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今日要討論的國事不多,且都很常規,只有一件比較特殊,來自外邦:老齊王薨逝的消息傳了過來。 根據齊國使臣的說法,老齊王薨逝在一個月前,將舉辦隆重的葬禮,從齊國至漢國路途遙遠,因此時隔一個月才把消息傳到漢國來。 友邦國君薨逝,漢國自然要有所表示,劉樞便安排典屬國照章辦事,準備相應的慰問禮物和悼文送去。 此類循規蹈矩的政事,劉樞已經完全能應付自如了,相國也無從干涉。 兩個時辰過去,枯燥的殿會終于告一段落,群臣拜退的時候,上面傳來一聲: 酈卿留下。 年輕的君王照例發聲,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漢王常留酈壬臣單獨敘話。酈壬臣也不知不覺成了御前新進的紅人。 殿會后劉樞換了衣裳,要去靶場轉轉,冬日的暖陽照耀在皚皚白雪上,君臣二人一面散步一面談著事情。 齊王薨逝,此事酈卿怎么看? 酈壬臣道:在臣離開齊國之前,齊王便已病重,不幸薨逝也在情理之中。想來現在天下諸國都已知曉這個消息,正在派人前往齊國吊唁呢。 劉樞一笑,若寡人只想知道這么淺顯的事情,就不會單獨問你了。 她回身瞟了一眼落后自己半步的酈客卿,你生于齊國,長于齊國,就不知道一些其它的事情嗎? 其他的事情? 還是說,這些事你只會告知相國,而不會與寡人說? 這冷不丁的一句敲打,嚇的酈壬臣雙手一抖,王上贖罪,臣對您從來都是知無不言! 這是酈壬臣少有的真心話,但漢王又能相信她幾分呢? 劉樞聽后只淡淡的道了一句:哦,這樣么。那不妨講講看? 此時靶場上的中郎將正在訓練羽林衛士,軍號嘹亮,隊列整齊,符韜見漢王一行人緩緩走來,又見酈壬臣一副小心翼翼地樣子,趕緊迎上去行禮。 不知王上駕到,微臣有失遠迎! 劉樞有些好笑的看看符韜,哪能看不透他的心思,怎么,中郎將又來英雄救美了? 這話把符韜整個了個大臉紅,去看酈壬臣。 酈壬臣像壓根沒看到一樣,想了想,接著回答劉樞的問題: 齊王生性多疑,膝下二子一女,其中公子欒個性張揚,頗受齊王寵愛,然久不得立嗣。近來齊國才立長公子臼為太子,太子勢弱,國基不穩。因此臣以為,此番齊王突然薨逝,必會掀起一波宗室混亂。 劉樞聽后點點頭,推理道:齊國乃東方大國,震懾諸侯,若國內混亂,免不得天下也要跟著sao動一陣子。 酈壬臣俯首道:王上所言甚是。 劉樞轉頭問符韜:子沖,你覺得這次當遣誰去替寡人吊唁好呢? 符韜道:以國中的形勢,恐怕只有高氏的資格 這諫言可真夠傻的。 王上,不可!酈壬臣急著打斷他道:高氏不可遣。臣以為安侯與樂侯皆為王叔,雖年紀老邁,但仍舊代表漢國宗親,王上可派其中一侯前往齊國替您吊唁。 劉樞瞧她一眼,覺得頗有意思,若酈壬臣是相國死心塌地的門客,又何必否定符韜的提議呢。 漢王又瞪一眼符韜,子沖,除了天天練武,你也多讀點書吧。 符韜瞬間蔫了,唯。 好啦,此事明日再議,寡人腦筋累了,你們陪寡人練練弓法吧。劉樞活動著筋骨,褪下披風,信步走到靶場中央。 宮人為她奉上檀弓,草垛編織的紅心靶子立在百步之外,符韜與酈壬臣一左一右站在兩側,羽林衛士們則不遠不近的排成兩列。 隨著咻咻咻三聲飛箭而過,羽林衛士們歡聲雷動,很是捧場,顯然是漢王射中了。 側目一看,符韜也射中了,唯酈壬臣的靶子上空空如也,不僅沒射中紅心,反而給射脫靶了。 劉樞一笑,無妨,再來。 又是三聲箭響而過,士兵們又一次熱烈歡呼,結果則依然是: 漢王射中,符韜射中,酈壬臣脫靶。 兩人同時意外的朝酈壬臣望去,把酈壬臣瞅的一陣尷尬,她不好意思的道:小人弓術不精,少時不曾學過,還請王上恕罪。 說完這一句,酈壬臣默默垂下頭,沒有暴露任何破綻。想她一個黔首出身的下士,怎么可能君子六藝樣樣精通呢,必要時得露出一點粗笨才說得過去啊。 劉樞果然沒有懷疑,點點頭,寬和的笑笑,這有什么,治國之才,在于胸中乾坤,又不在弓馬之上,只是娛樂罷了,酈卿不必覺得不好意思。 酈壬臣抬起頭來,看見了劉樞疏朗的笑容,心下一軟,她沒想到漢王樞還有如此和煦的一面,看來君王也不總是板著一張臉嘛,這么一想,緊張的心情也消散了大半。 然而劉樞下一句又是叫她猝不及防,只見漢王大手一揮,弓術并不難,多練練就好了,來,子沖,你教教她。 喏! 符韜大踏步上前,酈壬臣下意識的朝后瑟縮半步,硬著頭皮道:臣謝過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