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16)
書迷正在閱讀:欲望城市之十里陽腸、餓鬼、絕對純愛NTR、大夏芳華(古風仙俠綠帽)、崩壞3-入世(李素裳)、妻子的另一半、輪回無間、布洛妮婭x黑人(后崩壞書)、修女卡曼的懺悔(鋼鐵、火藥與施法者同人)、無限行業之我要當老板
2020年12月2日 字數:10345 蕙芷公主看著啟,疑惑的詢問:「你怎么會問這個問題?」 「因為小的想知道,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蕙芷公主看著啟,嘆氣說:「我也不知道,我不認識伯益,而你我也不知道。對于你們兩個我都不認識,我怎么評價呢?你這個問題不就是問道于盲了嗎?」 啟不在說什么,一如往常的生活。 第二天,啟目送著蕙芷公主離開這里,然后這個院子就剩下了他了。 他在這里如同被遺忘一般,除了每天有丫鬟送三頓飯來,再也沒有人和他說 過一句話。 這樣的日子他過了大半年,一直到了開春了,這一年春天,虞侯也登基了, 帝號為舜。 虞侯登基第一件事就是頒布五典,第一典就是重新劃分天下爵位,第一等為 公,第二等為侯,第三等為伯,第四等是子或者叫做男,第五等是附庸。 在帝堯之前,諸侯的等級不是很明確,虞侯雖然是侯爵,但是卻和公同列。 如今整齊劃一之后,大家也覺得方便了很多。 十二國的國主還是公。 帝王之后,功臣之后都是侯,杰出之輩都是被封為一個伯,百官有功封為子 ,都令一律封為男,這個標準下來之后,天下諸侯就有了定數,有了尊卑,不在 那么混亂了。 啟對于這個還是保持支持,因為現在弄好之后,全天下就一個體系了,免得 向帝堯時候那么混亂。 第二典就是頒發符信,這個符信是玉器,也分為五等,一等是桓圭,四四方 方,如同屋中頂梁一樣,寓意公都是國家頂梁,維持整個天下。 第二等是信圭,沒有菱角,寓意侯爵能夠慎形保身,不能太過方。 第三等就是躬圭,上面消去半截,寓意他們要低頭做人,不可一時意氣,頂 撞上面。 接下來就是谷璧和蒲璧,分給男爵和子爵,因為這兩個都是國中的爵位,自 然不能用圭,而是用璧。 第三典就是統一度量衡,統一采用黍來做規定,一黍為一分,十黍為一寸, 百黍為一尺。 兩千四百黍為一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 一千黍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 這就是度量衡的統一,除此之外,還有協調樂律,將天下樂律分為六陰六陽 ,其中最長的就是黃鐘,黃鐘恰好可以容乃一千二百黍,重也恰恰是十二鈞,長 為九寸,九等分起來便是一寸。 因此若是用黍不方便的話,也可以用黃鐘來衡量。 啟心想會有這些,也是因為天下因為洪水,帝難以掌管天下,很多規矩都壞 了,現在這樣的話,有了明確的標準。 黍的大小重量差異不大,以黍米作為底子,就算農民也會繼續計算,再也不 會有什么大斗小斗之類的。 第四點啟倒是猜到了,由帝山宣布時令,一切月份從今以后聽從帝山宣布。 第五就是頒布五禮,吉利、兇禮、軍禮、賓禮和嘉禮。 至于這個具體是什么,啟也就沒有從丫鬟那里聽出來了。 除此之外,帝舜也認命文命治水,文命所到,就如同帝舜親自到來。 