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我自然知道。卓寮不客氣的說:再換一個代理市賈便好了嘛。 她叫人取來筆墨竹簡,快速寫了幾行字,算作對這件插曲的處置,交給門童,吩咐家仆帶著她的這份決議返回鄢邑去。 酈壬臣聽見她的命令中有鄢邑這兩個字,心中劃過一絲留意,那是驚所在的城邑,但她沒有機會問出口,因為卓寮已經拉她去釣魚了。 * * * 偏廳外的池水緩緩地流動,表明這是一池活水,前后不知連著哪條貫穿鄭國的河流。一個時辰過去了,酈壬臣陪著卓寮坐在池邊一動不動,專心垂釣,她們都是水平高超的釣手,都有著常人所不具備的耐性。 兩人身邊各放著一個小木桶,桶中都裝著十幾條釣上來的小魚。 落日透過樹杈投射下來,在池中映出金色的光輝,卓寮的心情似乎已完全平復了,語調又恢復了平時的高亢而清亮,少卿可知我在天下各國有多少家代理商鋪產業嗎? 酈壬臣手握釣竿,想了想,我猜測少說也得百余家吧。 卓寮笑笑,統共是二百六十三家呢。 酈壬臣吃了一驚,就聽卓寮繼續數道:這些產業中,數鄭國最多,雖然鄭國面積狹小,但足有七十三家,齊國幅員遼闊,有五十五家,楚國國土更大,但奈何荊人不喜中原文化,十幾年來我也只發展了四十七家,申、陳、蔡合計五十家,鄖國地勢偏遠,山路險阻,難以通商,經營多年,也只得三十八家 酈壬臣腦筋靈活,卓寮這么一數完,她已經算出了總數,總共就是二百六十三家沒錯,不過這也說明了一件事,她默道: 漢國,竟一家也沒有。 這叫她愈發好奇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不過她暫時壓下了自己的疑問,開始從卓寮的角度思考她為什么要和自己講這些,卓寮是不會白白與她閑扯這些事的人。 過了一會兒,酈壬臣問:怎會需要如此之多呢?以您對產業的管理才能和熟悉程度,恐怕無需如此之多的代理商賈吧? 卓寮側眼瞟她一眼,贊賞她的機敏,不禁大笑起來,少卿果然非一般人也!一點就通。 她扶著魚竿道:尋常人聽到我方才那一番話,只會吹捧我的生意做的多么繁茂,夸贊我的產業如何覆蓋天下,仰慕我的資財多么令人驚嘆。 卓寮扭頭看向酈壬臣,道:可是,唯有少卿問出怎會如此之多的問題,看來您也對此抱有憂慮吧 她的聲音突然低了下去,正與我一樣呢。 酈壬臣說中了卓寮的心事,就問:那您為何既不停下來,也不精簡呢? 談何容易啊。卓寮失笑,若此事容易辦,我怎么還會來問您這樣聰明絕頂的稷下名士呢? 在動蕩的天下中,有實力的商人也需要供養學士來為自己出謀劃策,酈壬臣默默思量著這件事的輕重,要不要卷入卓寮的事情里呢? 只是幾瞬間,她便打定主意了,她認為這也許是一個尚佳的突破口來與卓寮實現一次各取所需的交換。卓寮需要的是她的才智和判斷力,而她只需要知道關于漢國的事情。 這時,酈壬臣的魚竿抖動了一下,她立即提起來,釣上一條肥美的鯉魚,她將魚取下鉤子,放進身側的水桶里,又將誘餌纏在鉤子上,重新甩鉤下去,魚線緩緩沉入池水中,整個過程不慌不忙。 她同時也在借機思考,酈壬臣盯著筆直的魚竿,直到魚線在水下完全舒展開來,她也思考的差不多了,才出聲說: 在下斗膽先提一段往事,自十九年前的狹陘關戰役失守以來,鄭國便失去了一道好不容易得來的屏障,從那以后,鄭國便越來越倚重貿易商業作為一國支柱,而非軍事或者農桑,這便是鄭國的國情。以您在鄭國商賈中的尊崇地位,想做任何事都不會太難的,若連您也不能隨心所欲的削減自己的產業代理處 她停頓了一下,道:請允許我放膽猜測,這癥結恐怕只能出自于王庭內了,這是令您頭疼的事情。 卓寮也釣上一條魚來,她一邊整理魚線,一邊感慨酈壬臣分析事情的獨到眼光。雖然她們只有一日相處,但卓寮感覺酈壬臣沉穩的不像一個二十一歲的年輕人。 她沖酈壬臣笑道:說的不錯。這生意做的太大啊,便不完全是自己的生意了。 尤其是在鄭國。酈壬臣在心里替她補充。 如果某個行業成為了一個國家的支柱,那么它便不再可能被某人私有了,這是一條放在四海皆準的鐵律。 卓寮問:那么,少卿的解決之策在哪里呢? 酈壬臣望著魚竿,問題出在王庭,解決之道也只能在王庭了。也許我們可以先看看鄭王廷中都是些什么人,再做判斷。 卓寮驚訝道:難道少卿想直接覲見鄭國王室嗎?或者是鄭伯本人? 鄭國只有六百乘兵車,按照天下禮制的劃分,達不到王國與公國的水平,所以為伯國,與鄖國等列。雖然它只是個伯國,但完全是一個獨立的國度,與其他王國和公國平起平坐。出于對其的尊敬,依然管它的朝廷叫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