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節
書迷正在閱讀:三國董卓大傳、南閥、魔帝穿書后變成了香噴噴cake、重回高一、美強慘大佬不干了[快穿]、重生異界之踏上巔峰、[海賊王同人] 一覺醒來香克斯又在和我道歉、新婚事后想跑路?卻被嬌妻拿捏了、陛下重生后對我窮追不舍、舊婚燕爾
兩人暫時只能夠電話聊天了。 安小曦那邊的進度郝運干涉不到,馬大缸拍戲還是很有一手的。 這次的《唐山大地震》也是大制作。 光是搭景就花了不少錢。 方圓1公里大小的唐山大地震影視基地,前后花費三個半月搭建完成,搜尋了很多70年代的生活道具,總耗資接近1000萬元。 而后,通過“地震”的方式,再毀掉這些東西。 而郝運的《桃姐》總投資才只有一千萬,實際上,連郝運的片酬都付不起。 所以,郝運是零片酬出演這部電影。 投資方面,安好影視和黑豆傳媒各占20%,剩下的六百萬全都被影皇包圓。 影皇不僅投了60%的資金,還為電影贊助了豪宅、車子,楊老板甚至親自出面,請了不少香江圈的大咖到電影里客串。 其實,影皇本來是希望由葉德閑來出演桃姐這個角色。 在《逃學威龍2》里面,她與周星星、吳孟達的對手戲非常精彩,打造了不少名梗。 《新少林五祖》中,她飾演暗器高手——“千手觀音”朱小倩。也是一個幽默機智、聰明狡猾,非常疼愛女兒的小氣母親。 不得不說,葉德嫻年紀越大,演技越好,她中年時候,特別擅長演這些市井婦女、小氣大媽。 “桃姐”這個角色給她,說不定真的比鄭佩佩演的好。 奈何,郝運覺得她“不配”,拒絕替她做配。 是的,《桃姐》的真正一番是“桃姐”,郝運都可以說是為“桃姐”做配。 只是郝運混跡香江娛樂圈多年,對葉德閑也有不少了解,在一些公開場合也碰到過,尤其是在郝運還沒有成名的那兩年,能夠明顯感覺到這老女人對內地人的不屑。 郝運這個人也不是多小氣。 好吧,他確實有點小氣,當初的冷淡他記在心里,哪怕這人很適合角色,他也是萬萬不會妥協的。 更何況,這種冷淡是對內地人的高高在上。 影皇那邊也沒辦法。 他們根本沒有能夠拿捏郝運的資本,郝運說不行那就只能不行。 至于隨丈夫移民落了米果籍的鄭佩佩。 在接受《非常道》采訪的時候,談了自己的“反各命”出身,表示“我比工農兵孩子更工農兵,一生都以做中國人自豪”。 這樣的明確表態,就比較能讓人接受。 而且,郝運和這人是接觸過幾次的,相處的還比較舒服。 郝運拒絕影皇不僅僅是拒絕葉德閑。 黃丘生他也拒絕了。 他確實和黃丘生合作過,而且不止合作過一次,但是有些人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以前沒辦法,恰飯就要有恰飯的態度。 現在他rou起來了,到香江這邊也是王者歸來,很多事情就可以做的很任性。 影皇那邊不僅沒有意見,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不愧是國際大導,果然是有個性。 這部電影拍起來還算比較簡單。 香江的幫傭傳統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已經逐漸消失。 遍地的養老院住著或被放棄,或被遺忘的拓荒一代。 作為最早一批的建設者,他們造就了這個寸土寸金的香江,卻只能在遺忘中逐漸腐爛消失。桃姐作為他們中的一員既是幸運也是不幸的。 她沒有子嗣,在梁家幾十年如一日,隨著年齡逐漸增大,即使有些力不從心也依然勤勤懇懇。 少爺羅杰忙于工作,三四十歲依然獨身,也早已習慣了桃姐的照顧。 如果不是那個中風的下午,他可能意識不到桃姐也會衰老,曾燒得一手好菜,如今卻拿不動鍋勺。 故事放棄了煽情的手段,以極冷靜,堅決不肯往前多走一步的態度來表現這一段旅程。 冷靜和克制是郝運多次和演員、副導演討論的東西。 為了能夠演好“桃姐”這個角色,鄭佩佩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她的演技其實也不差,年輕的時候屬于花瓶,隨著歲月的沉淀,現在也是妥妥的演技派。 