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連高傒都不得不感嘆她一句處事高明了。 灃都丞這個位置, 說好做也不好做,政務倒不怎么艱難,循規蹈矩即可,就是雜事冗余, 繁復難纏, 整天和大大小小的王庭大夫接觸,不多長幾個心眼還真搞不定。 這樣的職位,卻恰好給了酈壬臣調查事情的機會,幾個月下來,灃都幾乎所有大夫們的底細都被她摸了個清楚。 關于當年那件案子的真相,也呼之欲出。 木秀于林, 風必摧之,歸氏的覆滅不僅僅是高傒一人所為, 當年歸氏勢弱,有無數人盼著它倒下,好瓜分那巨大的權力果實。高傒善于收買人心,于是多數人就站在了高氏這一邊。 從悄悄放任瘟疫橫行灃都,到歸母染病,再到歸氏府邸發現深埋的巫蠱,再到兄長被栽贓身懷不軌的帛書,最后以至于父親下獄,全族抄沒! 墻倒眾人推,鼓破萬人捶,那些等著瓜分果實的人和高氏里外配合,天衣無縫,這一環扣一環的設計與陰謀,宛如摧枯拉朽一般,將歸氏拖入了深淵 酈壬臣一個一個記下了這里面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她都查得清清楚楚。 白天,她與他們虛與委蛇、談笑自如,晚上,夜深人靜之時,她一個人念著父母族人的音容,算著那些人的死期該在何時! 她還要繼續往上走,一直往上走,權力才是政斗最大的資本,正義則是緊隨其后的產物。 她尚且還沒搞清楚高傒將她調到灃都來的目的,總不會真的只是做個灃都丞吧? 她每個月都會秘密向高傒匯報一些事情,她相信高傒應該不止培養了一個像她這樣的爪牙,王庭里,王宮中,恐怕到處都是,她不敢掉以輕心。 不過酈壬臣有自信,她應當是所有爪牙中最好用的那一個。雖然高傒對她的疑心還沒有完全消除,但已經漸漸開始讓她了解一些高氏內部的事情了。 直到第二季度各郡的稅務匯總上來,她終于有點明白自己這個灃都丞是要用在何處了。 漢國的稅務,簡直漏洞百出!尤其是灃都的府帑,已虧空巨億! 只有她親自處理過這一塊的政事才能體會到賬面的荒唐。而之前負責這一塊事務的王廷大夫,正是高傒的寶貝獨子高封。 酈壬臣心中一笑,貌似一切都說得通了? 漢國的國庫共有六處,分別是少府庫,灃都府帑,中尚府庫,臧庫,省中府庫。其中少府庫是專用于王室的錢財,唯有漢王能調用,其他的五個國庫則用于各個方面的政務。 而其中之一的灃都府帑,賬面上顯示本應有一匱金(黃金萬斤為一匱)、萬匹帛、十萬粟米、百萬錢等等物品。而實際上核算過第二季度各郡稅額之后,根本沒有這么多,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酈壬臣趕緊叫來掌管這一塊事務的算吏盤問,結果所有人都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問來問去,只能確認一件事,那便是這樣的漏洞不是從今年才開始的,而是經年累月,早已有之。 她忽然想起了前幾個月進王宮謝恩的時候,漢王貌似提及了這件事,那時候她還不明白京兆尹那群人為何都緊張的不知所措,現在總算明白了。 看來漢王也是知道這件事的,只不過裝作不大了解的樣子。 原屬于國家府庫的錢財怎么會連年虧損? 當然因為貪污! 酈壬臣鎮定下心神,理了理這件事的緣由。 首先,能貪這么多,一定不是某個人所能造成的,那一定是數目龐大的一群人,趴在國家的骨頭上吸血抽髓。 其次,能貪這么久還相安無事,那說明這些人背后一定有高氏的保護,最起碼高傒不會不知道,甚至可以說,高氏也是理所當然參與其中的。 最后,漢王也一定早知道此事,只不過她那邊人少力薄,手里的勢力不強,在扳倒高氏之前,也不好暴露實力,心有余而力不足,沒法處理。 理清了這些思路,她大概猜出高傒希望自己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了,無非兩點: 要么就是幫助高傒,繼續隱瞞。做賬是個技術活,但高封的腦子顯然無法勝任,連續一年做的稀爛,那高傒只好再派一個人替高封善后,這個人就是酈壬臣,需要用她的聰明才智讓賬面更好看,拆東墻補西墻,能撐一時是一時,叫灃都的經濟賬不至于爛在眼前,此為下策; 要么就是利用這件事,幫助高傒,動什么令他礙眼的人,此為上策。 至于高傒到底是考慮的哪一種,只有親自問他才清楚。 作為一個合格的爪牙,酈壬臣立馬去找了高傒,當然她是不可能直接去相國府邸投拜帖的,那就太顯眼了。 灃都的禮制森嚴,不僅體現在官階尊卑上,還滲透進生活的方方面面,九卿及以上的大夫才能住進內城、修建五架進深的府邸,而其他的大夫只能住在外城、蓋三架規模以下的宅院,這都是明明白白規定在《漢制》中的。 辦公地點也分成內外兩部分,如無召喚,外城官員和百姓不得進入內城,更不可能進入王宮。 高傒是個謹慎的人,他不可能叫酈壬臣沒事干天天往內城跑,來見自己,所以他們每次傳遞消息要么通過書信,要么就在外城見面。 這次的事情可能確實比較重大,高傒借故來到外城視察,順便在一個隱蔽的地點來見酈壬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