聽到這個消息,啟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氣,既然帝舜認命文命治水的話,自己 也就可以離開這里了。 在二月的時候,啟得到一個消息,文命已經來到這里這大梁國,召集民夫, 協助治水。 他得到這個消息之后,讓丫鬟傳信給國公,說是自己有點事情要見國公。 國公也來了,冷漠地詢問啟說:「你見不谷有什么事情嗎?」 「小的聽說外面再召集民夫治水,小的斗膽,想要前去協助治水,為我大梁 國盡一份心意?!?/br> 國公聽到這話,看了看啟,冷漠的說:「你在這里呆著不好嗎?非要前去外 面送死?」 「小的死不足惜,只是若能為國公盡到一份心意,小的就百死不足惜了?!?/br> 國公聽到這話,想了想,然后點點頭說:「好,你就前去治水吧,不谷可以 告訴你,陶澤城早已經不是你的了,你就算回去也沒有用?!?/br> 「小的知道,小的從沒有想過這些事情,小的唯一想的就是如何不辜負國公 對小的恩情?!?/br> 國公沒有說什么,看著外面說:「你是要在這里等到明天,還是現在就離開 呢?不谷希望你等一下,等到我去告訴我那meimei,讓他來見他夫君這最后一面, 這洪水無情,到時候你真的出了什么事情,meimei也不會太過悔恨?!?/br> 啟點點頭,說了一聲諾,然后目送著國主離開這里。 在下午的時候,蕙芷公主回來了,看著啟說:「沒有想到,你還是真的等 到 了,告訴我,你是不是早已經知道今天了?!?/br> 「小的不知道,小的只是在等,小的心中明白,這洪水遲早要治,要治洪水 必須會用到人,而小的不才,也算能夠肩挑擔子,手挖泥土?!?/br> 蕙芷公主看著他,眼睛有些淚水地說:「那么我們從今天一別之后,是否永 遠不會再有相見的日子了?!?/br> 「殿下,若是天可憐見,我們一定會再次見面的,若是天心難測的話,今日 一別,那么就是我們就是生死永別了?!?/br> 啟說到這里的時候,語氣之中也有一些感傷了。 、蕙芷公主看著啟,搖搖頭說:「既然是這樣,那么今天晚上,你不如為你 考慮,讓你有一個香火傳承?!?/br> 「殿下嚴重了,小的并沒有什么可以傳承的,小的只是一個無姓無氏的小人 物?!?/br> 蕙芷公主聽到這話,嘆息一聲說:「那么我就離開了,啟,不管你心中是否 承認,我們都已經是夫妻了?!?/br> 「殿下不用介懷這些事情,在小的死了之后,公主可以告知國主自己還是白 玉無瑕,自然可以繼承這大梁國圣女之位?!?/br> 蕙芷公主沒有再說什么,看著一旁恭恭敬敬的啟,眉宇間有了澹澹的哀愁。 當天晚上,雙方用膳的時候,蕙芷公主看著啟用著那簡陋的食物,對著啟說 :「在我離開的時候,你曾經問過我伯益的事情,如今我可以明確的回答你了?!?/br> 啟聽到這個名字,身體顫抖了一下,他看著蕙芷公主,蕙芷公主對著他說: 「說起來他可不像你,帝女要嫁給他,而他卻推辭了,他說自己尚沒有什么功業 ,所以不能迎娶帝女?!?/br> 蕙芷公主說到這里,露出羨慕的神情說:「這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大丈夫,他 拒絕不是帝女,而是帝的位置?!?/br> 啟知道,帝舜這是效彷帝堯,先嫁女以觀察,然后慢慢讓伯益執掌天下,最 后讓位給伯益。 「啟,若是你的話,你會怎么做?」 蕙芷公主喝酒之后,出聲詢問。 啟聽到這個問題,一時間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會怎么辦?