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節
李老爺笑笑:“就是這么巧,往后尋個機會,讓羊氏和她走動走動?!?/br> “知道了,爹?!?/br> “明輔兄他們那邊是不是不知曉這個情況?” 李老爺回道:“誰知道呢?他說他沒有流落在外的女兒?!?/br> 姜璃出了李府,先去石磨坊看了一眼,石磨還挺多的,她就路過,先去了藥鋪。 藥童在,瞧見姜璃他笑道:“你那些料又用完了?” 姜璃笑笑:“還沒?!?/br> 藥童松了口氣笑道:“我們這小藥鋪,每種藥備的都不算多,被你那么一買都快空了?!?/br> 姜璃笑了笑:“掌柜的在嗎?” “師父在后面切藥,你找他做看???” “不是,就是買料的事?!?/br> “那我帶你進去找他?!彼幫f著從藥柜臺前出來,領著姜璃去了后院。 老大夫經常在門口看診,姜璃識得他。 這藥鋪是他的,既看診也賣藥。 姜璃經常來藥鋪買料,老大夫也認識她,遠遠就瞇著眼瞧著她。 “又來買料?”老大夫問。 姜璃笑道:“今天不買啦,但往后我可能會需要大量的料,想來找老大夫問問,要是方便的話,我以后就直接在您這兒買了?!?/br> 老大夫笑了笑:“你這是做大生意了?” “就是賺幾個銅板糊口?!?/br> “我看你常買的就是那幾種,往后你每月需要多少?”老大夫問。 姜璃回道:“我現在先預估一個月的數,一種二十斤左右?!?/br> 老大夫笑了笑:“那我過兩日去趟縣城拉點來,還是就那五種吧?” 姜璃點了點頭,“買多可以便宜些嗎?” 老大夫聞言抬眸看了她一眼:“我這小藥鋪沒賺大家伙什么錢,等我拉貨多了大掌柜給的便宜了,那我也給你便宜?!?/br> 姜璃笑著點了點頭。 老大夫問道:“你確定要啊,我明后天就去拉貨?!?/br> “確定,我可以先放點定錢?!?/br> 老大夫揮了揮手:“那倒不必?!?/br> “老夫相信你的為人?!?/br> 姜璃:“……” 她比較好奇,憑什么相信她的為人。 “成!不過老大夫,可以請你幫個忙嗎?”姜璃問道。 “什么忙?” “如果有人找你打聽我買的什么藥材,你保密?!?/br> 老大夫笑了笑:“老夫從不會同外人說客人買了什么,你就放心吧?!?/br> 姜璃笑了笑:“那我初七或者初八來?!?/br> 知道藥鋪掌柜會補貨,她也不會缺料,放心去買石磨。 石磨的價格是三百文了,上次買那個二手的時候,老太太說她之前買是二百八十文。 現在想來更劃算了。 不過新石磨雖然貴點也有好處,掌柜的說磨面粉更細。 姜璃付了錢,背了一臺回來。 回到家時辰還早,陽光不錯,被套已經曬得半干了。 灶屋里只放得下一個磨盤了,姜璃直接背到了東屋里。 “娘,你又買了一個石磨?” “嗯,這個磨料用?!?/br> 她以后可能要經常磨豆腐,石磨都是濕的,磨料又得干,所以索性就給分開。 兄妹倆跟進來看了看石磨,因為家里已經有一盤了,所以現在看著新的也沒有太大的感覺。 “娘,剛才青竹姑姑來了,問你回來了沒,回來的話把豆子弄過去?!?/br> 姜璃把石磨放置好,拿著背簍去西屋里背打下來的豆子。 那豆子連著灰和豆苗碎屑,才裝了三麻袋,一個麻袋最多是裝一石。 姜璃想著弄出來干凈的豆子能有兩石就不錯了。 三麻袋姜璃用大背簍一次就背過去了。 順帶拿了一些豆餅過去,之前做豆腐留下的豆渣有點多,她都做了餅, 趙青竹也在,見姜璃背進來趕緊起來幫忙。 “只有三袋?”她問。 “嗯,去一去灰,不知道有沒有兩袋?!?/br> 姜璃說完放下了背簍,趙青幫忙扶住,放穩之后拿了個簸箕出來。 院子里,有個超大簸箕,里面堆滿了麥子,這個工具應該就是拿來曬東西,或者這種時候裝東西的。 “大嫂,你們豆子都弄完了?” 趙大嫂笑道:“都弄完了,準備弄麥子啦?!?/br> 趙阿婆去后院拿東西去了,回來見姜璃過來,又去拿了個大號的簸箕過來,姜璃把所有的豆子都倒了進去。 趙大嫂過來抓了一把看了看說道:“雖然不多,但是顆粒還挺大的,看著不錯?!?/br> 姜璃說道:“就是量少了些,不知道是天干掛的豆角少,還是品種的問題?!?/br> 趙阿婆說道:“是天干,這個豆子我們種好幾年了,收成一直還可以?!?/br> “那就是天氣緣故?!?/br> 姜璃把竹籃遞給趙青竹:“你拿去蒸一下,一會兒晌午吃這個餅?!?/br> 趙青竹掀開紗布看了一眼,“你這是又做了什么餅?” “豆餅?!?/br> “怎么突然想起來做豆餅?” 姜璃笑道:“不是特意做的,等會兒你吃了就知道了?!?/br> “對了,你是剛回來?吃午食了嗎?” “沒吃,但也不怎么餓?!?/br> 趙青竹聞言,迅速的洗了手,把甑子和鍋拿了過來,將豆餅夾在甑子里,放入灶上。 不過一會兒的功夫,豆餅蒸好了,趙青竹喊大家洗手吃晌午。 大家吃了一口就感覺出了不同,都笑著問姜璃怎么做了。 她說了一下程序之后,趙大嫂就笑道:“姜娘子你真是有耐心,咱們要是做豆餅,都是煮一煮,碾成泥,蒸一下就是豆餅了?!?/br> 姜璃也沒有細說這是做豆腐的豆渣做的。 豆渣本身也是挺有營養的,只是做不好的話口感不那么好。 但姜璃想到她們做的豆餅,那這個豆渣餅其實應該也算是好吃的。 以前她吃過那種紅豆餡的包子,就是紅豆煮熟碾成泥拌了糖包的。 那會兒她還小,以為紅豆都是那個味道,后來在家用紅豆碾了泥,就沒啥味道,也不覺得好吃了。 吃了晌午,姜璃拿一點豆子,趙家人多,不一會兒就是弄完了。 最后干凈的豆子就裝了兩麻袋多一點點,姜璃感覺可能多個十幾二十斤,總的豆子估摸著就是二百六十斤左右。 那可是一畝多地啊。 就收到了這點豆子。 這就是一年的收成了,按五文錢一斤算,也就一貫錢多一點點。 她瞧了瞧村子里的這些人家,就比如趙阿婆家,糧食看著收到挺多的了,但她們家人也多,二十幾個人,半大孩子的飯量和大人也沒差太多了。 所以就這些糧,夠吃就不錯了。 臨近傍晚,姜璃背著豆子回了家里,篩下來的那些糠,姜璃也背回來了。 她放在了西屋里面,和阿寧說道:“阿寧,這個袋子里的糠,后續喂雞從這里拿?!?/br> 收拾好東西,姜璃挑著桶去挑水,薛滿和阿寧燒水做晚食。 把水缸挑滿,姜璃去看了看被套,中午被兄妹倆翻過面曬,現在兩面都已經曬干了。 薛滿看著火,姜璃喊了阿寧一起裝被子。 趁著天沒黑,把三人的被子都套好,晚上洗澡完直接來睡覺。 而此時,李府中的人才陸陸續續的開飯。 李老爺今日和李大爺夫妻還有孫子孫女一起用晚食。 孫蕙娘上午拿到了老管家送來的腐竹,聞著是豆子香味,一看就是豆子做的。 但又偏偏是干的,按照老管家轉達的法子,她午后用水泡著,傍晚才開始燉rou,把這腐竹放了進去一起燉。 燉了好一會兒她瞧著這東西在湯汁里面浮動,掐起來兩頭已經耷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