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太宗帝又轉頭對孫思邈嚴肅道,“孫道長,我一直派人尋訪名醫,四年多來,我只尋得你一個,坊間人人傳言,孫道長‘博極醫源,精勤不倦’,我也甚為敬服孫道長這點,但今日,我想斗膽請問孫道長,所謂精勤不倦,若只診斷了一次,就對這病癥說無能為力,可配得上精勤不倦?所以,無能為力的話你先收回去,我不信,乾兒這輩子都不能走路了!” 承乾一呆。愣愣的看著太宗帝。 父皇…… 而孫思邈也定神看向太宗帝,見太宗帝神情甚為平靜,可平靜中卻有一種無形的堅毅,心頭不由訝異,皇上的意念如此堅定?便微微點頭,道,“貧道會記下殿下的這個病癥,若陛下信得過貧道,給貧道五年時間吧。五年后,不管有沒有方法,貧道都會前來回復陛下?!?/br> 太宗帝這才微微一笑,心頭有些松了口氣,“如此,就麻煩孫道長了?!?/br> 承乾回過神,輕聲開口,“孫道長,承乾想麻煩道長一件事?!?/br> 孫思邈轉頭,看向一臉淺笑望著自己的承乾。恭敬作禮道,“殿下客氣了?!?/br> “我想麻煩道長為父皇母后診脈?!?/br> ************ 長孫皇后從甘露殿出來,慢慢的走回立政殿,想著剛剛承乾一臉無奈的模樣,不由好笑。 本來和長樂豫章說著高陽的事情,卻沒想皇上來了旨意,到了甘露殿,才知道,皇上終于找到了民間傳說的神醫孫思邈。 只是,可惜,承乾的腳卻還是不能治愈嗎? 雖然說五年…… 但長孫心里卻不抱任何希望,正愁悶間,承乾卻鬧著說要讓孫思邈給自己和皇上看病。 本想拒絕,但見承乾眉眼間的擔心,心頭又軟了,這孩子總是那么孝順…… 沒想到,這一診治,也還真的看出毛病了。 氣疾嗎? 長孫皇后淡淡一笑,那又如何?只是……,摸摸肚子,會對孩子有影響嗎?長孫皇后微微顰眉。 回到立政殿時,已經接近黃昏了。 剛進立政殿,就聽哭泣聲,不由快走幾步,那孩子醒了嗎? 轉進寢殿,就聽長樂和豫章無奈的聲音,“好啦,乖啊,不哭啊。高陽是好孩子,不哭哦?!?/br> “嗚嗚……我要娘親,嗚嗚,我要娘親……”糯糯的聲音喘著哭喊道,明明沒有什么力氣了,卻是竭盡力氣哭喊。 長孫皇后急忙走進,一邊高聲喚道,“娘親來了!”一邊走向正坐在床上哇哇大哭的小女童。 小女童不哭了,卻睜得大大的眼睛,看向長孫皇后,“娘親?” 長孫皇后柔婉一笑,摸摸小女童的頭,慈愛道,“是啊。娘親只是出門了幾天,高陽怎么就不懂事了?” 小女童很茫然,定定的看著長孫皇后好一會,才忽然撲進長孫皇后懷里,嗅了嗅,然后,嘴一咧,哇的一聲大哭了起來,“嗚哇……娘親壞人,高陽好怕好怕!晚上黑黑的!高陽好怕好怕!” 長孫心一酸,不由摟緊小女童,心頭暗暗責怪自己,是自己糊涂,高陽娘親過世都兩個多月了,自己不該疏忽安排,讓高陽一個人待在那種地方…… 哄拍著懷里的高陽,又不由想起剛剛承乾非要送自己出來時說的話—— “母后,請母后千萬重視自己?!?/br> “乾兒,母后自己會好好照顧自己的,你呀!顧好你自己就行了?!?/br> “母后……兒子和長樂,豫章,還有青雀,都不能沒有母后……” 是啊,沒有自己……,抬頭看向圍坐在自己身邊戳著高陽臉蛋嬉笑的長樂和豫章,長孫皇后心里沉甸甸的,沒有自己……承乾,長樂,豫章,青雀,還有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該怎么辦? ********* 承乾坐在軟墊上,雖然眼前擺著宣紙硯墨什么的,手中抓著筆,可他坐了差不多半柱香的時間了,卻一字也寫不下去。 為什么? 因為這里是甘露殿,不是起暉殿啊。 他坐在這兒真的很不自在啊。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最重要的原因是,父皇生氣了。而且,是因為他。 忍不住抬頭看向不遠處認真批閱奏折的太宗帝。 承乾張了張嘴,卻又默默的把到嘴的話吞了回去。 想起在送母后離開甘露殿,順勢也想溜的時候,父皇笑容爽朗的出現了,很是輕松的抱起他,對母后說道,“乾兒晚上就留在甘露殿陪朕一起用膳好了。觀音婢,回去的時候小心點?!?/br> 而母后看了他一眼,眼里又出現笑意,微微點頭后,竟轉身就這么走了?? 而他只能乖乖的被父皇抱回了甘露殿,被安置在李福公公不知何時安排好的位子上,前面的桌案已經擺好了筆墨硯臺。 “父皇?”他不解。 “乾兒可知錯?”父皇神情很平淡。 “???”他迷惑了。 “那就等你什么時候知道錯了再說吧?!备富收f罷,就轉身回御案前繼續批閱奏折了。 可他真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了?承乾心頭十分無語,忍不住摸了摸臉上已經涂了孫思邈留下的什么效果非常好的膏藥。難道是這傷?可這只是一點小傷而已…… 作者有話要說: ps:一點小資料(關于藥王孫思邈大人滴,某樹很喜歡孫思邈啊。) 孫思邈,出生于西魏時代,生于581年,而卒于682年,是個百歲老人。孫思邈生于西魏大統七年(公元54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一百四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