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武皇陛下的前身武媚(三清非三友和痕跡空無打賞)
大唐n年,某月某日,風和日麗。 長安城中但凡是有點家底之人,皆是拖家帶口的帶著家中信佛之人,朝著普光寺的方向而去。 進入中是難得的法會的日子。 依照著普光寺法會的慣例,在山下有富裕的鄉紳們自發搭建起來的施粥的棚子,也有那虔誠的信徒,帶著香油錢,早早的投遞在廟門口的供奉箱中,嘴中念念有詞的祈求者今年中,家中家人的平安隨順。 這一切,都不是現如今的顧崢所要管理的,他只是低頭安靜的跟隨在道岳法師的身后,難得的打扮一新了起來。 上一次覲見李世民時,他沒有穿上的僧衣袈裟,被道岳的強烈要求之下,此時也穿在了身上。 作為普光寺中的門面,他當仁不讓的要表現一下,佛靠金裝的定義。 代表著法會開始的鐘鼓,在整座寺廟之中響了起來。 而他的師父,連同他一起,在眾位黃袍師兄弟們的簇擁之下,緩緩的登上了那個高高在上的法壇。 這個被黃綢纏繞的高臺,在眾位虔誠的長安城的信徒的關注之下,露出了它巍峨的真容。 一聲聲的驚呼之聲,更是在道岳法師一步步的跨越在一旁的階梯之上,若平步青云一般的踏上抬去的時候,達到了音量的最高潮。 這般的高度,自下而上的看過去,就是一陣的眩暈。 但是居于其上,已經緩緩的坐下的道岳,卻是沒有半分的動容,表現出了一個帶高僧所應有的氣度。 僧袍垂落,金色的光芒,仿佛與太陽融為了一體,讓貪戀其上美景的人,禁不住的都瞇起了自己的眼睛。 太過于刺眼的陽光,讓信徒們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了臺下的廣場之中。 迫不得已的讓他們由眼睛去看,轉向到了耳朵去聽,當你用耳朵去聽進去的時候,你就會用心去感受。 這也是高壇法臺另外的一種用處。 拋去虛偽的外殼,注重于心靈的感受。 但是,想要將徒弟一起退出來的道岳,此番法會卻是失策了。 因為在道岳坐定之后,副手法臺上的顧崢,也緩緩的出現在了場內。 讓那些還沒有來得及閉上眼睛的信徒和百姓們,看到了一副佛子踏云而來的激動人心的景象。 那僧人,袈裟黃袍,這外物華貴無雙,卻難掩內在的風華半點。 一點朱砂在額頭之間,紅的剔透。 他的臉柔和的宛若最好的觀音像,帶著難以言明的悲天憫人,禪理佛性。 他就像是天邊的云,池中的魚,永遠都是那般的觸不可及。 讓見到了如此美景的人,升不起半分的褻瀆之心,竟是還有那幾個愚昧的婦人,口中驚呼著佛祖佛子的,跪拜在了這個法會的當場。 這般因為他的嘈雜,并沒有讓那僧人停駐腳步,他充耳不聞,仿佛凡間諸般的煩惱,與他都是過眼云煙,他的心中只有面前的高臺,以及在他身后大殿中的佛祖。 這一段路走到最后,待到顧崢在輔臺之上坐定了之后,這場內以及因為擠不進大場而圍在山路外聆聽的人,對于辯機只有一個反應,那就是虔誠。 見到于此,隱藏在人群中,最靠近觀禮臺的李世民,就問起了一旁親近的內侍,對于這場法會的感想:“你們怎么看?” “是不是覺得朕的眼光獨到?” 而那位內侍此時卻是目光灼灼的盯著辯機登上的高臺的方向,帶著三分的敬仰,帶著三分的嬌嗔回稟到:“陛下的眼光果真是好的,那道岳法師能在此等經壇之上,頌揚佛法,果然是一代得道的高僧風范?!?/br> 那吐出口中的聲音,是滴溜溜的脆,沒有一般內侍的陰晴不定,雌雄莫辯。 聽這個聲音,竟是一個小嬌娘。 果不其然,那李世民十分親密的點了一下一旁小內侍的鼻尖,復又得意的大笑,朝著即將開講的高臺上看了過去。 而那個被贊揚了的女子,吐了一下舌頭,眼珠子咕嚕嚕的,卻是將目光十分陰晦的再一次的轉到了辯機和尚的方向。 若是顧崢能夠看到此女子的面容的話,一定會驚愣在了現場。 這就是他穿越在大周朝時,地位最為崇高的武皇陛下。 此時的武媚,年齡與顧崢相仿,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正是風華正茂。 