他會接受嗎?他再次想到了那一夜,他心就好痛,他不知道自 己為什么會心痛。 伯益要娶她的時候,自己也是心痛,如今伯益放棄了,自己為什么也要心痛。 啟沒有答桉,他只能用卑微的語氣說:「殿下,我只是一個下人,小的從來 沒有想過這些事情,就如同殿下你,小的也沒有想過會讓你屈尊講就,和小的生 活在一起。小的,下人永遠是下人,下人不能癡線妄想,這一切都是注定好的?!?/br> 蕙芷公主聽了之后,看著啟,用哀怨的語氣說:「我都忘記了,你是一個不 能行人道的寺人了,天下美女對你來說,都是無法觸及的?!?/br> 蕙芷公主說到這里,解開衣服,露出了傲人的身材,走到了啟的身邊,看著 啟無動于衷的樣子,蕙芷公主上只能回到榻上,看著啟說:「我就在這里,你也 不用擔心,我絕不會出手傷害到你。只要你想做什么,我都可以順從你?!?/br> 啟并沒有行動,甚至都沒有幻想,他心中如今沒空想這些,他想找出自己心 痛的原因。 就在這樣時間很快過去,在到第二天啟要離開的時候,蕙芷公主握著手中碧 玉長笛,輕輕的吹著一首曲子。 曲子如同溫柔的春風,微微輕拂柳枝,有著不舍和愛慕。 啟沒有回頭,他望著外面,大步離去。 他等這一天,等了兩年了。 他在踏出宮門的時候,轉身看了看著還算雄偉的宮殿,輕輕地伸出手,然后 握緊拳頭,好像要抓住一樣。 啟到了南城門那里,就看到一張告示,然后豎亥、大章站在后面保護著文命。 啟走到了文命的面前,對著文命說:「高密公子,小的阿牛,不知道高密公 子是否還記得小的?!?/br> 文命看到他,立馬走上前來,握著啟的手說:「阿牛,真的是你,我也曾經 前去大火國找過你。但是素娥仙子說你不見了,我心中惆悵了很久,像你這樣的 人,若是不能夠協助我,那真是如同斷我一臂?!?/br> 啟聽到這一番話,連說不敢:「高密公子,真是折煞小的,小的何等何能, 能讓高密公子你這么掛念。小的如今唯一只有竭盡全力,一報高密公子知遇之恩?!?/br> 豎亥這時候笑著說:「阿牛兄弟,如今你不能叫大人高密公子了,大人已經 繼承了先大人的爵位?!?/br> 「小的不知,還請崇伯原諒?!?/br> 文命一笑,然后說:「不用不用,阿牛,你暫且在這里等一會兒,我將事務 處理完畢之后,再和你敘舊?!?/br> 啟連說沒有事情,然后站在一旁,看著文命指示這一群民夫 ,他拿出一卷帛 書,上面畫著大梁國境內的形狀。 文命指示這些民夫,告訴他們現在應該去將這些固有的水道給連起來,怎么 連,文命也有做出了指示,因為大梁國境內山不是很多,這連續的工作倒是不難。 啟看了一下地圖,對著文命說:「大人,這個水路圖我看著有些像幾字,為 什么不直接連通呢?」 「第一,也是啟你說連續舊水路。第二就是若是練成一條線的話,我擔心發 水的時候,會直接沖擊下來,造成民夫死亡,當然第三還是考慮到地形?!?/br> 啟點點頭,說文命顧慮的是。 民夫聽到文命介紹完畢,詢問了文命很多問題,文命也一一解答了。 其中包括詢問文命是否要在這里監工,文命對著民夫說過一段時間自然會來 監工,不過這段時間,他還要前去其他地方召集民夫,就現在的人手,要治理洪 水還是不夠。 一直說到晚上,文命才和啟一起回到驛館,進入到驛館,文命笑著對著啟說 :「阿牛,這一條水路,我準備命名為河,河者,荷也,它將載著西海水,千里 奔騰,送入大海?!?/br> 「好名字,千里水路,真是小的想都沒有想過的,崇伯能夠鑿出這么一道千 里水路,不但治了大洪水,也能讓萬世百姓受利?!?