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mur mur)
后記 這個故事最一開始的想法,是想從我曾經喜歡的職業中,去延伸出來一段故事來。 是的,那就是餐飲服務。(總不會是總經理吧?) 當時我心想,如何從曾經的景色、回憶中,去誕生一段可愛的故事呢?既然是餐飲服務,那琬茹的對象,就給她搭配個漂亮的大姊姊客人好了! 但要先說一件事,“客人跟員工在一起”這件事,在我就業的期間中,從未聽過喔! 不管是自家餐廳,還是別的部門,我都沒有聽過這樣的組合,要先澄清一下,我們都是很專心上班的??! (因為我們都走自產自銷啦,外場搭外場,或是外場搭內場的。我們根本月老廟??!) ok,竟然是要員工跟客人這樣的搭配,那庭璇的客人身分,我該給她些什么呢? 我總不希望只是一個一般的客人,不想要只是一個單純來吃飯用餐就走的客人,然后突然的就迸出火花,我想要更無法預期的相遇一點。 那既然琬茹的工作設定是在飯店里,飯店最主要的還是住客吧?所以就有了住在飯店的這個起點。 那是什么原因會住在飯店呢?那就讓你來出個差吧! 所以庭璇就變成了來到異地出差的房客。 于是就再為庭璇多加了很多設定,最后就變成了故事里看到的那樣,一名臺日混血,從日本出差“回到”臺灣的一位漂亮大姊姊。 兩人基本的設定都想好后,就開始編想故事中的各個環節。 既然是出差,那就是指兩人相處的時間,是有可視的時間限定。那在她們這相處的一個月中,我要讓她們發生什么事?我要讓她們有什么曲折?我要讓她們有什么牽動內心的覺悟呢? 我還很認真地畫出一整個月的月歷,然后幫琬茹排好休假日,其中要跟庭璇有什么樣的互動也一一記下來……我記自己私人的行事歷都沒有這么認真過。 但我也發現,幸好自己有這樣先計畫好幾乎是所有的事發行程,所以在真的開始寫的時候,是我寫過有史以來最順手的一次。 也可能很多情節是我曾經熟悉的畫面,所以也寫得很順吧,但也因為太熟悉了,所以寫了太多不必要的廢話,導致我在后續修文的時候,又是另一個折磨的開始。(從21萬字,修到最后的快19萬字。) 好啦,回到主題。 我一開始思索,該怎么讓她們“相認”呢? 如果只是很一般的用餐服務中碰面,然后就無條件地只注意到對方,這樣又有點太把一見鐘情這件事強調得太嚴重了。 畢竟她們并不是那種一見傾心后,便愛得死去活來的個性。 所以要有些更多的……“不假思索”的互動吧! 琬茹本來就熱心、熱情的性格,可以讓她主動地做出些互動,加上陳經理的敲邊鼓,所以就有了第一次見面的“紅糖水事件”。 而僅僅只是短暫的送庭璇去搭電梯這段路程,但琬茹可愛、純真的個性,再加上第一眼的笑顏,就足以讓庭璇可以記住這個人了。 爾后在飯店里的巧遇,與交換聯絡方式,便只是順水推舟而已。 兩人之間的關聯,從此刻開始,將會越來越密切。 而我一直在思索著,在前段時間里,兩人的互動中,誰會是那個較為主動的呢? 以目的性來說的話,那我會說是庭璇。畢竟誰會對一個沒有感覺的人摸摸頭的呢? 摸頭殺真的很殺??!若有似無的肢體接觸真的有可能會讓人陷進去。 而就本能來說,那就屬總是以別人為第一優先的琬茹了。她就是那種甘愿付出不求回報的小笨蛋,但僅限于她有好感的人。 所以可以得到她這些偏愛的人,都是她無法隨意放下的人。 只是她的另一面,那面不說破等于沒這件事的退縮性格,讓她被動得有些后知后覺,而當戳破那層名為朋友的紙后,她卻只會再次退縮回到內心的小角落,這樣無疑便是在傷害雙方。 尤其是已經很喜歡琬茹的庭璇,對她來說,看到琬茹那樣既不承認的模樣,甚至那句“只是大姊姊”的這句話,真的傷她傷得很深。 還好大姊姊容易心軟,琬茹也愿意踏出那一步,她們的緣分才能在這一個月里最后的時光,再續前緣。 我其實最一開始的走向,會在琬茹坦白后便在一起,可是思考過后我覺得…… 第一:就像故事里面琬茹說的,在一起后便又馬上異地,總覺得太草率、太隨意了,太想要著急的定下來什么事情了。我自己不喜歡這樣。 第二:這樣庭璇再次來到臺灣的時候,總覺得故事情節帶來的張力不夠強烈。沒有那種憋氣到最后一秒,終于可以浮出水面呼吸的痛快感。 沒有那種……“我終于等到這一天了!”的吶喊感。 所以我便把兩人確定關係的時間點,放在庭璇回到臺灣,兩人再次見面的第一個時刻。 再次相遇的話語,第一句便是思念。第二句,就是告白。 都是等不及對這個我最愛的人想要當面說出口的話。 我個人覺得很浪漫~~ 然后的結尾是我邊寫邊思索,手默默地就打出這樣的結尾了。我覺得就是一種很自然而然的發展,彷彿是呂游(自創cp名)兩人冥冥之中帶著我寫出這樣的結尾,而不是我想這樣寫,是一種很舒服、自然的感覺。 接下來說說一些我在故事里面的一些小安排好了。 首先是琬茹的學歷。 我有些刻意地把琬茹這個腳色寫得很聰明,對于她來說,讀書、考試都是易如反掌,而我為什么要做這樣的設定呢? 這就不得不說一下我曾遇到的偏見了。 做餐飲的時候,總會有人覺得就是因為你不讀書或是讀不好,所以才會在這邊端盤子。 我就覺得,為什么? 