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往事紛飛東行起
(二十三)往事紛飛東行起
說起來這逼宮造反,也不是一點預兆也無的。 我與皇帝乃先皇兄弟子女,我們的父親德靖郡王是曾經名滿宮闈的陳太妃之子,陳太妃為何出名呢,原因在這陳太妃與先皇生母孝淳皇后是同宗姐妹,孝淳皇后賢良淑德,時常以己身為鏡來勸諫夫君言行,傳言其性子嚴肅木訥,始終不得皇帝喜愛。 梁王之母貴妃早在太子府時便與皇帝情投意合,貴妃家掌著兵權可助太子登基,她又生的溫柔可人,深得帝心,對皇后隱隱成患。 孝淳皇后多年無子,只生養了兩位公主,眼看自己娘家傾力相扶持的皇室要落到別家去,孝淳皇后的娘家人坐不住了,適逢小選,從族中選了一支分支的女兒來進選,皇后雖覺此事可恥,但又不得違反宗族禮教,只得上下打通,迎了這位族姐妹入宮來。 陳太妃與孝淳皇后的血緣可是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且家族勢小容易控制,她二八年紀青春貌美,很快便得了皇帝喜愛生下德靖郡王。 按照皇后娘家原本談好的計劃來講,陳太妃不過是個工具人,生下皇子就該病逝的,只是她見了皇子便不肯去死了,仗著皇帝的幾分寵愛和容顏,趁亂抱著孩子一頭跪在皇帝面前大哭:“臣妾犯了錯皇后要殺要剮也是使得的!只是一旦想著不能看著我兒長大成人,臣妾做鬼也于心不安呀!” 當朝皇帝大怒,降罪于皇后,皇后百口莫辯又氣急,一口氣沒上來昏了過去,醒來時查出個喜脈來,竟是在皇宮靜思的時日里生下了太子來。 太子娘胎帶病,自幼體弱多病,他比兄弟梁王大上足足八歲,卻從不曾在騎射上勝過他一場,更是在登基沒幾年后就病逝了,后宮美人眾多,他卻因為身體不好而時常纏綿病榻,最終一兒半女都沒留下。 孝淳皇后失子后很快隨著心痛而去世了,她雖然沒存著奪權的心思,但她的娘家可不像她一般淳善。 我們的父親德靖郡王幾番站隊,攏著手下的幾支宗親投靠了孝淳皇后的娘家趙家,趙家出力扶持新皇,諸位大夫丞相恐趙家勢大陳橋兵變,與其分庭抗禮,這才請回了西域鎮守的梁王攝政。 新皇登基后勵精圖治,整改朝綱,做出了許多賦稅與分封上的調整,大大的削弱了宗親與大姓世家沿襲來的俸祿與世襲得來的諸多好處,這一下子便是踩了他們痛處。 所謂四世三公、簪纓世家,都是百年不衰的名門望族,盤踞皇朝根基,哪里是輕易就能拔除得了的?大姓宗親抱著趙家的大腿在各處制造動亂分流兵力,正巧上月梁王剛剛撥去一大撥兵力平定東海匪禍,他們便趁機集結舊部,造反起來。 我與皇帝是私下出游,并未被那些叛賊發覺去向,可是叔父卻是昨日反朝的,就這樣被圍困于宮闈之中,我擔憂不已,幾乎落下淚來。 鼻尖酸酸的,我紅著眼眶絞著手中的帕子來回踱步只等皇帝與國師商議對策。 正在我心焦時,一個溫潤的懷抱自身后輕輕擁住了我。 是許墨,很好聞。 許墨將我擁在懷中,下巴抵著我的頭頂,手掌握著我微涼的小手,輕輕捂著我的手心道:“郡主不必擔憂,臣定會保護郡主平安?!?/br> 我張口急言道:“不是我,是...” 話語戛然而止,我不知道要怎樣說下去,說我在擔憂叔父。 “是擔憂朝政安穩...”我小聲補齊。 許墨微笑著,他一向這般一股子運籌帷幄盡在手中的模樣,俊俏的臉龐總是漾著暖入人心的笑意,讓你舍不得挪開一直望著他的眼睛。 他聲音十分悅耳:“梁王殿下做事謹慎,與臣與皇帝早有謀劃,此次出行也是誘敵深入的權宜之計,郡主不必多慮?!?/br> 國師的笑容還是那般的親和溫軟,我的心卻隨著他的話語xiele氣,像是一只被扎破的氣球,漾出了自以為是的擔憂。 是啊,梁王一直無所不能,怎么會任由自己被敵人輕易圍困呢? 只是什么都不告訴我罷了... 許墨微微側臉,他敏銳的察覺到了我的失落,心底暗笑,伸手捏住了我軟軟的臉頰,用指腹輕輕搓著我飽滿的耳垂,抬起我的眼來與他對視。 “郡主?!?/br> “城中兵力不足,需要東行至肅州求援,臣一人無足證明身份,能否求助于郡主與臣同行借兵?郡主身份高貴,定是能行的?!?/br> 我一個幾乎不出面的郡主,能有什么說服力呢?但當時的我被許墨一番話加上他的美顏暴擊說的熱血沸騰,點著頭就由他拉上了車馬。 至此計劃實施:小皇帝手中兵符一分為二,一份由他帶動城郊兵力支援梁王,另一份由我與許墨東行肅州調兵回援,車馬不停蹄,半月便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