/br> 啟聽到文命的構思,心中更加肯定,文命真的成功,這帝位一定是文命的, 自己只要表現好,引起文命的主意,也能像帝舜一樣,從帝堯手中接過帝位。 文命忙完這里,就帶著啟一行人向南方前進,啟詢問文命為什么要去南方, 文命搖頭說:「這件事說來奇怪,若是一般人,我也不會隨便開口,不過阿牛你 不是外人。我在北邊的時候,聽到一個神靈告訴我,要治水必須前往到南方?!?/br> 文命說完,然后笑著說:「這不,往南行,我不就遇見你了嗎?」 啟說文命富德深厚,有天神照應,這治水一定可以成功。 「但愿如此,希望我能完成父親的遺愿,將這洪水治平,不讓蒼生再受到這 樣的苦難了?!?/br> 三人一直南行,到了桐柏山,天色瞬間變了,頓時刮起狂風,吹得四人站立 不穩。 他們只好找了一處洞xue躲了進去,等他們藏好,外面已經變黑了,好像要下 雨一般。 豎亥看著烏云,擔心地說:「真是奇怪了,剛才晴空萬里,怎么一會兒天色 就變了,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br> 大章豎起耳朵,聽了一會兒說:「不好,這附近似乎有鬼叫的聲音,莫非是 有修士在刻意作怪?!?/br> 啟也仔細聽了一下,他經過這兩年的靜心修煉,也進入到了真人位,也聽到 風聲之中隱約哭喊聲,這哭喊聲完全不像是人類發出的。 、文命聽到這話,搖頭說:「鬼國遠在這萬里之外,而且本伯和鬼國沒有任 何仇恨,鬼國修士何苦來為難我呢?」 「大人,此言差矣,這大洪水對于鬼國來說可是一件好事,小的聽聞,鬼國 修士修煉鬼道,不在五行之中,能馭使的鬼仆越多,他們修為就越強。如今大人 治好洪水,沒有那些枉死的人,他們豈不是要大為惱怒?!?/br> 豎亥解釋完畢,看了看外邊,擔心地說:「看樣子,今天來阻攔大人是一位 大能,至少已經到了仙位,否則不能改天換日,乾坤變色?!?/br> 文命不在乎的說:「你們不用擔心,既然有神道指引本伯治水,那么區區修 士就不足掛齒,何必那么擔心呢?」 啟恭敬的回答:「崇伯說的是,這天地皆有定數,天要讓崇伯治理好這洪水 ,就算帝也不能改變,何苦區區一個鬼修呢?小的曾經聽聞,曾經黑帝要和黃帝 爭帝,修煉著鬼道。最后還是失敗,想必這鬼道不過邪門外道,難敵中原正道?!?/br> 文命摸了一下自己的胡子,點點頭。 豎亥無奈地嘆了一口氣,繼續聽著,過了一刻鐘之后,豎亥突然說:「咦, 好像這鬼修沒有上前了,看來他們不是針對我們而來?!?/br> 啟靜靜聽著,發現在哭喊聲之中,夾雜著鼓聲,這鼓聲啟十分熟悉。 「真是奇怪,這應該是夔鼓的聲音,水族遺民為什么要幫助文命呢?」 他心中雖然疑惑,但是卻沒有說出來。 他能肯定水族遺民是幫助文命,而不是幫助自己的,自己的生死,在水族看 來簡直無足輕重。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啟聽到哭喊聲漸漸遠去,四周的狂風也衰減了,很快就 消失了。 |最|新|網|址|找|回|——W&039;W&039;W丶2∪2∪2∪丶℃○㎡ 文命一行人還是等了一會兒,才走了出來。 文命看著四周,恭敬說:「多謝神上相護,日后文命治水有成,一 定到此山 獻祭酬恩?!?/br> 接著文命他們繼續南行,到了漢水附近,他們正在休息的時候,一個人駕著 云過來,對著文命說:「文命師兄,暫且留步?」 