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之上: 我預判了你預判我的預判
天庭之上: 我預判了你預判我的預判
紫微大帝兼任北陰,職業相關,紫微天宮內有法陣直通冥府。宋秉成在路上頭痛不已,忽然全身一抖,遲鈍地反應了過來。 他絕望道:你剛剛,把至高天給 拆了。謝期說。 語氣之平淡無奇與造成的事實嚴重程度成反比,仿佛她不是拆了片至高天,而是拆了把椅子。 宋秉成聲音都虛了:我求你對至高天有點尊重好嗎,什么仇什么怨他覺得自己的職業生涯到此為止了,這輩子別想再往前爬一步,出色的發散能力甚至腦補出他將來穿得破破爛爛走在路邊,被舊日同僚們戳脊梁骨罵到死。 謝期問他:你私自跑來至高天找我,違反天庭律例,就不怕至高神拿你開刀? 宋秉成喪得有氣無力,說:有這個心理準備,但我舅舅是紫微大帝,我再怎么慘也不至于淪為淪為和歲然一個境地。 他看著謝期,忽然聲音一卡,沒讓后面的話說出來。 謝期以往和宋秉成說話的表情通常是微微笑,這并不代表她心情好或者不好,但總的來說,理智還是有的。 而現在謝期雖然看上去很平靜,但是一抬手就拆了至高天,怎么想都是怒不可遏吧?仔細想想謝期是逆來順受的人嗎?她的所謂平靜淡然只是一種對世事的消極抵抗,底線退讓得越低,觸底反彈越可怕,謝期氣還沒消,拆至高天顯然只是個開頭,至高天被毀的事情很快就會傳遍天地,謝期要找最近的路去冥府,臥槽這肯定是要趁著別人沒來得及抓到她的時候再搞一波事! 越想越怕的宋秉成連忙停下腳步:你冷靜點,沖動誤事,你已經毀了至高天不能再惹禍上身了! 放心,我不連累你。到了冥府我就放了你。 宋秉成:你怎么不連累我?你帶我走我就是共犯,是同伙,可我從頭到尾只想把你救出來而已!我不會帶你去冥府的,事情都發生了那就把損害降到最低,我 他的聲音戛然而止,神情呆住,慢慢低下頭。 謝期的一只手直接穿過了他的胸口,白色的微芒自傷口處四散溢開。 宋秉成張張嘴想說話,卻一個音都發不出來。 那你就去死吧。 被推下下云間時,他聽見謝期這樣說道。 宋秉成痛得半夢半醒時會不斷回想起誦本里的句子:「當一個人以智慧觀照時,得見一切行無常,那個時候,他將厭倦于自己所沉溺的諸苦,這就是導向清凈之道?!?/br> 他未必信這些,只是覺得觀點很有趣。但是謝期推他下云間的那一幕掠過腦海時,他還是想道:你既已飛升,為何還未掙脫出往日諸苦,難道這些年里,你始終沒能讓自己寬慰嗎? 然后他就醒了。 躺在紫微天宮的大床上,生龍活虎又是條好漢。 我這是?他直起身,茫然摸胸口。 坐在床邊的舅舅目光關切,還未說話,他身后傳來一道聲音:死不遼。 原來是后土娘娘,站在簾后,宋秉成一時沒看見。 后土娘娘繞過來,一手拿著個葫蘆,往另一只手心里倒藥丸,一倒一把,直接往嘴里塞。 看葫蘆形制應該是太上老君府的,后土娘娘喜歡把自己采的草藥拿去給太上老君精加工。她一邊大劑量嗑藥一邊憤憤:額要被這倆小兔崽子齊死,自高天都莫得了,氣得老闊疼救心丸要不要? 紫微大帝:不要,謝謝。也謝你及時救治秉成。 宋秉成急忙拉住紫微大帝:舅舅,謝期她怎么樣了? 也死不遼。她都把你捅了,你還則莫關心她。后土娘娘哼了一聲。 她要是不捅我,我不就成了她的同伙嗎?宋秉成低頭不語。還是紫微大帝體貼,摸摸外甥的頭說:她潛進冥府,是為了盜取生死簿。在打暈孟婆意圖銷毀地府系統的存檔時,被智慧系神上攔了下來。 言簡意賅,字字驚心。宋秉成目瞪口呆,這些罪名摞在一起讓謝期死一百次都不可惜啊。 等等,不對,智慧系神上不是在第一天府宮嗎,怎么在冥府?還剛好就能攔住喪病的謝期? 因為他在見過生命系神上后,便去了冥府。 一言落下不啻驚雷,宋秉成驚愣了許久,才說:您是他的直屬下級,我從紫微天宮調人手的時候,神上他是不是就已經猜到我會去至高天找謝期?所以在那個時間派人請生命系神上去第一天府宮,為我救出謝期提供便利? 紫微:是。 神上智慧如此,必然也知道謝期破釜沉舟,會去地府造成混亂,影響地府對歲然轉世軌跡的監測,所以在至高天一片混亂時,去冥府阻止了謝期? 紫微:是。 所以神上是藉由我,從生命系神上手中帶走了謝期? 紫微沉默了一下:是。 不就是這樣嗎,荀深不肯讓人知道謝期在他那兒,也就絕無可能讓她離開。同為至高神,謝風河也無法從荀深手里硬搶,于是一心想找到謝期下落的宋秉成就無知無覺做了智慧系神上的棋子。 宋秉成懊惱地抓住頭:我太魯莽了 他早該想到,謝期的情劫和至高神們脫不了干系,上一世又死的那么慘烈,剛歸位又被荀深帶走,心里怎能不怨憤?可這些他都沒有考慮,自顧自地要把謝期找出來驗證自己所想,為此還連累了后土娘娘和舅舅。他甚至根本不該把謝期帶出來,表面上看荀深是把謝期關了小黑屋,但是他絕不會真正傷害謝期,他連西極都喚醒了,地球也劃出末日星球了,分明是想和謝期重修舊好??墒侵x風河呢? 誰知道他想干什么?想要什么? 謝期現在的心境還能經得起折騰嗎? 紫微大帝看著外甥難受的神情,良久才輕輕嘆口氣,說:秉成,你順著他人的語言延伸推理,或許也只能得到他們精心引導的誤導。你喜歡問因求果,邏輯辯證,可是浮生若夢,很多事情都沒有執著的必要。不要去清醒地思考每一件事,深究到最后也不會讓我們過得更好,更多時候我們犯錯不是因為無知,而是因為自以為是。 宋秉成痛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