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
父母
初三開始時,方知若已經成為了林枝雀除了江晏白以外的唯一好友。在林枝雀暗自發覺江晏白傾向于了普班后,她們一同約定好高中不去國際部。 你的父母那邊會同意嗎? 方知若曾如此擔心著問過。 我會說服他們的。 林枝雀回答道。 她也并不是毫無準備的。 在決定之后,她著手開始查詢資料,詢問過許多曾教導過她的老師,整理出來了一張又一張說服他們的理由;盡管時間緊湊,決定匆促,她在百忙之中卻依舊將準備數學競賽放入了目標中,忙的時候甚至連吃飯時也都在研究例題,主動參加了AMC10(美國數學競賽十年級組),隨后晉級了AIME(美國數學邀請賽)。 林枝雀只想告訴他們,就算不去國際部,她也能像他們所期待的那樣順利進行留學申請。 只不過她想,至少在高中的時間,能夠繼續和朋友與喜歡的人度過一段愉悅的時光。 那段時間,她一邊兼顧著內部入學考試,一邊在競賽中輾轉,雖然累,她卻感覺十分充足,這種難得為什么目標而前進的感覺讓她意外地很喜歡。 最后,她拿著自己的履歷與整理出來的資料,在某一天難得的、他們都在家的時間,將這一沓紙放在他們的前面,嘗試陳述自己的主張: 父親,母親,我 然后被打斷了。 林枝雀,我們知道你不想入學國際部。母親如此說道,我和你父親商量過了,認為不行。 他們甚至看都沒看一眼那沓紙,否決了她的一切。 林枝雀垂下眼,看向整潔桌子。 林枝雀,兼顧高考和留學申請是件很困難的事情。父親坐在母親的身旁,嚴肅而冷峻,這段日子你那么辛苦,我和你的母親看在眼里,也不舍得你以后那么辛苦。 可是我并不覺得辛苦。 桌下的手被緊握成拳,她感覺自己的唇在顫抖,卻還是盡力說道: 可是 好了,我們先走了。公司還有事情要忙。 然后是熟悉的、離去的腳步聲。 從頭到尾,沒有給她說話的機會。 她沉默了一下,將放在桌上、完好無缺的文件拿下,扔到垃圾桶里,就像五歲的她扔掉辛辛苦苦畫出來的畫一樣。 即便那是她半年以來努力的心血。 她是個幸運的人。 林枝雀抿著唇,平靜地想著。 出生在令人艷羨的家世,自帶林家唯一繼承人的光環,擁有著足以支撐起這些的才能,從小便有著很好的朋友。 假如說所有人的幸運與不幸應該彼此抵消的話,她也應該理所應當地忍耐一些事情。 所以,僅僅是她的人生應該往被設定好方向前進之類的,她也應該感覺無所謂的。 無論曾經服從他們的安排也好,放棄自己的娛樂時間投入學習也好,她都是如此說服著自己,然后接受一切。她嘗試用一樣的理由告訴自己,她應該聽從父母的。 可是,為什么她還會如此難過呢? 那時候已經是四月末了,是和煦的春季快要跑進炙熱夏天的時間,她卻感覺臉上一片冰涼。她回房間,打電話給了江晏白,他幾乎是意識到自己語氣不對的一瞬間,就出了家門,來到她的門口,然后在她開門的時候將她擁入懷中,再擦拭掉她臉上的淚水。 雀雀。如果你一定要去國際部的話,我大概率也會去的。在她終于停止哭泣之后,江晏白如此說道,只不過,你怎么想呢? 他那時的語氣,幾近與昨晚的詢問一模一樣。 輕聲、又帶著擔憂的。 方知若從來沒想過出國留學。 等過兩年我哥都出國了,我不久也遠赴海外,我爸一個人多孤單啊。他一個人把我們拉扯到那么大,現在都是快退休的年齡了,我還是舍不得他的。況且,我也沒什么大志向,也不用繼承家業 假如她在此妥協,她們兩個注定會進入不同的班級。 國際部與普通班課程不一樣,老師不一樣,甚至時間表也各不相同,交際圈也理所當然不一樣。當兩人的時間不再有一點重疊,共同話題也逐漸變少,為了在各自的圈子里與他人交流,應付必要的話語,淺顯的、青春期的友誼還真的能被維持嗎? 林枝雀并不想賭這種可能性。 江晏白也好,方知若也好。 都是她相當重要的人,都是她不想失去的人。 哪怕這樣,我也不想去。 更何況,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為自己努力。 就此放棄,她也會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通通化為烏有而感到不甘心。 *** 第一更!下午四點和六七點都會各有更新。 感謝珠珠和評論與收藏!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