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8
著潘慧好奇的樣子,自然是想著逗她一下,這么好的機會,難得。 潘慧的柳眉一豎,瞪著我說道:“再給你一次機會,好好說話?!?/br> 那個面包師小伙子在旁邊不語,看來是等著我說話,我有些欣賞,很不錯的小伙子,懂事。 潘慧是我能欺負的嗎?答案當然是不能,我立馬改口解釋道:“我說,我說還不行嗎?!?/br> 然后繼續說道:“麗致皇家面包是夢幻吐司的代表之一,它添加了高山冰泉水,面團成分中有五成以上是富含礦物質的泉水,所以只能靠手工揉制,烘焙后嘗起來幼嫩、綿細,用手撕開,絲絲入口,嚼感香甜,定價不便宜?!?/br> 待我說完,那個小伙子立馬就說道:“先生看來是對法式面包很有研究嘛,聽完先生的故事,我都想起了自己之前在法國向師傅學習的日子,很是懷念?!?/br> 我笑了笑,說道:“已經在法國進修過了,這回國也是很不錯的啊,國內發展好,讓國內的人能夠享受到最真宗的法式食物,也算是對社會的一絲貢獻了,更是食物的傳播者。小伙子不錯?!?/br> 是的,在這個世界上的某些人的身上,是能夠看到那種對大自然的敬畏的,它們信奉著大自然,同時也信奉著食物,因為食物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最好饋贈。 之前在國內有過一檔很火的紀錄片的節目叫做,這就講述的是我國的食物,從能夠入選的食物之后,那些烹飪者,從他們的身上就能看到的是對食物的那種敬畏之心,這是真的難得的,只有對食物保持著敬畏之心,最純粹的感情,才能烹飪出最美好的食物。 國內的食物是如此,國外的食物,也是如此。 看到這位小伙子這樣的狀態,我就覺得,這是個對面包有著足夠的敬畏之心的小伙子,不錯不錯,這么年輕就有著這樣的感受,很是不錯,說道:“很不錯了,估計你以后的造詣會更高?!?/br> 那個小伙子謙虛道:“謝謝先生的謬贊了,我就收下了?!?/br> 我以為他會跟我謙虛,現在看來,并不是這個樣子,我哈哈大笑,這個小伙子是越看越順眼,不錯不錯,很是不錯。 “休息好了嗎?” 我向著潘慧說道。 “嗯嗯,可以了呢?!?/br> “行吧,那我們就前往我們的下一站?!?/br> 來到了收銀臺,還是那個小伙子,就看到他向著我們笑了笑。 我拿出自己的銀行卡遞在了他的手上,是的,雖然是手機第三方可以支付,不過為了適應在國外的信用卡生活,我就準備后面都用銀行卡了。 “先生,這是我們店的會員卡,請您笑納好吧?!?/br> 小伙子笑得很真誠,我就忍不住接下了這張卡,然后拿在手里看了看,上面寫著店名。 我驚訝了,這家店我是知道的,法國的一家老面包店,在法國應該就是算是百年老字號了吧,在中國居然有著這家店的分店。 那個小伙子看了看我,說道:“是的,先生,您沒有看錯,這其中有很多有故事的事情,所以不用解釋太多,以后有機會我們再一起做下來聊天好吧?” 我笑了笑,說道:“行啊,沒問題,這是我的名片,你也收下吧,我后面準備去趟法國,沒有在圣馬丁運河,離你的師傅的那家店有點遠,在普羅旺斯,有機會再見吧?!?/br> 有時候知己就是這樣,很是微妙,一個朋友就這么交定了。 那個小伙子接下了我的名片,看了看,收下了,我的名片很簡單,白色的卡片上只有我的名字和電話號碼,就是這么簡單,但這種名片卻是最真實的,專門給有需要的人。 “行,林哥,后面我還會回法國,就以后聯系了?” “哈哈,行,沒問題?!?/br> 作別了這個有趣的小伙子,我拉著潘慧的手,也就離開了。 潘慧從我的手里拿過那張卡,然后說道:“這個店很有名?” 我笑了笑,解釋到:“這是法國圣馬丁運河附近的一家老面包店,店內的話,可以追溯到1900年,他的創辦人Christophe就說過:“我想要讓顧客有種回到以前的感覺””,不錯的,有機會可以帶你去看看。 【第六百三十三章海上的節奏】 潘慧微微一笑道:“那是必須的啊?!?/br> 我拉緊潘慧的手再緊了緊,潘慧的這個樣子,很是像我們最初相識的那個時候,當時的我們很是年少,青蔥歲月總是令人懷念的。 我看向潘慧那微笑,自己的嘴角就不住的揚起一個弧度,這樣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 不過,我這樣的趕路的機遇,也不是自己想得來就能夠有的,如果不是有著潘慧的這個事情作為基礎的話,那么我自己也不可能邁出自己的那一步,也不可能站在這里,品嘗著DUPAIDESIDéES的面包。 現在的街頭,終于是有了些人影了,看來,剛才的我們,的確是來得有些早了,如果不是DUPAIDESIDéES的營業時間早,那么我們可能還不會享用到它的面包呢。 大城市的生活節奏是很快的,上海這座城市,相對于x市,它的生活節奏就實在是太快了,同樣的,這么快的生活節奏,帶來的是飛速的經濟增值,這就是大城市為什么被稱作是大城市的原因。 “你喜歡這座城嗎?” 牽著潘慧的手,散步在外灘十八號的街頭,我突然向潘慧提出了這個問題。 “嗯?上海還可以啊,我覺得挺好的,這種快節奏的狀態適合創業工作發財,只談生活的話,我覺得挺可以的?!?/br> 我點了點頭,看了看這座正在逐漸啟動的城市,心里有些感觸,自己何曾己時也想過在這樣的城市中打拼,最后打拼出一份屬于自己的天地,不過,這樣的時間不長,就礙于生活的壓力,并沒有能來到這所謂的大城市,最終還是在x市發展。 現在來到了這里,心中的心情已經不是和當時的一樣了。 “我并不是很喜歡這種生活的狀態,有些快,生活就是要慢悠悠的,又不是工作,沒必要這么的快,快了反而會影響自己的生活的質量?!?/br> 潘慧認真的看了看我,然后再看了看來往的車流,和高聳的大廈,不再說話。 是的,兩個人的觀點不同就不同,也沒有什么值得爭議的,本來就是這樣。 “我們的三觀合得來吧?” 我向著潘慧問道。 潘慧突然笑出來,說道:“三觀合不合,都一起生活了這么久了,你心里沒點B數嗎?” 我有些尷尬,是的啊,自己心里早就清楚了,但還是回答道:“我就是看了微信里的一個小小的故事罷了,說是三觀不和的男女,就算是在一起了,也不會好過到哪里去,所以我就有些懷疑而已?!?/br> 潘慧用眼神鄙視了我一下,說道:“少看些微信,那里邊的東西,多多少少都有些問題的,你啊,還是少接觸點微好?!?/br> 我點了點頭,解釋道:“這個我懂的,沒事,只是突然問而已?!?/br> 兩個人慢慢的行走在外灘十八號的街頭,看著街邊的店鋪慢慢的準備開始營業,打開自己的玻璃房間,然后打開燈。 每次有人準備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