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奧納智途可不一樣,這輪融資明明白白寫著3億美元,一點兒都造不了假。而這個金額,著實讓人眼饞。 其次自然是奧納智途和華榮汽車的合作。 一批看好l4路線的公司和媒體紛紛痛心奧納智途自降身價,病急亂投醫,而另外一批原本就在做l2輔助駕駛的公司,則質疑奧納智途經驗堪憂,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 更大的動蕩則來自于公司內部。 紀成博剛剛解決公司生存的難題,立刻遇上新問題:也不知道是誰把這場融資合作解讀為公司賣身給華榮了,于是陸續有人進紀成博的辦公室,問是不是以后公司失去自主權,以前大家多少都有點看不上傳統汽車廠,以后大家是不是要給那些土老冒打工了…… 紀成博自以為立了大功一件,誰知道同事們不是氣憤就是惋惜,覺得他把手中的一把好牌給打爛了。 可讓他無奈的是,他們說的沒錯,下一步奧納智途就要拆團隊去華榮做量產,作為服務商去駐場,還不就是去給華榮打工嗎? 大家都用腳做選擇,有些人開始在招聘網站上看機會,有的人已經出去面試了,都是聰明人,怕公司貶值之后自己也跟著貶值…… 紀成博能理解他們的選擇,研發做得好好的,突然要當乙方服務別人,肯定不舒服。有人要下船,他悉聽尊便,只要關心船上是不是有足夠的水手,這艘船是不是還在按照正確的航線行駛。 現在問題來了,船上缺一個大副。 梁超走了,盧遠浩也走了,紀成博又要管技術、又要管運營。況且現在人心不穩,又要分拆團隊,怎么激勵員工,怎么遠程協同,異地辦公怎么保證流程不亂,每一項都是難題。 紀成博雖然當了幾年老板,但是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短板:他在大公司工作的時間太短,只知道人家有足夠好的管理體系,但是沒去深入了解其中邏輯。他需要一個能夠補充短板的人作為他的合伙人,共同帶著奧納智途往前跑。 獵頭給他推了很多人選,紀成博兜兜轉轉面試好久也沒定下來,老資歷的獵頭都無奈了:“紀博,你能不能給我一個更清晰的人物畫像?” 人物畫像?他還真有那么一個。 黎染有些困惑,明明已經融資成功了,可紀成博還是整天愁眉苦臉,一回家就鉆進書房,忙到深夜才一臉疲憊捏著鼻梁出來。問他又唉聲嘆氣遮遮掩掩,不肯直接說原因。 直到某次聽見老紀打電話說讓紀成博給自己放個假,帶著黎染回家住兩天,紀成博抱怨說他現在身兼數職,分身乏術,哪有時間。 黎染這天晚上做了幾個紀成博喜歡的小菜,又開了瓶酒,紀成博在酒勁兒下才吐露出真話:現在公司缺人,特別需要有人來幫他。這個人呢,能夠獨當一面,負責奧納智途的整體運營,需要給公司引入規范化的管理流程。但是又不能生搬硬套,要能夠深入了解奧納智途現在情況,選擇和推行一套適合的方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兩個人之間需要相當的默契和信任。 黎染啜了口酒:“說詳細點兒?!?/br> 紀成博瞟了她一眼:“最好呢是名校畢業的,學習能力比較強,而且比較容易跟我們的同事打成一片;年齡也不能太大,三十出頭最好,既有親切感又能管得住人;對了,如果是有體制內的工作經驗,或者在政府部門有人脈就更好了……” 黎染聽來聽去覺得耳熟,猶疑道:“你說的……這不就是我嗎?” 紀成博摸摸鼻子,他表現得……這么明顯嗎? 不敢直說,是因為他有疑慮。 信任。 不是他對黎染的信任,而是黎染對奧納智途的信任。 就算工作上有很多不如意,那畢竟是個體面、清閑、旱澇保守的國資崗位,離開了可就再也回不去了。為了奧納智途,離開這么個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崗位,對黎染來說值不值得?黎染會怎么選? 如果是站在理智的角度,他認為黎染會選現在的工作,他甚至替她想好了借口…… “我知道,從實用的角度去想,”紀成博急急開口:“從這個角度想,我創業,你在國資單位,這樣才能分散風險,是比較穩妥的選擇……” 黎染打斷了他,語氣很輕,但是很堅定。 “我愿意去奧納智途?!?/br> 既然他必須站在船頭與風浪搏擊,那么她應該站在他身邊。 黎染嘗了一塊五花rou,“嗯!好吃!”順便在他臉頰親了一口。 紀成博得意又嫌棄地擦擦臉:“油!” 兩人吃飯的時候,紀成博問:“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資料準備好了嗎?” 評上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能拿到稅收減免、財政補貼,銀行配套高額貸款,在投標時也有各種優勢。奧納智途一直想要申請,直到現在通過服務華榮有了營業收入,才有資格申請。對于高企,奧納智途今年勢在必得。 黎染回答:“譚喬娜正在準備資料。我今天剛問過,還差一點?!?/br> “時間比較緊張了,再催催她,”紀成博說著有些奇怪:“她平時效率挺高的,怎么會到現在還沒準備好……” 正說著,一條微信跳出來,紀成博拿起手機,譚喬娜:老板,高企的資料已經整理完成,發您郵箱了,有空了看一看哦。 紀成博看了一眼黎染,把手機遞給她。 title=歡喜冤家target=_blank>歡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