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被瓜分了(求票打賞)
翻開了王寧澤的小書包,就好像翻開了小寶庫,里面的東西不時讓幾位大佬發出驚呼贊嘆。 啟蒙三寶,《千字文》起源于南北朝,在市面上就能買到,至于另外兩本,都是起源宋代,王寧安見市面上沒有,就大大方方弄了出來。 抄書這個玩意,只要干多了,也就習慣了,自從抄了《三國演義》之后,王寧安越發無恥了,只要有好處,一點也不排斥。 其實在王寧安還小的時候,他就識不少字,這都要歸功老娘白氏,她是商人之家,從小讀書識字,接觸算術記賬,白氏很有天分。 后來嫁給王良璟,等到王寧安三五歲之后,白氏就不斷教給兒子一些東西。相比起進學堂讀書的王寧宏,王寧安的學問并不差多少,這也是他向往學堂的原因。 大兒子不用管了,兩個小家伙卻越來越大了,白氏主動擔負起教導王寧澤和王洛湘的責任,還讓王寧安去買一些啟蒙書籍。 王寧安在市面轉了一圈,除了《千字文》之外,其他的啟蒙讀物,什么《倉頡篇》啊,《急就章》啊,可讀性不強,根本不適合小孩子。 抽空,王寧安把《三字經》和《百家姓》弄了出來,白氏如獲至寶,王寧安干脆又給弟弟和meimei弄出了識字卡片,還做了一個黑板給老娘。 兩個小家伙很是聰明,白氏教的也好,沒用多長時間,他們就認識了不少字。 后來有了興學的念頭,培養急需人才,王寧安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算學,堪稱一切的基礎,他挖空心思,寫了兩本小冊子,一個是《算術入門》,一個是《幾何初探》。 算起來還是黃河決口之前,距離如今差不多半年時間。 白氏原本就善于記賬,算術本領很高,她一面學習,一面教給兒女。漸漸地很多村子里的孩子都被吸引過來。 丈夫和兒子在前面平叛,白氏的心也懸著,索性就教這些孩子,一來能更好籠絡部曲,二來等到他們長大,也能幫到王家。 白氏想不到,她的無心之舉,竟然幫了王寧安的大忙。 在知道韓家要來踢館,王寧安就挖空心思,要怎么擋住韓家,盡量把王家的子弟送進學堂。 當他得知老娘教了一兩百個孩子算學的時候,立刻大喜過望。 五道題目,其中經義和策論很難,即使是韓家的子弟,能答上來的也不多。至于詩詞,由于改成了填空題,大多數用心的孩子都能填上,等于是白送分。 所謂智力題和算術題,就是王寧安挖的坑。 王家子弟只要拿下了智力題和算術題,再加上詩詞題,穩穩三分,就有了入學的資格,至于韓家子弟,他們只能在經義和策論上面下功夫,如果真的能答上來,沒說的,也有資格入學。 只是這兩道題是蘇老泉出的,他按照自己兩個天才兒子的標準衡量別人,出的題十分艱難,愣是弄得韓家子弟只有13人通過。 總體來說,王寧安偏袒自家人,但是也不能算太過分。 至少算學部分,就讓所有人瞠目結舌。 “五弟,今日方知天外有天??!”韓絳說完,沖著王寧安深深一躬,“光是算學一道,我韓家子弟就多有不如,可笑韓某不自量力,惹笑話了?!?/br> 不愧是大家子弟,韓絳溫文爾雅,氣度不凡。 雖然有些不公平,可韓家是什么積淀,弟子不能在各個方面壓倒人家,就已經輸了,沒有什么好說的。 就連韓維他之前氣勢洶洶,見識了王寧澤的書包,也老實了。 “我小覷了天下英雄,我向你們道歉?!?/br> 韓家兄弟這么快就低頭了,王寧安倒是有些意外,心說砸場子的不該一直鬧嗎,哪怕無禮也要折騰,把臉送過來給自己打? 偏偏碰上了兩個棉花包,有勁兒使不出??! 王寧安有些遲疑,身為山長的歐陽修卻發話了。 老夫子是標準的道德君子,他覺得王寧安為了學堂出力很多,多招一些王家子弟,無可厚非,但是學校畢竟是學校,要有規矩,靠著偏題怪題,把有潛力的學子擋在外面,實在是說不過去。 “第一科就暫時如此,下一科務須提前三個月,公布考試范圍,以免應考學子手忙腳亂,無所適從?!睔W陽修說著,又抓起《三字經》沖著王寧安晃了晃。 “這本是你編的吧!” “嗯?!蓖鯇幇怖蠈嵒卮?。 “老夫回頭替你上書,獻給陛下,以后天下學童啟蒙,怕是都要念這一本了?!?/br> 歐陽修一錘定音,王寧安可是滿心怒火,之前《三國演義》獻上去了,自己一個銅板都沒撈到,這次又把《三字經》搶走了,那可都是錢??! 正當他要說兩句,韓維突然笑著拱手。 “恭喜小友了,從今往后,天下發蒙學童都要尊小友一聲老師了?!?/br> 哎呦! 還真是! 王寧安稍微一愣,試想每個小孩子,都捧著《三字經》發蒙讀書,誰還能忘了作者啊,到時候自己的名氣必定扶搖直上,好處大大滴! “永叔,順便把這本《百家姓》也獻給陛下,陛下應該會喜歡的?!标淌庋a充道。 能不喜歡嗎? 百家姓他們老趙家可排在了第一位! 正是看了《百家姓》這幾位大佬才堅信兩本書是王寧安所做,這個小混蛋,年紀不大,慣會拍馬屁,而且拍得無形無相,妙不可言,一本小冊子,把皇家放在第一位,那可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只是這么好的馬屁手段,以往怎么就沒想到? 晏殊別提多懊惱了,假如當年自己也這么善于拍馬屁,沒準這時候還宰執天下呢……果然自己太老實了,說多了都是淚! 幾位大佬搶走了兩本書,又注意到了《算術入門》和《幾何初探》,這兩本王寧安雖然借鑒了后世的教材,但是總體來說,是出自他的手筆。 不同于《九章算術》那種完全從實例出發應用算學,王寧安在兩本書中,灌注了數學邏輯,有著嚴謹的推導過程,總結了一般的公理和定理。至于后面,更是有豐富的實例和深入淺出的講解。 由于是給弟弟meimei學的,很通俗,也很有趣,別說學童喜歡,就連這幾位老貨也大受啟發。 “我以為算學乃是六藝之一,更應該作為我六藝學堂的立身之本,這兩本書,就作為算學教材,非六藝門下,不得學習?。?/br> 歐陽修又一次剝奪了王寧安的著作權,順道他又把王寧澤書包里的識字卡片也拿走了。 每樣東西,都有一個簡單的圖畫,配上文字,很容易記住,絕對是開蒙的好東西,也要推廣。 搜來搜去,王寧澤的小書包都空了,弄得小孩子都快哭了! 你們這幫壞人,哥哥給我的東西,都被你們搶走了! 王寧澤攥著小拳頭,恨不得給歐陽修一頓胖揍,打得老東西找不著北。 難得,瓜分了這么多好東西,歐陽修總算良心發現,有些慚愧了,拿了人家的東西,不能白要吧! “寧安,你跟我過來?!睔W陽修率先起身,直奔旁邊的小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