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節
書迷正在閱讀:三國董卓大傳、南閥、魔帝穿書后變成了香噴噴cake、重回高一、美強慘大佬不干了[快穿]、重生異界之踏上巔峰、[海賊王同人] 一覺醒來香克斯又在和我道歉、新婚事后想跑路?卻被嬌妻拿捏了、陛下重生后對我窮追不舍、舊婚燕爾
也不缺少一些電影人和陸瑏劃清界限。 換做是一般人,在幕后一手cao控了“陸桑之死”的劇本,還不得在圍脖上發帖嘚瑟一下啊。 比如寫個“陸桑,家鄉的櫻花開了~”。 然而,郝運這兩天什么也沒發,就光是轉發《你的名字》相關的宣傳素材了。 就像是跟他一點關系都沒有一樣。 至少表面上也確實如此。 陸桑猛男落淚的時候,他人在洛杉磯。 有絕對的不在場證明。此時萊昂納多對他釋放善意,他也照單全收,只是半點也不提帶萊昂納多征戰奧斯卡影帝的事情。 拜托,他自己都不是影帝呢! 就算是把馮元征捧成了柏林影帝,可萊昂納多本身也是柏林影帝,早在1997年的第4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他就憑借《羅密歐與朱麗葉》拿到了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真要是有什么能夠拿獎的電影,比如《海邊的曼徹斯特》,郝運肯定自己上。 哪怕因為他是華人不給他發獎,他也不會隨便讓給萊昂納多。 除非加很多錢。 可惜,萊昂納多跟他聊了又聊,就是不提錢的事。 仔細想一想的話,《海邊的曼徹斯特》給萊昂納多演的話,他也未必演不了。 演出來的效果,還真有可能讓他提名一下奧斯卡。 當然,能不能拿獎就不知道了。 諾蘭和演員們都打了招呼聊了幾句,得知郝運帶了一些人手過來,他的眉頭皺得很厲害。 不過有他弟弟喬納森,還有湯姆·哈迪等人幫忙說話,而且也確實安排了工作,從履歷上看不出有什么不妥,他也就默許了這種行為。 只是希望郝運能夠管好他的人,不要對拍攝造成不好的影響。 這部“發生在夢境”的科幻大片,除了電腦特技完成的大量極為震撼的視覺場景,導演諾蘭更是拉上攝制團隊奔赴霓虹、英、法、摩洛哥、米果、加拿大六國進行實景拍攝,力圖以最為真實的世界增加故事的真實性。 只能說,很對得起他全球知名的“實拍狂魔”的名號。 作為和現如今好萊塢很多導演喜歡用特效來呈現效果的方式不同,諾蘭的很多作品中,實拍,是他一個最喜歡的展現方式。 嗯,也是燒錢的方式。 郝運得六百萬美元是劇組第二多的片酬,萊昂納多雖然多,但他是片酬 分紅的模式,其實1.6億的成本,真正花在演員身上的錢并不多。 全都被諾蘭拿去隨便燒了。 好萊塢這邊拍攝會更高效一些,一般是有誰的戲就通知誰提前到劇組拍攝,其他沒有什么事情的人可以不去。 不過,會有一些特訓任務,需要演員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參與特訓。 比如郝運飾演的“前哨者”亞瑟,有一個經典翻滾走廊場景設想,有很多反物理的鏡頭。 如果是郝運來拍的話,他肯定上綠幕。 把人吊起來用綠幕,幾乎不需要花費什么力氣就能把這場戲搞定。 而且也花不了幾個錢。 然而,諾蘭偏不,他花錢找人1:1制作了一個走廊道具。 并且為了能實現逼真的反轉效果,還制作了一個巨型“萬象環”裝置,靠機械轉動整個走廊道具,打算讓郝運在其內部完成鏡頭拍攝。 這個需要訓練,諾蘭會調整郝運的拍攝檔期,讓他有時間去英國參加訓練。 還有一場萊昂納多和艾倫·佩姬坐在街道水果店旁的爆炸場面,諾蘭也打算搞一場真實的爆炸。 似乎一點也不擔心萊昂納多跟著上天。 最開始的拍攝的戲,是在華納兄弟的攝影棚拍攝的,郝運其實只是萊昂納多的一個助手,著墨的地方并不多。 而且他的演技現在已經不是一般的rou,即便是和萊昂納多對戲,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萊昂納多拿不到影帝,肯定不能單純的把原因歸咎于奧斯卡不公正,也不完全是因為他運氣不好,每一次都遇到強勁對手。 他的表演顯然是存在一些問題的。 