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節
香燃了兩柱,針灸仍在繼續。 怡王妃有些急了,給怡王使了個眼色。 怡王單手向下按了按,示意自家老婆子穩住。 怡王妃只好咬緊后牙槽,直勾勾地看著唐樂筠窈窕的背影。 又過了一刻鐘,唐樂筠總算起針了,她把毫針擦干凈,一根一根放回針袋。 高氏湊過來,柔聲問道:“世子,你感覺怎么樣!” “我……我,好多了?!奔o沂山吭哧癟肚地說了幾個字,旋即,他又驚又喜地看著唐樂筠,“我,我,我……” 唐樂筠道:“馬上深吸氣,保持情緒穩定,否則我明天就不來了?!?/br> 紀沂山乖乖地吸了一口氣。 高氏驚喜道:“世子的嘴不那么歪了,父親,母親,世子好多了!” “撲通!”怡王妃從羅漢床上跳了下來,幾大步搶到床榻旁,細細地看著紀沂山,“真的,這是真真兒的!我的兒,你有救了,肯定有救了,嗚嗚……” 唐樂筠撫了撫她的肩膀:“二嬸,病人不宜激動,您老也是。飯要一口口吃,病也要一點點治,我們都要有耐心,是不是!” “是,是?!扁蹂亮四樕系臏I,“聽你的,二嬸都聽你的!” 怡王也過來了,他笑著對唐樂筠說道:“以前就聽說侄媳婦針灸術極高,二叔還不相信,今日心服口服,心服口服啊,哈哈哈……” 他爽朗地笑了起來。 “二叔過獎了?!碧茦敷尢谷唤邮苜澝?,“我開個方子,你們記得去我的藥鋪抓藥。還有,十二哥需要康復鍛煉,我會寫在方子后面,還請仔細閱讀?!?/br> 怡王妃道:“好,二嬸記下了?!?/br> 唐樂筠洋洋灑灑地寫了兩頁紙,交給怡王妃后,便以宵禁為由告了辭。 怡王妃把她送到門口,再由高氏親自把她送回府…… 怡王妃轉身回來,問正在認真閱讀方子的怡王,“王爺,她的藥方和夏院判的藥方有何區別!” 怡王道:“君藥大差不差,臣藥、使藥,以及劑量都不一樣?!?/br> 開方配藥是需要經驗的,越是老大夫經驗越足。 “那……”怡王妃拿不定主意了,“世子按照哪個方子服藥!” 怡王把藥方遞給她:“當然是侄媳婦的,你看看她這一筆字,那孩子不是俗人??!” 怡王妃打眼一看,頓時瞪大了眼睛,“這,這……簡直難以置信!” “那是你我看著她寫的,還有什么信不信的”怡王道,“這兩口子,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幸好本王從未小看他們?!?/br> 第136章 伊格御跑了,怡王妃母子平安回京,證明了紀霈之的清白。 針對他的一場風暴還未成型,便煙消云散了。 但齊王永遠地沒有機會了,據說,伊格御在這場刺殺中展現了一個大高手的基本水準,完全沒有給他留下生的余地。 瑞王得利了。 但他一方面要會見趕來依附的朝臣,另一方面要及時處理朝政,忙得腳打后腦勺,暫時沒有了針對端王夫妻的興致。 藍皇后去世后,永昌伯府在紀霈之的暗箱cao作下,rou眼可見地衰落了。 有間藥鋪解除了潛在的危機,營業額在短時間內有了大幅提升。 如此一來,鋪子里的人手就不夠用了。 唐樂筠本想面向社會招幾個長短工,但被紀霈之阻攔了,他讓伍暢找來五個可靠的熟手,連同曹大夫一起,把有間藥鋪的經營支撐了起來。 如此,鄧翠翠便可以一心待產了,田老太太和田嬸子負責伙食,田家男人負責園子和采買——對此,唐樂筠征求過他們的意見,也給出了意見,雙方基本達成了一致——他們繼續跟著她,什么時候社會不動蕩了,什么時候再議。 生云鎮不回去了,但適逢秋季,莊稼可以收割了,田家在田家村權益不能放棄,他們必須回去一趟。 正好,唐樂筠姐弟也想看看生云鎮老宅和梅山的那片地。 于是,大家商議了一下,把出發的日期定在八月二十六。 出發前一天,唐樂筠給紀沂山做了最后一次針灸。 收針時,紀沂山虔誠地看著她的手,說道:“娘娘這一手針術絕了?!?/br> 唐樂筠道:“‘自救者天救,自助者天助,自棄者天棄’,我的作用固然關鍵,但十二哥的配合同樣不可或缺?!?/br> 紀沂山起身長揖一禮:“十二哥受教,日后一定修身養性,再不使性傍氣了?!?/br> 高氏頓時用帕子遮住了臉,也遮住了眼里洶涌的淚意。 紀沂山羞愧難當:“以前……讓夫人擔心了?!?/br> 唐樂筠頗有成就感地點了點頭,盡管徹底改正很難,但只要有了正確的認知,他們一家就會想盡辦法解決問題,總比一條道走到黑的好。 …… 唐樂筠告辭出來,由高氏陪著,一起到了正院的宴息間。 