣冷淡:你還是快回罷,刀箭無眼!我可保不準這枝會否取你性命! 蕭肅康道:我若不是看在多年的兄弟情份,會冒險來勸你?你理應心如明鏡,將兵孰多孰寡一目了然,你此時肯回頭,皇上和徐閣老可以留你一條性命。 蕭云彰笑了笑:說起你還是徐閣老的姻親,又同朝謀事,怎會對他的秉性不了解,他不止要我的性命,連我的妻兒也一定不會放過。 我會替你向他求情....... 蕭云彰打斷他的話:你不過是他身前的一條狗,你以為他會聽一條狗的話?又把箭架上弓弩,朝他瞄準:我們還有一筆帳要算! 蕭肅康已受過蕭旻關于他欺辱林嬋的責問,知曉東窗事發,心先虛,是以顧不上許多,打馬轉身疾弛而回。 對面開始擊鼓鳴號,幡旗飄動,徐炳正果如蕭云彰所想,命武寧侯率領他那五萬將兵持矛握盾率先而發。 寧王這邊亦排兵布陣,但見他們身姿挺拔,精神煥發,嚴陣以待。 武寧侯及將兵行動十分迅猛,寧王恨怒他們戰前背叛之舉,就要下令出擊殲敵,卻被蕭云彰阻止,他瞇覷著眼眺望:再等等。 一會兒功夫,已能見他們全貌,他仍道:再等等! 寧王覺得自己都能看清武寧侯的山羊胡須了,他臉色大變,朝蕭云彰低喝:還要等麼! 蕭云彰笑著搖頭:不用了! 寧王這才發現蹊蹺,那沖他們而來的五萬將兵忽然調轉頭,直朝徐炳正方向而去,眾人都有些愣怔,蕭云彰大喝一聲:還等甚麼! 這場戰役很快就打完了。 蕭云彰看到李綸也在,正和寧王稟報殲滅蠻夷之事,不由舒口氣,他道:我要回太平縣一趟。 也不等他們多說話,自顧踩踏上馬,拽緊韁繩疾弛而去,福安隨在其后,兩條人影很快就消失在漫漫煙塵之中。 前時一路行軍不曾注意路邊的風景,卻原來已經天晴日暖了。 勤勞的農人不解戰事,仍舊面朝黃土背朝天在春耕,老牛行在壟上吃草,牧童臥在樹蔭下吹笛,吹開了漫野的鮮花。 快至太平縣時,遇到騎馬奔來報信的薛青,夫人要生了。 蕭云彰同他調換馬匹,挾緊馬腹飛奔,春風颼颼地鉆進他的衣襟和袖籠,鼓鼓的篷脹開來,他管不得這許多,進了縣城,今是趕集日,街道人流熙熙攘攘,他棄馬快走,遠見縣衙近了,索性跑起來,越跑越快,衙門前蕭貴馮元站在那說話,驚見蕭九爺一陣風似的從面前跑過,他倆揉揉眼睛,有些不大相信。 九爺?!他們高喊了一聲,守門衙吏見認得,并不阻攔,蕭云彰穿庭過院,跑進一個柳葉式的月洞門,就聽得嗚哇一聲嬰兒的啼哭從房外傳出來,宏亮又清脆,響徹在這春和景明的好日子里。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