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范卓公將手中酒一飲而盡,放下金杯,沖她擺擺手道:嗐,方才是誰說叫我別客氣的?怎么您還叫我范卓公呢? 這酈壬臣意識到這女人直接跳過了她想問的主要問題。同時,她也看到了這個闊綽的女人竟然有一雙飽經風霜的手,粗硬,褶皺,仿佛是多年前被重活蹂躪的痕跡。 這令她想到了流傳在坊間的那些關于范卓公的傳奇般的事跡 不等她回話,范卓公就自顧自的繼續道:想必您之前也有所耳聞我那不值一提的經歷,我本是蔡國人,本名卓寮,兒時也算讀過幾本書,還未起過字號,便從了商 酈壬臣聽她的意思,沒有字號可不好稱呼,范卓公該不會是想叫她直呼其名吧?那可使不得。 于是酈壬臣先一步說:既如此,那在下便稱您為卓君吧,請萬萬不要推辭。 啊那也好。卓寮點點頭,應下來。 她低頭望著滿桌子的好菜,拈起一雙銀筷子,咱們別墨跡啦,快吃菜,飯要涼了。 她明白酈壬臣奔波了這許多天,一定餓狠了,就不再多話,省去一切不必要的應酬禮節,專心吃飯。她怕酈壬臣不好意思,就自己先吃起來,也沒說要再祝酒。 酈壬臣很感念這份無形的體貼,一邊吃飯一邊考慮一些問題。 她這次帶著姜于的錦書來投奔卓寮,本來只想暫時歇歇腳,但是見識到卓寮后,覺得她是個頗有意思的人,甚至比那傳聞中的還有意思。 兩人吃飽了飯,卓寮跳過了飲茶寒暄的步驟,率先提出來:就請少卿足下先去后院歇息吧,我已命人收拾了兩間屋子出來,都燃好了地龍,暖和極了,請您在此安安心心睡一夜。我還有些公事要辦,您有什么事呢,待明早再議,可好? 酈壬臣自然要說好,卓寮真是很會照應人的感受,這番話無異于安排到人心坎上了,從齊國一路坎坷過來,她早就累的骨頭快散架了。 范卓公邸的仆人做事很利索,正如他們主人的氣質一樣。酈壬臣和田姬很快就被引到了一件無人打攪的廂房中,房中有兩個隔間,田姬睡在外屋,她睡在里屋,屋子里果然很暖和,熱氣熏得人昏昏欲睡,田姬早累慘了,天還沒黑,她就已睡著了。 酈壬臣雖然也身體疲倦,卻沒那么早睡,她看了看廂房木架上的竹簡,發覺竟都是些齊國稷下學宮里常常流通的書。 顯然,像范卓公那樣的人是不會讀這些書的,那么這些書籍出現在這個廂房里只有一個解釋了這些都是專門為酈壬臣準備的。 酈壬臣再次感嘆卓寮高超的待客之法。 她抽出一卷《九方輿圖國志》,翻到《鄭志》那一章,竹簡嶄新,一看就是此前沒人動過的,也不知道范卓公是怎么安排手下在短短一個時辰里找到這些書籍,又放在此處的,也算煞費苦心了。 她開始讀起來,讀了幾句,又想寫點什么,便把這卷竹簡放回原位,然后從自己包裹中取出自帶的那卷《九國方輿圖志》,取過香爐旁的硯臺與毛筆,研好墨,開始圈點勾畫。 她回憶自己這一路上的見聞和體悟,寫下批注,不知不覺天色便深了。酈壬臣點起燭燈,繼續讀、寫。 這廂房里的燈具用的是市面上流行的那種簋形燈,青銅制的,終于不再是黃金了,因為黃金不耐熱,做不得燈具。 簋形燈的好處是樣式美觀,燭光明亮,壞處是費燈油。酈壬臣在齊國時,只舍得用那種上下分層的橢形燈,名叫省油燈,雖然不大明亮,但節約油錢。 院里響起敲梆的聲音,戌時到了。酈壬臣覺得很困,若在平時,她還要再讀一個多時辰的書才歇的,今日且早早放下。 她躺進松軟的蠶絲錦被中,吹了燈,四周陷入黑暗,腦海中浮現出這段時間經歷的驚險時刻,一幕幕走馬燈似的略過,最后定格在一個女人身上。 卓寮。 在坊間,關于鄭國首富范卓公的新聞總是不絕于耳,正如她自己所說,她生長于蔡國,少時也讀書,可能是由于學途無望又家境微寒的緣故,最后便棄學從商,做起了生意。 卓寮一開始在蔡國境內兜售手工商品,而后輾轉九國,傾銷貨物,建立關系,最后在鄭國的范城做大,發家致富,成為舉世聞名的貿易商,是以世人都尊稱她一聲范卓公。 這當然是過譽的光環,因為通常只有各國王室或者重臣才會被賜以某公的爵位,雖然鄭國對這些事情規定的不那么嚴格,但能夠隨隨便便被尊稱為某某公的商人,也僅有卓寮一人而已。 作為一個賈人能有這等榮譽,放眼天下都是獨一份的殊榮。 酈壬臣盤算著這些半真半假的信息,很* 快便睡著了。 第38章 漢國秘辛 漢國秘辛 也許是床鋪過于舒適了, 她們一覺睡到第二日的辰時才醒來,酈壬臣幾乎是驚醒一般的起來,她還從沒睡這么久過, 她快速穿好衣服,在別人家里睡懶覺是非常失禮的事情。 外面的仆人們聽到動靜,敲門進來, 送來梳洗的用具和早點,其中一個仆從說:酈大夫不必著急,我家主人尚還未醒呢。 什么?酈壬臣驚訝的看了那仆從一眼, 卓寮也睡過頭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