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倉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她沒有想死,只是不想活、炮灰女配手撕舔狗劇本、jiejie是惡女(np親姐弟)
【抱歉,天予鬧脾氣,給你添這么大的麻煩?!?/br> 從診所出來時,周品月收到了表姐的信息。 她回復:【你真的把孩子養得很沒禮貌?!?/br> 【她平時挺乖的,只是最近有點情緒化。她告訴你了嗎?】 醫生拿來費用單,只是包扎和消毒而已,不到要打破傷風的地步,雖說劃了蠻長的一道。 要裝傻,還是實話實說呢?一邊打開付款界面,周品月一邊猶豫,但對面沒等她,很快又發來新的。 【我媽去世了,上周的事,心臟的問題,走得不痛苦。本來不想告訴你了?!?/br> 【你要來追悼會嗎?后天辦?!?/br> 【考慮來的話跟我說一聲。她說一切從簡,所以我只要了個最小的廳?!?/br> 付好款后,她把賬單發了過去,就像沒看到那三條短信。 【賠我】 【好,給我賬號,轉給你。你考慮一下要不要來吧?!?/br> 發了賬號,收到錢,對話告一段落,她回家去,決定做個大掃除。 屋子里有別人待過的感覺讓她很不舒服,雖說理論上,這個房子有無數的人待過,但在屬于她的期間,她很少讓人踏進來,就像領地意識很強的那種動物。 什么呢,比如倉鼠嗎? 說起來,小時候養過一只,大概是三線,名字叫布丁。那叫“養過”嗎?其實是學校門口的地攤在賣,她實在好奇,就偷偷要了一只,裝在那種根本不適合倉鼠居住的窄小烏龜箱里,夜里被她藏在床底,白天就塞進書包帶去學校。 如此持續了一周左右,有一天,她走開了一會兒,那個烏龜箱就不見了?,F在想來肯定是被誰偷走了,但當時她天真爛漫地覺得,布丁是向往自由,自己跑掉了,完全忽略了人家是連鼠帶籠整個不見的事實,并在日記本里寫:如果布丁讓我一直住在小小的籠子里,哪里都去不了,我也會很難過的。布丁你要幸福。 還一邊寫一邊哭來著,只能說那正是很會自我感動的年紀。用現在人的目光來看,這完全就是個無辜倉鼠被人類小孩囚禁,在屎尿熏天的窄小房間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吃不好穿不暖還被轉手數回生死未卜的恐怖故事。 布丁不見后,她也是像現在這樣,給房間搞了個大掃除。 從小到大她就很擅長料理家務,因為小時候沒人會做飯給她吃,也沒人會曬衣服、折衣服,更沒人掃地拖地。姑媽偶爾過來,教她怎么照顧自己。她發現掃除是件很放松的事,可以放空大腦,一定程度地轉移注意力。 成年后,她總是隔一段時間就熬夜,把家里從頭到腳打掃一遍。聽著音樂,攢舊的牙刷,刷各種發黑的角落,長棍纏著抹布清理柜子底下的縫隙,把瓷磚的縫隙漂白,把碗拿出來全部重新洗,將灶臺擦得煥然一新,油煙機和空調都拆出來清理,做完這些后大睡特睡一覺,直到第二天下午。醒來時她總是異常滿足,因為潛在的臟害都被驅逐出去了,而且自己住的話,就不需要偷偷地搞這些。因為看見她洗碗、拖地、折衣服,mama就會說:“以后誰娶了我女可有????!奔幢隳菚翰幻靼?,她聽著這種話也會覺得不舒服。她不是為了照顧別人才打掃的。 她也知道mama沒有惡意,所以最折中的方案就是偷偷干。 