演戲沒什么壓力,郝運就能跟更多的去觀察諾蘭拍戲,觀察諾蘭劇組的運行。 嗯,肯定也不會放棄薅屬性。 不止是薅諾蘭,演員、攝影、美術、道具……只要能薅,他都會薅過來拍在身上。 這才是全方位的學習。 第916章 郝狗嫉妒我的才華! 郝運在華納的攝影棚拍戲的時候,國學大師季羨林去世了。 雖然郝運沒有拜訪過,卻也知道這位。 是個淵博而且有趣的人。 郝運對有些所謂的文化人不屑一顧,但是卻敬仰一些真正的文人和大師。 他看過季羨林的《牛棚雜憶》《病榻雜記》《東方文學史》《世界文化史知識》等等。 上學的時候也在語文課本里學過季羨林的文章。 不過,后來對這老頭印象深刻的,大概還是《清華園日記》。 同樣是寫日記的人,就感覺特別的親切。 我冒雨去圖書館看報,我的稿子還沒登出,媽的。 今天看清華女子附中籃球賽,說實話,看女人是去看大腿,附中女學生的大腿倍黑,我看了半場就回來了。 因為女生宿舍開放,特別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里。 上課真煩,上班真煩,考試真煩,論文真煩。 還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東西? 這就是大師的思想境界了。 人家不熱衷吹牛逼、圣化自己。 人家知道自己是個凡人,也很樂于做一個凡人。 所以,郝運也偶爾會去隔壁清華園看腿,季老看的附中肯定不能看,對年歲小的女生存覬覦之心太禽獸,所以郝運只能看大學生,一般都是失望而歸。 聽說北舞的最好看,可惜沒去看過。 沒想到,這樣一位老頑童樣的人就這樣去了,確實非常的遺憾。 郝運派人送了花圈去悼唁。 他打算從忙碌中抽出一些時間,去接觸一下這些真正的大師。 比如寫了《我與地壇》的史鐵生,還有拉著史鐵生去踢球的余華。 還有郭番和寧皓都很喜歡的科幻作家劉慈欣。 目前郝運的小說《火星救援》已經從米果火到了全世界,在華夏也是暢銷書,大家也都知道了legion是大群,而不是羅技,羅技是logitech。 然后華夏寫了《我的團長我的團》,還有《萬箭穿心》《戰長沙》《烈日灼心》的大群=寫了《火星救援》的legion=身兼數種本領的郝運。 他唯恐擔心別人不知道他是個精神病,就起了個叫大群的名字。 憑借他的這層身份,他不管是去拜訪史鐵生,還是去找余華劉慈欣,都不存在身份上的障礙。 如果有什么障礙的話,郝運就可以砸錢買三萬冊對方的作品捐給學校,刷成榜一大哥,那自然就可以隨便面基了。 更何況郝運本身就能薅屬性。 在娛樂圈,他雖然能薅到劇本屬性,但很少能薅到文筆屬性。 在文字功底方面,他比余華、史鐵生這些人是相差甚遠的。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郝運讀過很多遍,每一次都能讀到流淚的地步,算是對他影響最深遠的文章之一。 到時候帶點禮物,或者提供一些幫助,換取薅屬性的機會。 也算是公平交易。 在洛杉磯拍攝的時候,郝運不見得每天都有戲。 他肯定不會一直等在酒店,或者待在片場偷學諾蘭的導演手法。 郝運已經過了單純靠模仿來拍片的時期了。 現階段,他更多的是將學來的東西融會貫通,逐漸形成自己的“道”。 諾蘭怎么拍片,隨便看看就得了。 反正能薅到屬性,可以拍身上慢慢體會。 所以,郝運在米果這邊也是各種忙碌,他有時候會去各大書店挑選一些書籍。 很多外文沒有翻譯的書,他現在也能看得懂。 有電影相關的,也有法學相關的。 甚至會拿一些文學類的原版書籍買回去看看。 小的時候郝運特別喜歡看書,奈何身處農村家里又窮,就連看書也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他會去鄰居家借閱,會去學校老師家掃蕩。 更多的是厚著臉皮站在書店或者書攤前邊,拿起書從頭開始翻。 他長得好看,擺攤的大媽也不趕他。 很多課外閱讀都是這么來的。 現在有錢了,窮人乍富,就很難控制自己的購書欲望。 香江和申城的房子目前還沒有搞,但是首都和橫店的房子都有很大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