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開啟殖民時代
一 日上三竿,王洛湘才打著哈氣從房間里出來。 她頭發蓬亂,也沒有收拾,身上披著寬大的棉袍,毫無形象,跟大媽似的……不用問,準是昨天晚上和丫鬟侍女斗骨牌,玩到了后半夜,就沒見過這么頹廢的。 白氏都要氣炸了,這個死丫頭都當了媽,還一點規矩都不懂,真是不知道說什么好! “人家不是不懂,是懶得懂!” 王洛湘大口喝著瘦rou粥,慵懶道:“反正我也不在乎,家里又不能不要我,至于折克柔,他不要我更好,我就帶著兒子,樂得清閑!” “呸!” 白氏氣得狠狠啐了她一口,伸手奪過了女兒手里的粥碗。 “你個死丫頭,你知道不,那天差點沒命了!” 王洛湘咧了咧嘴,“沒那么嚴重吧?他們不敢動我的!” “哼,你懂什么……人發起瘋來,誰也不知道會干什么……光是這兩天,就出了三個命案了,我的姑奶奶,就算求你了,可別不當回事??!” 被老娘打敗了,王洛湘只能點頭,對天發誓,會做一個乖寶寶,白氏這才把粥碗又還給了她。 還真不是白氏小題大做,而是那一天的事情,的確太嚇人了。 當時折家的老頑固們,聽說名單被燒了,全都瘋了。這可是他們的命根子,誰也不愿意放棄,先去的圍著折克柔,吐沫星子差點把他給淹死了。 后來聞訊趕來的,被王洛湘給圍住了,非要讓她給個說法。 現在想想,也是千鈞一發,稍微不小心,憤怒的人群就能把王洛湘給傷到。 所幸,更多的人趕來了。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燒毀名單,還給他們自由身,實在是太寶貴了,天高地厚之恩,好多大男人立刻就哭了。 生逢亂世,能有一個棲身之地,種田,當效用,是很多人求都求不來的。 可是太平年景,到處都在發展,守著那點田,又要打仗,又要耕地,日子總是緊巴巴的。 尤其是各地開始落實分地,大家伙的心都動起來了。 他們之中,很多人都給折家干了上百年,幾代人都是靠著折家吃飯,誰不想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田! 按照朝廷的規定,他們這種情況,直接能獲得地契,再也不用交田租,只向朝廷納稅就夠了,大家都等著,盼著。 可也有人擔心,他們的情況特殊,很多人都不在大宋的編戶之中,該怎么處置,朝廷沒有說法,折家也不愿意松口。 就在這時候,王洛湘突然燒了所有名單,替大家砸碎了枷鎖。 府州的百姓再也不用擔心了,他們像是瘋了一樣,涌上街頭。當有人發現王洛湘的馬車被圍住之后,立刻涌上來。 成百上千的人,叩謝王洛湘的恩情。 不得不說,在那一刻,王洛湘的心是熱乎乎的。 過去他們也叫主母,可這一次叫得格外舒心。 那幫老家伙也都氣瘋了,小兔崽子,還敢翻了天? 沒了名冊,一樣能重新登記,你們跑不了! 正在沖突一觸即發的時候,折克柔趕來了,他滿腦門的汗,好不容易擺脫了那幫老東西的糾纏,立刻帶著人過來,見媳婦和兒子沒有事情,折克柔松了口氣。 但是他卻不敢掉以輕心,現在的折家,徹底亂套了。 有人急于擺脫控制,擁有自己的田產,能夠選擇自己的未來,還有人死忠折家,頑固拒絕任何改變,還有那些老家伙,跟瘋子似的,一切都失控了,什么情況都可能發生。 折克柔只能派遣200名最心腹的人,護送王洛湘暫時去幽州避難,而他呢,除了坐鎮府州之外,又立刻向朝廷上書,要求落實分田,裁撤效用士。 …… 作為歷史最悠久,實力又處在前三位的折家,一舉一動,都能牽動朝局,尤其是裁軍的關口,更吸引人們的注意。 當折克柔的請求送上去,趙曙是興高采烈,師父主動裁軍,折家又跟進了,大宋的軍隊終于能重新整頓了。 分散的軍權,回到了朝廷手里,沒有哪個皇帝會拒絕。 趙曙立刻派遣翰林學士呂惠卿,前往府州,處理所有事宜。 呂惠卿是個干吏,他的本事絲毫不用懷疑。 趕到了府州之后,找到折克柔,了解了情況,呂惠卿的腦袋也大了。 王洛湘沒有任何準備,直接把名冊給燒了,本來裁軍和分田,是兩件可以分開的事情,現在糾纏到了一起,困難陡增。 但呂惠卿也知道,與其拖延兩次,不如畢其功于一役,不亂不治嘛! 他立刻著手,給府州上下,重新編戶齊民。 