難道端盤子很……丟臉嗎? 你怎么能夠用你那狹隘的想法,來斷定我選擇職業的原因呢? 憑什么能夠看不起服務業的任何一個人呢? 再怎么說,我的學校在相關產業里也是第一學府欸,并不是隨便一個人想要讀就可以進去的學校啊。我只是沒有把學歷掛在嘴邊,那為什么可以去質疑一個人背后所做的努力呢? 任何一個職業都該被尊重的,任何一個人都不能被這樣隨意抹滅他的努力。 在前一個工作里,遇過太多這樣的偏見,且不只是我而已。所以我想要在小說的世界里,為自己的曾經平反。 每個人選擇職業的原因,不是任何一個路人可以批斷的。 每一個你不認識的人,身后的故事都是很宏偉的。 在你根本不認識一個人的情況下,你怎么能夠斷定他的才能、他的學歷、他的人生呢? 所以,請尊重。所以,請不要看低面前的任何一個人。 再來是年齡。 在學生時代,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是同屆的人,是直到工作的時候我才醒悟說,年紀并不影響交朋友。 曾經的主管也都大了我好幾十歲,但我們依舊可以打打鬧鬧,聊得很合。 曾經帶過的孩子們,也都小我好幾歲的那種,但還是可以好好的相處。 我還記得我們的辦公室里,同時有三個人同屬一樣的生肖……但他們都不是同年的喔~~ 橫跨三輪的年紀?。。?!但我們依舊可以合作得很好,一樣可以暢流五四三。 所以故事里的陳經理大琬茹十五歲,但她們兩個人也是能夠成為互相依靠的關係。 而阿龍我是刻意到后半段才帶出他與琬茹也是相差了十歲左右,因為年齡并不是構成好友的重要條件,所以兩人的年齡差并不是很需要在故事里面強調。 而在后半段才說出口阿龍的年紀,只是單純的我想要讓大家有種小小驚訝的感覺。 “什么?!剛大學畢業而已?!” 這樣的驚訝感。 但阿龍本就屁顛屁顛的,會不會其實公布他的年齡,反而有種合理的感覺呢? 然后是有些前后呼應的安排。 琬茹是一個很容易把別人說的話放在心里的人,并且會默默的被這些言語受影響。 像是騎車被嫌quot;風吹日曬雨淋quot;……所以她在后來變得有些排斥騎車載人。 對于自己的生活條件,總是存在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自己是不是不夠努力? ……住的地方是不是不夠大?請人吃飯的餐廳是不是不夠氣派? 總是會將別人的需求或是曾經的話語,擺在第一。 對于別人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時,總會想要加倍的付出以達到別人給予的評價。 不過對人好……尤其是內心里無意識對喜歡著的人好,這件事,她是絕對的真心誠意的。 因為她可以從中得到快樂與滿足感。 ……所以可以說她是真的滿奴的啦! 還好她有一個愿意疼她的大jiejie庭璇,不然她就只會是一個只懂得付出的工具人而已。 最后是呂游兩人的互補。 我自己腦中的畫面是: 琬茹是那種表面看起來很悍,你絕對不敢招惹的樣子。她上班時的態度與風格也的確偏向這樣的形象。 不過可以看到她其實私底下是一個有點傻、還像是孩子的俏皮個性。喜歡跟庭璇撒嬌、吃到好吃的會眉開眼笑、行緒激動會止不住淚水……等等。 她其實是個情感豐富的孩子,愛笑也愛哭,更喜歡打打鬧鬧的可愛個性。 而庭璇則是相反。 我對她的描述不外乎都是漂亮大姊姊,她是那種第一眼別人會覺得quot;這應該就只是個花瓶吧?quot; 中看不中用。 但實則相反。她的工作能力與她的美貌成正比??!而且不要看她外表柔柔弱弱的樣子,她的個性要比誰都還要堅強的。 我覺得是她的求學階段的驟變,使得她變成這樣能在短時間內將自己的狀態穩定下來的原因。 只有適應生活周遭的變化,她才能生存下來。所以她很堅強、很獨自一人的堅強。 (當然啦,在琬茹面前可以自在的表現出撒嬌的一面,那又是另一面的庭璇了。) 而兩人的相遇后,自立自強的庭璇,與總是為人著想的琬茹,竟就這樣在默默的相處中,找到了屬于彼此間的依靠。 找到了,歸屬。 互補,完美的在她們兩人之間表現出來。 好啦,這就是一個我想要私心緬懷曾經的行業,所延伸的一個甜甜香香gl故事。 雖然提起工作的部分不算多,但能夠在這樣的背景里寫出這樣我自己也很喜歡的故事,我已經滿足了。 然后我想說……故事里發生在工作里的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個人設的設定,我都不承認真實有發生過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最后,還是要謝謝愿意陪同琬茹與庭璇共度這段可愛旅程的每個人,希望你們會喜歡琬茹的傻但又真誠,還有庭璇的漂亮與努力。 所有的觀看數與鼓勵我都很珍惜且感謝,都是讓我愿意繼續將腦中的故事寫出來并放上來分享的動力來源。 萬分的感恩與感謝??! 那我們就下一部作品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