文命恭敬地行禮說:「不知道上仙如何稱呼?為何稱呼我為師兄?」 「區區名叫之交,也是郁成子老師坐下弟子,老師有一封書信要我交給師兄 你?!?/br> 文命連忙說:「原來是老師來信,真是有勞師弟你了?!?/br> 之交拿出一個竹簡,恭敬的交給文命,然后對著文命說:「師兄,你還有治 水要務在身,師弟我就不多打擾了。師弟在這里祝師兄早日治水有成?!?/br> 文命連說多謝,然后拜托之交向郁成子老師問好。 啟聽到文命竟然是郁成子的弟子,心中更為驚訝,這位可是大荒十神之首, 同樣也是帝舜的老師,聽說修為已經進入到太神境,不死不滅了。 啟心中更加疑惑了,作為郁成子弟子的文命,怎么會一點修為都沒有呢?這 疑問他憋在心里,也不好詢問,文明看了一下竹簡,笑著說:「原來在南方有一 根天柱,名字叫做宛委山,是赤帝以前修煉的地方,那里留下了赤帝的寶卷,老 師希望我前去取得此物。用來治水?!?/br> 大家聽到有目標了,都很高興,于是繼續向南走,一直到了洞庭湖南邊附近 ,他們都沒有看到宛委山。 四處打聽,附近的人都說沒有聽說過有這個山。 晚上休息的時候,文命看了一下自己所畫的圖,沉思說:「真是奇怪了,老 師明明說這個宛委山在湖邊,怎么會找不到呢?」 啟想了想,恭敬的說:「既然是赤帝當年修煉的地方,自然充滿了玄奇,我 聽說有修為的人能夠將山海隱藏起來,我想赤帝也是把這宛委山給隱藏起來?!?/br> 大章聽到這話,連忙搖頭說:「那可就不好了,若真是如此,我們怎么能夠 找到呢?我們兩個的修為不過真人位,至于阿牛,你雖然有修為在身,想必也不 高吧?!?/br> 啟點點頭,看著文命說:「既然崇伯你的老師讓你來這里,想必早就料到這 個了,一定有解決的辦法。崇伯你暫且放松一下心情,不要著急,亂了方寸?!?/br> 文命聽到這話,點點頭說:「的確如此,多謝阿牛你提醒,本伯都有些慌神 了,這件事暫且不用多考慮了,先休息?!?/br> 三人點點頭,到了第二天,文命叫醒他們,對著他們說:「我知道了,我們 誠心不足,我們只想著取得寶物,都忘記祭祀赤帝了?!?/br> 文命說完,帶著三人詢問城中的城主,城主聽到文命求見,立馬召見了。 到了大廳之中,城主恭敬的行禮說:「鶉尾國都令心見過崇伯?!?/br> 文命回禮之后,詢問心說:「都令,本伯想知道,怎么祭祀赤帝的?!?/br> 「啟稟大人,按照古禮,要誠心禮齋三月,在庚子日舉行祭祀才行?!?/br> 文命聽了之后,對著心說:「這次為了治理洪水,本伯除了要得到人間的幫 助,也希望得到天神的保佑。還請都令準備一件凈室,讓本伯能夠安心靜意?!?/br> 心說好,然后立馬讓人布置起來,在都令讓布置的時候,文命對著他們三人 說:「本伯在持齋的時候,你們就四處看看,探聽一下這附近洪水的情況,等到 本伯祭祀之后,你們也探查得差不多了?!?/br> 三人說是,然后親自送文命到了凈室。 凈室門關了之后,啟看著豎亥和大章,對著他們說:「兩位大人,你們腳程 快,就麻煩你們四處走動了,而我就在城中打聽?!?/br> 豎亥二人說好,豎亥在離開的時候,對著啟說:「阿牛兄弟,你可要小心了 ,這鶉尾國靠近三苗國,那些三苗人擅長用蠱,你可要小心了?!?/br> 「豎亥,你真是多話呀,阿牛兄弟可是舒窈仙子的人,怎么會有這些擔心?!?/br> 豎亥聽到大章這么說,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說:「我也是忘了,阿牛兄弟可 別見怪?!?