雖然不能做到大部分鏡頭一次過,但至少三五次肯定能讓郝運滿意。 而且她經歷過港片的輝煌年代,抗壓能力非常強。 一大把年紀,一天拍十六個小時都不帶有怨言的。 郝運在研究劇本的過程中,對劇本和角色都有了極其深入的了解。 演得比鄭佩佩還要好。 所以,兩人的表演可以說是“快刀斬亂麻”似的順暢。 原定50天的檔期,感覺40~45天就能完成。 郝運二十來歲的年紀,演一個三四十歲(郝運的設定是36歲)的中年,其實也蠻有挑戰性的。 稍微改了一點膚色,蓄了一點胡子,還把頭發給挑染了,弄成了有點少白頭的樣式,平添了好幾分滄桑。 當然,外形只是輔助,最終還是要看表演。 受王順溜和《hello!樹先生》的影響,郝運這次換了一種風格進行表演。 一個專業的演員所追求的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讓觀眾察覺不出他在表演,把自己完全變成了角色本人,也就是傳說中的——紀錄片式的表演。 郝運吃住都在羅杰的家里,他走路、吃飯,甚至呼吸,都在用羅杰這個中年人的方式進行。 簡直就是王順溜附體。 經常是下了戲之后,郝運都覺得自己就是羅杰。 他和鄭佩佩坐在客廳里整理東西,無意間看到一些桃姐保留的老物件,很多都是和羅杰有關的,桃姐不舍得扔,當做紀念品一樣收藏著。 當拿出一根絲巾的時候,郝運笑不出來了。 他沉默了,小心翼翼地把絲巾折疊好。 副導演韓巖屏住呼吸看著這一幕,這個時候郝運沒有臺詞,而且面無表情。 此時郝運呈現出來的狀態其實是最準確的表演,一講話這個氣氛就不對了,哪怕是多一個表情,也是多余的。 韓巖喊ok之后,郝運還坐在那里不動彈。 其他人也不敢打擾他。 過了好大一會,郝運才走到監視器后邊去看效果。 效果自然是超乎尋常的好。 這部電影必然會拿獎,就是不知道他和鄭佩佩誰拿的多。 然后,郝運覺得《桃姐》可以這樣演。 但是《海邊的曼徹斯特》絕對不能這樣演,因為真的有可能走火入魔。 兩個劇本的“治愈”效果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 到了三月底,《桃姐》順順當當的完成了殺青,而郝運在拍攝的間隙,也把《hello!樹先生》剪輯完了。 這個時候,安小曦的《唐山大地震》都還沒有拍完。 第891章 郝運學長! 郝運回到首都,提交了《“計算機犯罪”的興起與法律的滯后性》論文,作為自己的研究生畢業論文。 他的碩士研究生七月份畢業。 接下來就是九月份開始博士研究生的人生。 《“計算機犯罪”的興起與法律的滯后性》這篇系統獎勵的論文,是郝運早期拿到的論文。 課題很大,論述卻非常淺。 這幾年,在陳星良的指導下,郝運深化了很多,車皓師兄也幫了不少忙。 研究生期間,他還發表了論文《精神病辯護制度研究——基于美國精神病辯護制度的思考》《網絡參與行為刑事歸責的“風險犯”模式及其反思》《預防和懲治計算機犯罪的法律建構》三篇論文。 加上這個畢業論文,已經有四篇論文了。 而且都是c刊或者北核論文,含金量比一些博士生寫的論文都要高。 當然,c刊上也不缺少垃圾。 寫論文對現在的郝運來說已經簡單到如同喝水吃飯。 他前段時間受《北電學報》邀請,還寫了一篇《hello!樹先生》的論文給過去。 不是系統獎勵的論文,就是他自己寫的。 質量并不比系統給的影視論文差多少。 郝運以為陳星良會把他寫好的論文帶回去看,畢竟好幾萬字。 沒想到他就那么翻開看了。 也沒說讓郝運離開,偶爾還會問幾個問題,郝運只好在他辦公室里等著。 這種時間非常寶貴,自然不可能浪費。 所以郝運拿出另一篇論文,也就是計算機四級獎勵的《網絡時代的刑法理念——以刑法的謙抑性為中心》,開始在稿件上用筆進行修改。 這篇論文的質量非常高。 堪稱系統獎勵論文里的no.1,所以郝運一時半會還不想給陳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