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強慘大佬不干了[快穿]、重生異界之踏上巔峰、[海賊王同人] 一覺醒來香克斯又在和我道歉、新婚事后想跑路?卻被嬌妻拿捏了、陛下重生后對我窮追不舍、舊婚燕爾、叮鐺復叮鐺、炎夏將至、無可替代的A、冷太陽
徐朝陽在發現競賽還可以拼教室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的,隨即從監考老師到負責他們競賽的學校老師都透露著一種漫不經心,徐朝陽最后甚至感覺這次的競賽就是走個過場,甚至都有點后悔那一周那么認真復習了。 順著河邊走了好遠,吹了一會兒風,徐朝陽的心情好了很多。 走到大橋上的時候,徐朝陽發現幾個賣小吃的小推車,考完化學后又走了那么長的路徐朝陽已經有點餓了。 大橋上面有三個賣小吃的小推車,一個賣的油炸淀粉腸,只是站在旁邊徐朝陽就被香味勾引的受不了,現在的淀粉腸還很便宜,一塊錢一根,徐朝陽特意讓老板撒多多的辣椒。 淀粉腸這種垃圾食品就是需要剛炸出來,焦焦脆脆,再撒上一層厚厚的辣椒,吃上去麻麻辣辣的最好吃。 吃了一根淀粉腸徐朝陽心情好了很多,美食是最能撫慰人心的。 另外兩個攤位賣的是烤面筋和竹筒粽子,徐朝陽不喜歡吃烤面筋,他只喜歡吃涼皮里面的面筋,面筋放到別的地方他就不太喜歡了,只是看了看就離開了,倒是竹筒粽子讓想要離開的徐朝陽一下子停住了腳步。 徐朝陽其實不是特別喜歡吃甜食,他更喜歡麻辣鮮香的味道,但是粽子,特別是只蘸了白糖的糯米粽子是個意外,徐朝陽每次遇到了都會買一個,怎么吃都吃不膩。 再過幾年,網絡發展起來,南北兩邊的人在網上的溝通多起來,關于粽子是吃咸的還是甜的會有一場大戰,但是徐朝陽是其中的一個異類,他既不喜歡加了蜜棗的甜粽子也不喜歡加了rou的咸粽子,就喜歡什么都沒加的糯米粽子。 糯米粽子什么都不蘸空口吃都很好吃,要是再沾一點白糖,甜甜的白糖還給粽子加了一些咯吱咯吱的口感,吃著也很有意思。 徐朝陽買了一個粽子,沒有停留在原地吃完再走,而是拿著長條的粽子慢悠悠地邊走邊吃,嘴里嚼著美食,徐朝陽感覺周圍吵吵鬧鬧的氛圍都變的暖暖的。 沒有直接回出租屋,徐朝陽去了徐爸爸徐mama的小店幫忙。 考完聯考還沒有多長時間,各科老師都沒怎么留作業,再加上徐朝陽知道周六的時候需要參加競賽,在學校的時候就提前把那一點作業給寫完了,這個周末他其實特別輕松。 徐朝陽到小店的時候已經快要中午了,幾個人正在店里面吃飯,應該是趁著周末帶著孩子到縣城逛著玩的人,店里面只有徐爸爸一個人忙著,徐mama不在。 徐朝陽看徐爸爸忙的有點手忙腳亂,直接過去給他幫忙,徐爸爸看到有人幫忙,神色間輕松了很多,那一陣慌亂過去發現幫忙的是徐朝陽,趕快把碗從徐朝陽手里拿走了。 “你媽回去給你做飯了,你怎么過來了?吃飯了沒有?” 徐朝陽搖搖頭,他沒有回出租屋直接過來了,不知道徐mama專門回去給他做飯的事情。 徐爸爸一聽徐朝陽還沒有吃飯,趕緊把他往外面推。 “這里不用你幫忙,你媽都給你做好飯了,朝陽你趕快回去吃飯吧!” 徐爸爸舍不得徐朝陽干一點活,知道小店里面是做飯的,干起來又臟又麻煩,一旦沾上手了要忙很長時間,徐爸爸就直接把徐朝陽給趕走了。 徐朝陽看說服不了徐爸爸,一波客人走了之后確實沒有那么忙了,徐mama的電話也打了過來,催他回去吃飯,就不再硬著說要幫忙,和徐爸爸打了一聲招呼回去出租屋了。 出租屋里面徐mama已經做好了午飯,上一次徐朝陽說想喝稀飯她記住了,今天中午特意給他做的燴面,用的雞腿rou打的底,里面還加了平菇和香菇,只是聞著就香的不行。 看到徐朝陽回來,徐mama趕緊給他盛了一碗燴面。 這次的燴面徐mama用的是熗鍋面的做法,先把鮮雞腿用油爆香,然后加入開水,這樣燴面打底的湯就香的不行,再加上各種徐朝陽喜歡的蘑菇,是極其對徐朝陽胃口的一頓燴面。 “趕緊吃吧,早上那么早就去學校了,餓不餓?” 徐朝陽接過碗放下先去洗了個手再吃飯,聽到徐mama的問話回答道:“還行吧,我考完試出來還吃了火腿腸和粽子,沒有餓到?!?/br> 剛吃完小吃徐朝陽其實不太餓,但是聞到徐mama做的燴面的香味,肚子好像一下子感覺到了餓,徐朝陽吃的特別香。 徐mama本來相信徐朝陽不太餓的話,但是看到徐朝陽吃的狼吞虎咽的,又有點懷疑小孩早上吃飯了沒有。 “媽,你做的燴面太好吃了!” 聽到徐朝陽夸獎她做的飯好吃,徐mama更加高興了,給他碗里添了好幾塊雞腿rou,讓他多吃一點。 “這次的競賽怎么樣???” 徐mama沒有參加過競賽,看到徐朝陽已經考完回來有點好奇地問道。 徐朝陽抽空說道:“我感覺不太正規,化學競賽的考場還是和數學考場拼的,說不定考這一次就結束了?!?/br> 徐mama聽到也沒有說啥,他們這個縣城特別小,基本上都沒有聽說過有靠競賽考出去的學生,徐mama對競賽了解的比徐朝陽還要少,她根本就不知道要是競賽考到了省級還可以高考加分的事情。 “沒事,不就是一場考試嘛,考完就算是結束了?!?/br> 不用每天推著小推車去擺攤,再加上每天下午徐mama都會回出租屋給徐朝陽做飯,和左鄰右舍同樣租房子的住戶交流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