/br> 啟微笑的說不會,也感謝豎亥好心提醒。 啟目送著豎亥他們離開,也就前去找心。 心見到啟,對著他行禮說:「不知道這位大人找小官有什么事情?!?/br> 「大人太客氣了,小的只是崇伯的一個小民,可擔不起大人這個稱呼?!?/br> 「大人說笑了,崇伯身邊的怎么能叫小民呢?」 兩人互相謙虛了一陣,最后兩人以兄弟相稱。 「不知道啟兄弟找我有什么事情呢?」 心詢問啟,啟連忙說:「是這樣的,小弟想問哥哥,這附近的水患如何?」 「還行,洪水都流入到洞庭湖之中了,這邊倒是沒有受災?!?/br> 啟松了一口氣,然后詢問了一下關于三苗國的情況,心告訴啟,這三苗國對 于虞侯登基很不滿意,甚至有作亂的跡象,而且聽 說,帝堯的兒子丹朱也跑到了 三苗國,尋求三苗國的幫助。 「那么弟弟我斗膽問一句,若是有什么失禮地方,還請哥哥見諒?!?/br> 心說無妨之后,啟才詢問說:「其實弟弟想問,若是三苗國真的作亂,那么 鶉尾國會幫助誰呢?」 心聽到這話,臉色頓時變了,看到心這個樣子,啟心中微微一笑,這個反應 倒是不出他意外。 「這個兄弟,若是真的那天,也不是我這個小小都令能夠做出決定的,這個 也要看國公的意思,國公選擇誰,我們就只能聽誰的?!?/br> 啟連說是是,自己一時間胡亂一問,還請心不要介意。 和心談了一會兒,啟就說有事,離開了這里。 在這個天老城逛了一下,啟也發現心說的的確是實情,并不是為自己修飾。 他也詢問了一下,洞庭湖現在還能容納很多水,這些在洞庭湖南邊的人絲毫 不用擔心洪水的問題。 啟心中也有了一個想法,既然洞庭湖現在可以容納,那么可以將洞庭湖西邊 的洪水導入進湖中,再從湖動挖掘一條水路,將湖水慢慢地排入東海,這樣豈不 是更好。 啟將這個想法記下來,準備等到文命解決了這件事之后再告訴文命。 在城里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啟就前往到洞庭湖了,他看著這個九澤之一的 云夢澤,心中沒有絲毫感受。 這波光粼粼,水草如同點翠一樣裝飾著白璧一樣的水面,湖光山色,如同典 雅的畫卷一般。 這樣的美景,啟也沒有絲毫觸動,自從那天得知到某人要嫁給伯益之后,啟 就發現自己再也難以欣賞四周的風景了。 他只有在和阿夏在一起的時候,才能勉強覺得一絲快樂。 其他時候,心中隱約都有一絲難過。 看到大澤中息壤形成的道路,他想到了前任崇伯,前任崇伯到底是怎么一個 人呢?怎么會有如此寶物。 「這位兄臺,你也對這洞庭湖風光著迷嗎?」 啟聽到這話,連忙轉身行禮,望向那人說:「是呀,如今水天一色,湖光如 鏡,走在湖中真的如同走在天境一樣?!?/br> 那人點點頭,然后嘆息一聲說:「可惜我們只能看湖生活,這樣的美景,看 久了著實無趣?!?/br> 「聽兄臺的話,似乎對現在的日子有所不滿?!?/br> 「實不相瞞,這人生在世,自然應該建功立業,怎么能身死荒野,默默無聞?!?/br> 啟聽到這話,倒是有了興趣,詢問說:「有時間不用建功立業就可以出名, 比如那洗耳的許由,他們不就是以隱士出名嗎?」 那人聽到這話,哂笑一聲,搖頭說:「世人以為他們是賢者,這真的是大錯 特錯了,他們并不是什么賢者,而是一群沽名釣譽的小人,帝堯能執掌天下,可 是千辛萬苦得來的,怎么會輕易送人,就看帝舜,作為帝堯的女婿,也是三番測 試,合格之后才立為帝?!?