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規
軍規
此刻天色已經黑下來,因著是暑夏,不時還可以聽到蟲鳴聲,伴著隱隱約約的流水聲,倒有讓人誤入世外桃源的感覺。 眾人方才一同去吃了飯才回來,此時陳雁還是嘰嘰喳喳天南海北自顧自說個不停。曹雪陽等人倒也沒覺得煩,畢竟初來天策府,興奮也是人之常情。何況陳雁年紀也擺在這兒,眾人也是多多包容。 可這包容也有個限度,忍無可忍的林遲軒一巴掌蓋在陳雁的頭上,面上帶著不耐煩催促道:給我早點休息,就你話多,這兒是軍營還當是你家呢,小少爺? 陳雁敢怒不敢言,他自小就怕著林遲軒,這才消停了一會兒閉上嘴巴。突然想到什么還想拉著曹雪陽嗑叨時,林遲軒的聲音幽幽飄過來,明日早訓若是遲到了,可別怪我不提醒你,軍令如山懂不懂? 這軍法有哪些???能否告知一二,林兄。此刻開口的不是呱噪的陳雁,而是曹雪陽。 曹雪陽是真不懂這軍中的法條法規,但經過這幾個時辰的相處下來,她也看出這林遲軒和陳雁應當不是什么普通人?,F在林遲軒提起這軍規,她也有些好奇。萬一不小心觸犯了,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提前知曉,心里好歹有個底。 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制,此謂構軍,犯者斬之;揚聲笑語,蔑視禁約,馳突軍門,此謂輕軍,犯者斬之。林遲軒笑瞇瞇地開口,似乎他口中說的不是軍規,而是陳雁之前說出的玩笑。 林遲軒一直以來臉上不是帶著幾分笑意就是慵懶沉默不出聲,像是個局外人,自始至終冷靜又冷漠地看著這紅塵亂世的紛紛擾擾。哪怕此刻他連說三個斬字讓眾人地交談停了下來,沉默不語,他也像個無事人似的。 低頭見曹雪陽也陷入沉思,他不由清了清喉嚨,打斷眾人的思緒。行了,明日我們早點起不就行了,別當自個兒是犯人似的明日就上邢臺。 也不怪那些人,畢竟不是人人都如曹雪陽從軍是為了忠君報國,守護大唐百年盛世。大部分人從軍不就是為了建功立業,升官發財嗎?所謂高風險才有高回報,若是賭贏了那就是衣錦還鄉,光宗耀祖,傳宗接代;美嬌娘、小媳婦兒那還不是招手的事兒?若是賭輸了,也不過一抔黃土,日后的撫恤金也算是留給在世爹娘,報答養育恩情。 此刻說起這軍規,大家也不再說笑了,紛紛寬衣解帶準備休息。曹雪陽將外衣褪下,放在床頭,這樣方便明日早起時拿。她正挽著里衣的衣袖鋪床呢,林遲軒突然出聲問道:你這傷是怎么弄的? 曹雪陽順著他的視線向自己手臂望去,是之前遇到馬賊時留下的傷疤。痂殼雖早已褪去,可還是留下了一道丑陋的疤痕。因為時間距離不遠,此時那上面有些地兒還帶著粉色,突兀得很。曹雪陽斂了眼中的神色,對著林遲軒笑道:之前遇到些事兒,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再說傷疤可是男子漢的勛章。 林遲軒聞言將視線從她的手臂移到曹雪陽的臉上,見她臉上帶著毫不在意的笑容,他冷哼一聲收回視線,道:勛章?有本事的人勛章是金子做的,沒本事的人勛章就是身上的舊傷疤。 曹雪陽聞言也不惱,還好脾氣的向他嗯了聲。林遲軒一拳打在棉花上,見她這樣有氣兒沒處發,便躺上床背著曹雪陽,不再理她。 一夜無話 外面天剛蒙蒙亮,營房里眾人正在穿衣系帶,忙得熱火朝天。陳雁起得稍晚,此時有些手忙腳亂,曹雪陽將自個兒收拾好,便替他將領子拉好。陳雁見狀忙感激地向她道謝。 正在這時,練武場傳來一陣號角聲。林遲軒臉色一變,頭朝眾人大聲道:動作快,卯時了。 大家立刻跑出營房向著練武場奔去,還有些人鞋子差點跑掉。等新兵在練武場上站好,才發現其他四個營早已規規整整的站在一旁。高臺上站著個人,卻不是李承恩,而是楊寧。 楊寧面上笑呵呵的,一手拿著花名冊,另一手正悠哉翻著。 到齊了?見練武場已無人走動,楊寧這才將把花名冊收起來。昨日通知大家卯時到練武場,其他四個營做得不錯,就咱這新兵營夠興奮的,姍姍來遲啊。 突然他臉色一變,那笑容一瞬間收起來,像個閻王,仿佛面上能掉下冰渣來。一個個還當自己是大姑娘小媳婦兒呢!軍令如山懂不懂? 新兵營的新兵們大氣都不敢出,方才楊寧那副悠哉的樣子還有人有些確幸,是個不太嚴厲的主兒??蛇@臉色變得這般快,原來是個笑面虎,誰還敢觸他苗頭? 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今日念你們是初犯,就小懲大戒讓你們長長記性。他抬手招來一人,大聲吩咐道:給伙房的伙頭軍說一聲,今日就不做新兵的飯了。若是讓我知道誰敢偷偷供給,犯事二人笞三百! 一日訓練本就有些超負荷,而今日還不能吃飯,這邊的新兵營的個個面如土色,而另一邊四個營的教頭正有條不紊地組織著各營的早訓。 今日起,每天早上進行負重訓練。楊寧說完便朝著一旁走去,大家忙跟上,生怕遲了一步又要吃罰。 那地兒放著許多門栓,不似家用的那種門栓小巧,這門栓有些莫約二丈長,粗約一尺半;另一些稍小,長一丈七尺,粗三寸半,看起來又大又重。 陳雁小聲詢問林遲軒,遲軒哥,楊副將給我們看這門栓做什么?他面色有些慘白,自楊寧說今天一天都不能吃飯后,他整個兒人都有些蔫了。 林遲軒緊緊盯著那些門栓,語氣有些沉重道,看來楊副將是要讓我們翹關了。 他話音剛落,楊寧笑了出聲,看來還是有見識的人在啊,不錯,就是翹關。大的三人一組,杠五十次,稍小的一人一組,也是舉五十次。兩樣都要做,現在就開始吧。若有偷懶者,笞三十,翻倍訓練。說完也不看眾人,向高臺走去,巡視各營的訓練情況。 這翹關在武女帝時期設立武舉制的時候就被列為正式考試項目,是舉重物鍛煉體力很好的活動。大的是關城門用的門栓,小的則為武舉的標準木杠,但武舉時舉過十次,便算合格。而他們各舉五十,而且聽楊寧方才那話,可不止今天一天 這也太冷清了,寫完這本寫現代甜甜的愛情去,古言是真的難,腦子嗡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