在狀態好轉的最后一年,大約是十一二歲那會兒,mama突然開始嘗試照顧她,家里總是出現如下怪異的畫面:孩子在教母親如何洗碗、如何折衣服、如何拖地。也是那時候,她發現mama原來是會做飯的,做得還很好吃,但是從來沒做給她吃過。晚飯時間是教會的聚餐時間,聚餐地點就在兩站公車外,mama會在那里待到十點左右才回家。她放學后的例行路線,就是去菜市場買自己要吃的熟菜,然后在家樓下的快餐店打包一份飯,回家開電視,吃完飯后收拾東西,再開始寫作業。等長大一些,她就在菜市場買生的菜自己做,那幾年姑媽的生意不好,這樣能省下點錢。 mama去世時,教會的人來了,烏泱泱一大片,過來念經頌詞,把葬禮開成了傳教大會,結束后還邀請她去聚餐,問她怎么會不入教呢?教徒的孩子都是教徒。姑媽把她拉到一邊,說這孩子隨我信佛的(其實姑媽啥都不信),那教會的領頭人禮貌地笑笑,不說話。但她還是多嘴了一句:“你們聚餐,是點菜,還是教徒做飯呢?” 那個領頭人以為她有興趣,便滔滔不絕地介紹起教義,說相信宇宙之神的人,死后才能進入天國?!澳憧茨鉳ama,她不要那些醫生救是對的呀,要是給醫生打那些藥進去就不好的,我做的那個保健品,可以給她保全好身體嘛,你們家還剩很多哦,你也可以吃一點強身健體的哦。到時候吃完了,再來找我買。哎喲,你看那些人,在醫院搞壞身體,沒有活路了,你mama呢,她就能進入樂園,等待復活。你還是要入教好,不然你們沒有辦法在天國團聚的呀?!?/br> 講了一大堆,她都沒怎么聽進去,再問了一遍:“那,聚餐是點菜,還是自己做飯?” “哦哦,聚餐哦,是我們每個家庭帶一點菜過來吃。你mama做菜好好吃的是不是?” “嗯,是?!彼龑δ侨宋⑿?,腦子里一片空白。 回到家,還是掃除,把mama的東西規整起來,連那些神叨叨的經書都沒舍得丟,堆到了衣柜最頂上的格子里。 那其實是奶奶的房子,后來拆遷了,她就搬去跟姑媽一起住了。表姐對此頗有微詞,每晚下班放學的點,她們總能在電梯里撞上,但不會互相打招呼?;氐郊?,她徑直走進房間,戴上耳機,避免聽到表姐又用兇巴巴的語氣和姑媽吵架:“你不會讓她一直住我們家吧?到底要住到幾歲?你有個大兒子似的弟弟還不夠,好不容易死了,還要養個小女兒。你那么愛養別人的孩子,怎么不去開個孤兒院?為什么生我?直接收養一個不好嗎?” 有時候耳機還是會把那些聲音放進來,所以她還會一邊整理書柜,一邊把mama經書上的筆記裁切出來,黏貼到一個新的筆記本里。不然,每次想拿出來懷念一下,都得去看那些惡心的經文,太折磨人了。 可是,從姑媽家搬出來時,她一邊想著要把那些東西全部搬走,一邊又沒敢去追蹤它們,好像翻開箱子也都需要莫大的勇氣。它們現在去哪里了?按照姑媽的性格,大概會保存好的,但是不保存應該也無所謂吧。不過,她一開始就丟掉了一件東西,那些保健品,把它全部拆出來,液體就倒掉,顆粒就碾碎,和濕垃圾混到一起,確保它再也沒法被使用了,才扔進樓下的垃圾桶。 現在想來真沒公德心,垃圾分類沒做好。她相信是因為分類造成的愧疚,才會不忍心翻找遺物。 這會兒,想到這里,她放下拖把,跑去堆放雜物的地方,尋找那本筆記。確實沒帶過來。 等回過神來,已經給表姐發了信息。 【對不起,追悼會我就不去打擾了,但是你們家還有我的東西嗎?如果不麻煩,可以寄給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