/br> 啟覺得有趣,詢問這人:「但是帝堯讓位給許由也是天下人所知的,不應該 是假的才是?!?/br> 「這件事倒不是假的,不過大家都誤解了帝堯,這是天下公器,帝堯是想要 許由他們協助自己,而非是讓位許由,許由這些沒有見識的,不知道帝堯的苦心 ,嚇得逃跑,還傳聞洗耳什么的,真是好笑好笑?!?/br> 聽到這話,啟看著這人,恭敬的行禮說:「兄臺真是高見,見識超凡,我想 兄臺心中也有出仕之心。實不相瞞,小的我在崇伯手下辦事,若是閣下愿意的話 ,小的能夠引薦一番。崇伯若是能夠閣下的相助,真是如虎添翼了?!?/br> 聽到啟這話,這人連忙行禮說;「小生杜業,沒有想到閣下竟然是崇伯的親 信,失禮失禮?!?/br> 啟說不敢,于是兩人又客氣了一番,杜業對啟說:「阿牛兄弟,實不相瞞, 我還有三個朋友,不知道阿牛兄弟是否能夠相見呢?」 「求之不得,今日能遇到閣下已經是小的萬分榮幸,沒有想到還有三位高賢 ,還請閣下引見,小的銘感,銘感?!?/br> 啟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杜業到了湖邊一處小院子,他看到一個孔武有力的男 子在地上玩著沙堆,心中不由好奇。 「這是既將,擅長兵事。既將,這位是崇伯的親信,阿牛?!?/br> 既將點點頭,站起身來,對著啟微微行禮,啟對著他深深鞠躬說:「小的阿 牛,見過閣下?!?/br> 既將見他行如此大禮,才站起身來,還禮說:「閣下多禮了?!?/br> 「請恕小的冒昧,不知道閣下這是?」 「這呀,我在用沙盤算怎么進攻三苗國呢?你看這山就是三苗國的九子山, 這是衡山,這是衛山……」 既將一一的說著,從什么地方進攻。 啟雖然不懂軍事,但是也能聽出來,這個既將是真的有才,他對著既將說: 「那么若是三苗國應該如何防御呢?」 「這個十分簡單,若是三苗國主任命我為司衡,我將這里,這里修建山寨, 管教中原進不來?!?/br> 既將難得向人解釋,源源不斷的說著。 啟聽完之后,只覺得心曠神怡,對著既將深深行禮說:「崇伯得你,真是多 了一雙手臂?!?/br> 既將一笑,然后帶著啟繼續進入屋里,到了屋里,啟看到一個樣貌出眾的男 子正在撥弄著一個奇怪的物品。 「這是輕玉,擅長財賦,他現在就在計算這一城的賦稅?!?/br> 啟聽到這話,對著輕玉深深行禮說:「崇伯手下阿牛,見過輕玉大人?!?/br> 輕玉站起身來,對著啟說:「閣下多禮了,請坐?!?/br> 啟連說不敢,這時候,杜業帶著一個人走了進來,對著啟說:「這位叫做季 寧,擅長吏治?!?/br> 啟和季寧行禮之后,看著杜業說:「杜業大人,不知道你擅長什么呢?」 「我就是會點教育。當初我們四人決心出仕,但是想到人生有涯,學無涯。 而協助帝治理天下,不過這些,于是分別專攻一門,以后一起出仕,安邦興國?!?/br> 啟說高見,高見,然后希望他們三個月之后,在自己的引薦下,在崇伯手下 效力。 杜業看了看三人,準備點頭答應的時候,季寧搖頭說:「多謝阿牛兄弟,不 過我們暫時不能前去崇伯那里效力?!?/br> 啟看了看季寧,季寧看了看自己三個朋友,然后解釋說:「阿牛兄弟,承蒙 你看重我們四人,但是我們四人,未有寸功,就算成為崇伯的手下,也難以得到 崇伯的器重?!?/br> 「崇伯禮賢下士,季寧大人不用擔心,小的能夠保證,四位若是到了崇伯賬 下,覺得會得到重用?!?