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書迷正在閱讀:你是我的心上情、這個影帝只想考證、三國董卓大傳、南閥、魔帝穿書后變成了香噴噴cake、重回高一、美強慘大佬不干了[快穿]、重生異界之踏上巔峰、[海賊王同人] 一覺醒來香克斯又在和我道歉、新婚事后想跑路?卻被嬌妻拿捏了
最后,姜淮發現了一個打發時間的好辦法,看書。 只是安遠府的藏書實在是不多,而內容也比較的枯燥無味,姜淮想看的小說非常的少,頂多就是有些游記類的書,寫得還是很文縐縐的,看一句,腦內翻譯一句,開始實在無聊的時候,姜淮還能堅持看下去,甚至按照游記的說法畫圖,可看到后面,姜淮就看不下去了,因為這游記看得他仿佛在看各地地圖似的。 反倒是蕭靖昭很喜歡看這些游記,姜淮就將搜集來的游記都給蕭靖昭了,自己冥思苦想,然后去找了一些說書人,讓他們給自己寫點打發時間的小說看。 本來姜淮是想找讀書人的,可在大周,能讀書識字的人,哪個不是想著為朝廷做事,如果姜淮想讓他們寫的不是小說都還好,可小說,在這些人看來并不是什么正經事,尤其是姜淮給出的案例更是讓他們覺得有些荒謬,自然都是婉拒了。 如果姜淮用權勢強行逼著他們來寫,當然也是可以的,只不過姜淮清楚,以他們這不情不愿的態度,必然是不會去認真研究如何寫小說,更別說寫出讓他覺得好看的小說。 因為在現代,姜淮看的小說數不勝數,眼光自然也被拔高了,如果對方用心寫,或許靠著點古代的風格,加上兩個世界不同的腦回路,多少還能吸引點姜淮的注意力,可要是不用心,那寫出來的內容就慘不忍睹了。 對方要是磨洋工,那浪費的也只是姜淮的精力和時間,而且誰知道這些人有沒有寫小說的天賦呢,與其找這種不愿意合作的,不如去找一些有天賦的,還愿意合作的。 而說書人就進入了姜淮的視野,能說書,也基本就會識文斷字了,哪怕學得粗淺,但姜淮想看的小說也不要求對方用詞如何講究,能將故事說明白就夠了。 而說書人講了這么多年的故事,能被舉薦到姜淮面前,也自然是有足夠的天賦,畢竟一般的故事,說書人不可能是照著書就這么念,需要重新整理一番,講出來才能足夠吸引茶客。 而這種整理,也相當于是在鍛煉他們寫小說的能力了,最主要是,這些說書人很聽話,知道姜淮想看什么后,就會照著姜淮的需求來編故事。 其實這種自己知曉大致劇情的故事聽起來還是會有些無聊,但是姜淮也沒有辦法,他如果直接讓說書人自由發揮,那對方講的就是符合大周風味的故事,雖然還行,但是不太符合姜淮的喜好。 而他這邊給不一份大綱,讓對方照著填充編寫,哪怕文筆細節可能不太符合要求,走向自己也清楚,可也是鍛煉一下這些說書人,這樣對方才能進步,后續才可能獨自編寫出符合姜淮喜好的故事。 姜淮不會低估這些說書人的能力,但同樣也不會過于高看他們,認為他們無須學習。 剛開始的故事,姜淮本意是想著讓說書人練習一下,考慮到對方的接受能力,寫了個仙俠故事大綱,沒想到說書人對于神仙神話什么的了解甚深,根據他給出的大綱編出來的故事也是奇妙無比。 盡管因為大綱內容姜淮自身也清楚,可骨架上填充的血rou無比鮮活,聽得姜淮很是投入,而這個故事在姜淮聽完后,為了不浪費這個故事,甚至直接印成書賣了出去。 不過因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讀書識字,小說在安遠府并沒有賣多少,更多的還是召集了一些說書人,將故事賣出去,然后讓整個故事在安遠府傳開了,成為安遠府最為火爆的故事。 畢竟以往講述的大多是一些演義故事,或者一些簡短的神話傳說,哪里有這種節奏輕快,格外吸引人的仙俠故事。 因為故事過于火爆,甚至還有一些外地的說書人,成群結隊隊地來安遠府買書,畢竟印出來的那部分書,一些是在安遠府本地售賣,而另一部分則是到京都去了,他們想買都買不到,只能來安遠府賣了。 而都到了安遠府,自然不能光買書,也得聽一聽同行的說書能力,而這一聽,就讓他們知道這故事的靈感其實是出自姜淮之手,而姜淮還在找人給他寫故事解悶。 這倒不是重點,重點是姜淮似乎有不少靈感,但是因為手下的說書人不夠多,或者說有能力的說書人不夠,所以不得不再找說書人來做事。 其實事情會這樣發展,也只能怪姜淮看書的速度太快了,姜淮本以為寫出一本來,能讓他多解悶一會,起碼可以翻來覆去地看個好幾遍,可看書加聽說書,聽個三四遍了,人也有點膩味了。 可在他看書兼聽書的過程中,第二個故事還沒有寫出來,哪怕用的寫字比較快的炭筆,可一個故事想要寫出來,本身就不容易,更何況文字也不能過于直白,毫無美意,寫起來速度就更慢了。 眼看著自己很快就要斷糧,甚至之后可能時不時地都要斷糧,姜淮才想著再招一些說書人,只是安遠府本地的說書人都快被他一網打盡了,姜淮都以為自己是要去找一些讀書人了,沒想到這外地的說書人就來了,甚至主動登門。 這么多說書人來,姜淮自然不肯放過,只是這些人不可能一直待在安遠府給他寫文,哪怕對方是想寫,可要一直待在安遠府,這些人的事業也就徹底沒了,所以姜淮思前想后,將這些人直接簽在了書坊,讓他們簽約后,問清各自能寫的內容,把多出的那些腦洞都給了出去,定好了交稿的時間。 這么一來,姜淮一下子就多了許多個給他寫故事的人,當然,書坊也跟著開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