怡王妃坐在貴妃榻上,笑容滿面地說道:“侄媳婦,大恩不言謝,日后若有需要老身幫忙的事,盡管開口?!?/br> 能讓怡王妃說出這樣的話著實不容易。 唐樂筠笑道:“二嬸太客氣了,我們是一家人,應該的?!?/br> 怡王妃在她手上拍了拍,意味深長地說道:“好孩子,有一顆赤子之心?!?/br> 唐樂筠只是客氣客氣,就成‘赤子之心’了,可見在皇室談親情、談一家人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 高氏端著一盤冒著熱氣的桂花糕過來了,“弟妹快嘗嘗,這是我家廚子最拿手的一道點心,和旁人家的不一樣?!?/br> 唐樂筠不客氣,捏起一塊仔細看看,這是一塊方方正正、松松軟軟的小點心,上面有一層粉紅,粉紅上點綴著幾朵桂花,光看顏色就讓人食指大動了。 她咬了一口,口感綿密,甜而不膩,贊道:“確實好吃?!?/br> 怡王妃道:“你走的時候帶上幾塊,給孩子們也嘗嘗?!?/br> 唐樂筠笑了:“連吃帶拿可還行!” 怡王妃打趣:“當然行,侄媳婦放心,絕不會有人說你打我們怡王府的秋風的?!?/br> 說著,她朝身邊的嬤嬤勾了勾手,那嬤嬤快步走到條案旁,取來一只錦盒,放到她的手里。 唐樂筠道:“二嬸,您這是做什么!” 怡王妃道:“好孩子,你這會兒不是大夫,是咱們皇家的兒媳婦,頭一次到親叔叔家,二嬸作為長輩怎能沒有見面禮呢!” 她打開盒子,從里面取出一只金鑲玉的玉鐲,顏色濃綠,質地溫潤,但絮狀物極多,成色一般。 唐樂筠眼尖地看到了玉鐲內側陰刻的“唐”字,遂問道:“唐門機關,二嬸送我防身的!” “就知道瞞不過你?!扁蹂?,“京城不安全,齊王死了,我們娘倆被劫,你這孩子天天在外面跑,沒點兒防身的東西怎么成別看這鐲子成色不好,但只要按下這里,就能跳出一只飛針,針上可淬毒,也可以不淬,關鍵時刻或許能保你一命?!?/br> “都說長者賜不可辭,那我就收下啦!”唐樂筠欣然接受,直接戴到了手上,“謝謝二嬸,我很喜歡這個禮物!” “呵呵呵……”怡王妃笑了起來,對她的兒媳們說道,“還是這孩子實誠,我這送禮的也格外開心?!?/br> 高氏玩笑道:“既然母親送禮送的開心,不如也送兒媳一件,兒媳保證也讓母親開心?!?/br> 怡王妃用手指點了點她:“你這皮猴,母親打你兩下更開心,你可讓打!” 高氏笑著把手伸了過去:“兒媳是肯的,就怕母親舍不得?!?/br> …… 一大家子有說有笑,氣氛極為和諧。 唐樂筠忽然想起了凄凄慘慘的齊王府——紀霈之身體抱恙,她帶著白管家去吊的唁。 當天去的人多,齊王府的人應酬不過來,她在靈堂燒了香,略略安慰齊王妃兩句,便退出來了。 回府后,她和紀霈之談起過楊晞,以及他背后的秦國公府。 她認為,齊王死了,秦國公府便失去了靠山,如果紀霈之主動招攬,楊晞說不定看在她的面子上助他們一臂之力。 但紀霈之認為,楊晞為人固執,書生意氣,主動招攬反而落了下乘,不如靜觀其變。 齊王去世將近十天,算時間,西北前線早就收到消息了,不知道楊晞作何打算。 “弟妹?!备呤弦娝錾?,拍了她一下,“想什么呢!” 唐樂筠撒了個謊,“沒什么,就是想起家父在世時,和唐門的一些往事?!?/br> “是啊?!扁蹂言捊恿诉^去,“侄媳婦原本也是唐門中人,嘖……唐門只怕腸子都要悔青了吧?!?/br> “母親說的極是,人這一生,誰不是三災六病的呢!” “我母親從小教我,得罪誰都不要得罪大夫?!?/br> “哈哈,巧了,嫁過來之前,我祖母也說過?!?/br> …… 怡王府的媳婦們紛紛附和了起來。 唐門。 唐樂筠心想,如果不是怡王妃送了只鐲子給自己,自己幾乎都想不起來這個門派了。 天下大夫多的是,她不覺得唐門會因為醫術高看她幾眼,在唐銳安和唐樂音的影響下,他們只會覺得她嫁給紀霈之,影響了唐門在大炎朝廷的布局,礙手礙腳。 …… 回到別院時,差不多中午了,小廚房正在準備飯食。 唐樂筠進去轉一圈,拎著一條洗干凈的黃瓜去了紀霈之的起居室。 紀霈之正在看來自各方的密信,見她進來,從右手邊拿起一只信封晃了晃,“楊晞的信,給你的?!?/br> “這可是巧了,在怡王府時我還想起過他?!碧茦敷薨岩н^的黃瓜放在裝點心的盤子里,接過信封,撕掉封口,把信紙扯了出來。 “你想他做什么”紀霈之不咸不淡地問一句,順手拿起她的黃瓜咬了一口。 元寶看著唐樂筠“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