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節
書迷正在閱讀:三國董卓大傳、南閥、魔帝穿書后變成了香噴噴cake、重回高一、美強慘大佬不干了[快穿]、重生異界之踏上巔峰、[海賊王同人] 一覺醒來香克斯又在和我道歉、新婚事后想跑路?卻被嬌妻拿捏了、陛下重生后對我窮追不舍、舊婚燕爾
沃利·菲斯特是諾蘭的專屬攝影師,從《記憶碎片》時候就跟隨諾蘭了,而在合作諾蘭之前,他拍過《情色迷離夜1、2、3、4》,還有《情色游戲1、3》…… 現在,曹楯也算是學成歸來。 如果還沒長進,那他真就沒必要再去其他人的劇組低三下四了。 “主打一個克制,你能明白嗎?” 具體的攝影要靠曹楯,但是攝影的風格卻需要郝運來奠定。 “差不多?!辈軜J點點頭。 他最近幾年一直干攝影指導的活,算是郝運的御用攝影師,但其實他也是個導演來著。 職業習慣,在看完劇本之后,他也會想著站在導演的立場上要怎么去拍。 “咱們全部采用了最為普通的平視固定長鏡頭,而且不要給特寫,這種鏡頭是新聞和紀錄片的常用運鏡手法,目的就是讓觀眾保持中立態度,始終客觀的看咱們這個故事……” 郝運把自己的理念準確的傳達出去。 其實,這樣的拍攝風格在如今商業片動輒進行復雜鏡頭調度的環境中顯得非常危險,因為乏味,因為沒炫技,甚至會讓人昏昏欲睡。 “那……沒什么難度?!辈軜J點點頭,他大概知道郝運這樣做的目的。 這樣的攝影風格算最基礎,最樸素的。 用好了,可以給演員的表演提供巨大的發揮空間。 也就是減少攝影的技巧,讓位給表演的技巧。 那樣的話,郝運這個主演發揮空間更大,肯定就更容易拿獎了。 這部戲的拍攝目的,就是為了給老板拿影帝的。 拿影帝,老板是認真的! “咱們準備一下,換廣角……” 郝運沒有舉辦什么首映禮,公司里的那臺從《心迷宮》開始,就蒙上紅布被全劇組朝拜的攝影機沒有運送過來。 而且天氣實在太冷了。 都說這個小鎮和長春同緯度,但是郝運去過十一月的長春,溫度低的時候大概也就在零下十度左右,也沒有這邊據說才零下五度的天氣寒冷。 大概這就是“海邊”的威力吧。 “這個機位上廣角,那肯定要把門框給拍進來了?!辈軜J一眼就看出問題。 “這恰恰是我想要的,老曹,有框的情況下,一定要把主角框起來,要有這樣的框無時無刻都框著他,有門的話就用門框,沒有門的話,那就用車門車柱框,用欄桿框,用柜子框,用兩個人框,用能夠框住他的一切去框他,因為他根本走不出自己的封閉世界……” 郝運比劃著說道,他的語速其實很慢。 劇組有很多好萊塢工作人員,你說普通話他們肯定聽不懂,只好在工作場合說英語了。 曹楯混了幾個劇組,現在英語聽說能力還算湊合。 其他的攝影師和攝影助理聽著郝運的話,都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意思。 對郝運油然的生起了欽佩之心。 聊了一會,開始進行拍攝,這個時候的演員只有郝運和一個老太太。 郝運在鏡頭的遠景,給老太太家修理燈泡。 他是波士頓的修理工。 但其實很多室內鏡頭是在小鎮子上拍的,這樣能夠降低不少成本。 和那些喜歡摳細節的大導不一樣,郝運是一路窮過來的,他是能湊合的地方就湊合。他只在影響電影本身呈現效果的時候才會陷入糾結。 比如某一段演員的演技不夠,演員造型和環境不匹配,或者取景的光線不夠亮等等。 這個鏡頭里,郝運就像是一個背景板。 其實,通常情況下攝影師會讓畫面中更重要的主體處在焦內,被觀眾清晰看到,郝運刻意去讓自己做背景板,而主要拍老太太在更近的焦距打電話,主要是為了凸顯他在社會中的邊緣地位。 換燈泡、修水龍頭、通馬桶、丟垃圾、馬路鏟雪…… 他就是個修理勤雜工。 馬丁靴、牛仔褲、工裝外套,在搭配上有點雜亂油污的發型和胡子,沒有任何情緒的沉悶…… 郝運站到鏡頭里之后,他就已經成了李。 如果說鏡頭克制,那郝運的表演就屬于“收斂”。 他看起來像個面癱,但又不是真的往那一站什么都不做。 收斂和面癱不是一回事。 