/br> 季寧看了看啟,然后看了看杜業,杜業對著啟說:「其實我們不去崇伯賬下 ,也可以為崇伯效力。阿牛兄弟,我想問你一件事,你認為崇伯若是治水功成, 只會當一個小小的伯嗎?」 啟看著杜業,心中一動,想了想,然后指了指帝山的方向。 四人同時點點頭,杜業對著啟說:「阿牛兄弟,你也是一個明白人,但是要 坐在那上面,可不容易,我們四兄弟另外有打算?!?/br> 「所謂名不顯則德不彰。崇伯治水這么大功勞,若是不去宣傳的話,世人也 未必知道,他們只知道是帝舜的官員,而不知道崇伯?!?/br> 季寧說到這里,然后看了看啟,對著啟說:「阿牛兄弟,小的斗膽問一句, 不知道崇伯是否已經有家室了?」 「尚沒有?!?/br> 啟不知道季寧為什么這么詢問,這時候輕玉開口說:「阿牛兄弟,為什么不 認崇伯為父呢?」 啟一下子愣在那里,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他心中并不認為自己能和高貴 的高密公子扯上關系,最多就是當崇伯的得力臣子。 但是這個建議,啟有一些心動了。 他覺得這是一個好建議,自己可以采取的建議。 「小的出身低賤,只怕崇伯會嫌棄?!?/br> 輕玉一笑,對著啟說:「這個不成問題,你如今和崇伯一起治水,時間長, 自然會有相惜之情,就算崇伯有了兒子,崇伯也不會偏向自己的親子,心還是向 著你這個一起治水的義子?!?/br> 「這恐不好說,這義子怎么會有親子親呢?」 杜業也是一笑,對著他說:「這個自然看阿牛兄弟你自己了,帝堯也不是將 天下讓給自己的女婿了嗎?」 啟看著四人,也不再多謙虛,他知道自己能得到這四人的幫助,自己離那個 目標又更近了一步。 「四位大人,阿牛也不是忘本之人,日后若是能用到阿牛的地方,小的絕不 推辭?!?/br> 啟也知道這四人這么幫助自己,也不過是為了榮華富貴,自己能夠成功,那 么就算裂土封侯又能算什么。 比起天下來,他們四人要的還算少的了。 四人恭敬的對著啟說:「等到崇伯登上帝山的時候,阿牛兄弟再來此地找我 兄弟四人出仕,我四人絕不含煳?!?/br> 「有勞四位了,日后若是有什么問題,還請四位多多指教了?!?/br> 四人齊聲說不敢,輕玉對啟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分三人離開,一人留在 此地,我們要廣宣德,廣招賢,為了崇伯還有閣下,都要很多賢才?!?/br> 「有勞四位了,他日小的絕不辜負四人,若違此誓,天誅地滅?!?/br> 啟神情嚴肅的起誓。 看著啟這個樣子,四人也起誓,一定盡心輔助啟和崇伯,絕無二心。 起誓完畢,雙方再次說起怎么宣傳崇伯的威望,順便如何宣傳啟,讓天 下人 知道啟。 啟關于自己這一點搖搖頭,告訴他們自己只是一個小人物,若是宣傳的話, 會讓別人起疑,不如等自己成為崇伯的孩子之后,在多宣傳。 四人說也是,季寧也補充說:「既然這樣的話,我其實有一個建議,阿牛兄 弟你可以勸崇伯找伯益來這里?!?/br> 「嗯?伯益是天下聞名的少年才俊,若是伯益來了……」 啟的話沒有說完,在場四人都能夠聽出他的言外之意。 季寧點頭說:「就是如此,所以才要伯益來,若是沒有伯益壓著其他人,阿 牛兄弟你怎么有機會呢?如今伯益是虞侯的弟子,皋陶的兒子,對崇伯有威脅, 崇伯自然不會親近他,除非崇伯真心甘處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