不用說了,這一次完全變成了大宋的子民,不給任何人鉆空子的機會。 名冊確定了,土地也都重新丈量。 然后就是按照人口,迅速分田。 在過去的日子里,因為府州是折家的囊中之物,朝廷的政令根本落實不下來,什么青苗法,方田均稅法,府州就是個法外之地,不受任何影響! 田地的劃分,不少都是唐代的遺留。 這么多年,當然積弊重重,矛盾一大堆。 呂惠卿用斷然的手段,把田產分給了每一個人。 這期間,折家的老頑固拼命反對,甚至鬧事,打人,負責辦事的差役有人受傷,還有好幾個喪命……不過他們的抵抗都沒有任何作用。 折克柔很冷靜,媳婦說得對,沒有辦法抗拒的事情,就必須順應,非要和朝廷作對,那是活得不耐煩了。 當家人支持,下面的人再怎么鬧,也沒有用。 搶在過年之前,呂惠卿把分田的事情給做完了,來年春耕,百姓就能在自己家的土地上勞動了,大多數人都十分歡喜。 但是別忘了,府州這么多年,驕兵悍將一大堆,就連許多折家的子弟也不愿立刻變成農夫。他們還是喜歡征戰沙場。 呂惠卿安排了一部分人進入禁軍,至于其他人,就只有去渤海國了。 “末將拜見王爺?!?/br> 折克柔顯得極為恭順,甚至有些謙卑。 王寧安倒是很客氣,拉著他坐下。 “都是一家人,不要見外。有什么事情,只管說就是了?!?/br> 折克柔略感欣慰,“我算了一下,府州大約有7000人要去渤海,其中折家的子弟就有500多人,王爺能否照顧一二?” 府州不及幽州的機會多,顯然,折家軍愿意出海的人更多。 王寧安笑呵呵拿出了一份東西,送給了折克柔。 這上面就是移民海外的優待條件。 首先,到渤海之后,就能分到100畝安家田,如果能替渤海國戰斗,每個月還能拿到20貫軍餉,戰斗中,所有繳獲都歸自己所有……折克柔看著看著,發現最后一項,上面赫然寫著,能替渤海戰斗半年,可以得到媳婦一個! “王,王爺……我沒看錯吧?” 王寧安一笑,“當然沒看錯……這么說吧,渤?,F在遍地都是嫁不出去的姑娘,就等著大家伙趕快去呢!” 折克柔稍微思量一下,就立刻問道:“打得很苦?” “豈止是很苦!” 王寧安輕輕哼了一聲,高麗的戰斗已經持續到了第二年,絲毫沒有和平的跡象,參戰的幾國當中,都把吃奶的力氣用出來了。 首先是倭國,他們糧食也賣光了,沒法子,為了支持繼續戰斗,到處開挖,把黃金和白銀送到大宋,換成軍需武器。 甚至他們還組織倭女,漂洋過海,跑到大宋建青樓,吸引宋人來消費,賺的錢直接用來支持戰斗。 還真別說,倭人就是什么都干得出來,老祖宗一點不比后世差! 高麗那邊呢? 他們還不如倭國呢! 本土沒有金銀礦產,又是主戰場,被摧毀得一塌糊涂,甚至連賣人都做不到。他們只能出售木材、煤炭、水產等等……好在大宋也不愿意他們垮了,會給一些優惠。 要說起來,渤海國的情況還算不錯,但是也很要命。 渤海國并不像倭國和高麗,有著幾百年的積累,他們完全是強行捏合出來的。 在渤海國當中,有漢人、有女真人、甚至有契丹人,就是沒多少渤海人!當初連大氏都是王寧安洗腦出來的產品,雖然這十幾年,他們努力發展,也還是人口有限。 而且開戰之后,死傷慘重,渤海國內部的女真人和契丹人都開始不滿,他們希望憑著人數的優勢,掀翻大氏,篡奪渤海國的王位。 渤海王大熊當然看得出來,他唯一的指望就是大宋。 在他的國度里,渤海人和宋人是出于統治地位的,要想鞏固權力,就必須增加漢人的數目,去壓制女真人和契丹人。 正因為如此,渤海國推出了一系列的移民優惠。 折克柔看完之后,都眼睛放光。 “王爺,這可真是不錯啊,我都想出去闖一闖了?!?/br> 王寧安連忙搖頭,“你就別想了,我可不想讓湘兒罵我。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陪老婆孩子,總而言之,不會讓你們吃虧的!” 折克柔放心笑了,“小弟拜謝了!” 他唱著民謠,迫不及待和媳婦膩乎去了……半個月之后,載著5000名士兵的先遣隊從大宋出發,花了5天的時間出現在了渤海國的港口。 第一個跳上海岸的人是個獨眼的漢子,他叫周峰……老冤家呂巖已經成了名臣干吏,我也不能落后,等著瞧吧,我一定讓所有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