劇本中,客戶眼中的他不近人情,老板眼中他十分冷漠,路人眼中他渾身帶刺,警察眼中他走極端,從拔槍到扣動扳機,沒有絲毫猶豫,就是奔著死去的。 這些表演,全部都沒有一絲的歇斯底里。 郝運現在表演的就是這種。 第一場戲順順當當的拍完了,配角老太太本色出演,拍了幾次就聽到導演說ok了。 然后去隔壁和一個老頭對戲。 相比較上次郝運當背景板,這一次難度就上升起來了。 郝運自己ng自己。 他覺得自己演得還不夠到位,在和客戶的溝通中不夠冷漠。 這種冷漠不是吹胡子瞪眼。 而是一切都漠不關心。 喪到極致,渾身帶刺…… 男主因為自己的一時失誤,讓三個親生兒女被燒成焦炭,生活瞬間陷入絕望,自責,從那一刻起他的心永遠碎了,試過自殺,試過逃避,他嘗試了一切懲罰自己的方式,但最終再也沒有辦法跟自己的過去和解。 《海邊的曼徹斯特》講的其實不是一個救贖的故事。 如果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悲劇人物在自己的悲劇過去基礎上,得到心靈的救贖和拯救,那就流于俗套了。 人們都在說和過去和解,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過去和解”。 走不出去就是走不出去。 第二場戲拍了一整天,把配角小老頭都差點給整抑郁了。 他甚至不太能理解導演在糾結什么。 如果他能明白,也不至于一大把年紀都還只是個小配角了。 好在夜幕即將降臨的時候,郝運終于隱隱約約的把握住了想要的狀態,并且成功的拍好了這個鏡頭。 室內戲是燈爺的主場,光線想要什么樣的都有。 再晚拍完都沒關系。 另外,這種感覺很玄妙也很珍貴,郝運真希望自己是個精神分裂,那樣就可以把這份感覺加深到某種人格上面,這樣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讓他出來拍戲。 為了不破壞這份感覺,郝運晚上收工回去都沒和安小曦打電話。 只是發了信息,簡單的聊了幾句就結束了。 免得越聊越甜蜜,明天起來就很難再進入狀態了。 據說有的牛逼演員可以一秒鐘切換狀態,而且屬于非常極端的狀態。 至少郝運現在還做不到。 電影開拍之后,參加完劇本圍讀的演員們有些就可以各回各家了。 等到了拍攝的日子,會提前幾天通知。 圍繞在郝運身邊的工作人員也不太多,勉強夠用的水平。 拍了幾天零零散散的戲,郝運已經適應了這個海濱小鎮的氣候。 他收工的時候也會穿著拍戲的衣服在小鎮子上溜達。 白皚皚的雪、雪中搖曳的樹枝,藍白相間的天空和冰冷的海,海邊不時飛來飛去的海鷗。 冬日的小鎮,傳遞著令人難以想象的冰冷和寒冷。 走在曼徹斯特的街道,呼吸這里的空氣,看到這里的海,郝運終于算是徹底入戲了。 這個時候,他才敢拍比較重要的鏡頭。 首先迎來的就是他在警局里拔槍自殺的戲。 第948章 奪槍飲彈 《海邊的曼徹斯特》里頭難拍的戲非常多,其中有兩段戲屬于難度最高的。 一段是李和前妻的對話,郝運揣摩了很久,一會兒扮演李,一會兒扮演前妻,自己跟自己對戲,一次又一次的揣摩,才算研究的透徹了一些。 另一段就是警局里的這場戲了。 在孩子被大火吞噬后,男主李被請回警局問話。 那是個可怕的錯誤,但并不構成犯罪,于是警官立刻釋放了他。 然而,此時的李可能更需要監禁,用這種rou體上的懲罰換取心理上的解放。 他是一個被自責與悲傷綁架的人質,而法律上宣布的無罪,也同樣宣布著他的“無期”。 于是,李企圖奪槍自盡,也正是想釋放自己。 當他在警局毫不猶豫開槍的時候,不管子彈有沒有射出來,他都已經死了。 馮元征在劇本圍讀的時候沒接到通知,所以就沒有趕過來,此時要拍和他有關的戲份了,他也及時的趕到了海邊的曼徹斯特。 “麻煩你跑一趟……”郝運跟他客氣一下。 “快別這么說,你這是給我機會呢,我也算是打入好萊塢了?!瘪T元征還真就挺重視這次的機會。 不過他并沒有到好萊塢發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