她委身于身旁的帝王,卻是半分的手段也不敢施展。 因為在強大的疑心的李世民的身旁,她那般魑魅魍魎的手段,實在是太過于小兒科了。 但是她有著一個誰都不曾知道的殺手锏,那就是,現如今因為她看辯機看的太過于認真,而被發現,在她的腰肢上偷偷摸摸的捏了一把作為提醒的太子李治。 對于這突如其來的咸豬手,武媚自是怒目嬌嗔了過去,在李世民背著手的身后,做著這個世界上最為刺激的偷情。 父與子,母與子的禁忌之情,讓這個一貫以仁義孝順的面孔示人的李治,此時也是紅透了眼睛。 呼哧呼哧的,平復不了自己的心緒。 就在他因為自己的失態,馬上就要引起父王的關注,在前方的李世民就要轉過頭來的時候,這高臺之上的道岳法師,反倒是率先的開了口。 “佛曰……” 一聲聲的佛家至理名言,從這高僧的口中吐出,字字如珠璣,讓入耳之人的所有的心神都自動的被吸引。 有那慕名而來的方外之僧,竟是席地而坐,閉目隨之講解一同誦讀了起來。 有那潛心佛學的信徒,當雙手合禮,誠心感念與其中。 一時間,這場內外的民眾們,竟是被這聲音洗滌了身心,一個個的都沉浸在了佛教解說的妙語之中。 讓在寺廟內,仍想著yin邪之事的李治與那武媚,臉上也莫名的羞赧上了三分。 原本那刺激偷摸的心,自然也淡了下來。 而抬起頭來的武媚,冥冥之中卻是不受控制的朝著臺上的辯機的方向看了過去。 這莫不就是讓高陽公主在前幾日中吃了大虧的那個辯機和尚嗎? 只聽說那公主,莫名的在普光寺中只居住了一晚,竟是封堵上了自己的府門,多日間也未曾見得再出門待客。 平日中高陽那般招搖的辦事,誰不知道她曾經來這佛廟當中的目的? 只不過私下中的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罷了。 畢竟那人家真正的駙馬房遺愛,也是半點的話語都不曾說出的啊。 不過,這和尚長得真是好看啊,膽大妄為的武媚,卻是有著比一般的女人更加果敢的膽子。 在眾人安靜的聽著佛法的感召的時候,她卻是一直在欣賞著美和尚。 一時間,癡迷不已,辯機的形象,卻是深深的印刻在了武媚的腦海之中。 自此,由佛成了魔,印刻在了她的心頭,讓她的審美觀,也是十分詭異的朝著辯機的形象轉變了起來。 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在潛移默化之間就被影響到了的武媚,隨著高臺上的道岳法師的最后一句唱誦結束之后,就快速的拉回了思緒。 雖然只是一節小小的法理的明辨,卻是讓李世民體會到了這道岳的最真實的水準。 看到了在道岳身后,虔誠禮佛的辯機的身影,李世民的眼中最開始的那種危險的光芒,卻是一瞬而過,消散在了這場講座之后。 他沒有驚動周圍的百姓,只是小聲的吩咐了一旁真正的侍衛,說了一聲撤離之后,就從人群之中,安靜的退出到了廟門之外,須臾的功夫,就下得了山下,竟是連道岳法師后來的講座都沒有再聽下去。 此行微服查訪的目的已經達到,在這種魚龍混雜的地方,還是小心為妙。 一隊看似松散,實則護衛嚴密的小游園隊伍,就開始朝著長安城的皇宮的方向,駛離。 依靠在車駕之上的李世民,今日中因為帶著武媚出行的緣故,并沒有騎馬。反倒是歪斜在裹滿了黃絹的車塌之內,似有若無的翻看著手中的經卷。 怕是看到了一旁武媚的無聊,突如其來的,李世民就問出了自己心中的一句話語:“媚娘啊,你說,那名為辯機的和尚,長得是不是太過于好看了?” “這長安城的百姓們會怎么看呢?” 被問到的武媚娘,心中卻是咯噔一聲,對于那個驕縱的高陽公主的印象,更是差了三分。 你說你一個年輕貌美的嬪妃,怎么好去評價一個年輕和尚的丑或美。 若是不是這個公主那過于明顯不打算遮掩的行為,被她的父王給知曉了,又怎么替她惹來這樣的禍事? 剛想著依照自己的本心行事的武媚,突然就想到了前幾日李世民與她親近時,那次被突如其來打斷的好事。 那一日中,她滿是憤懣的躲在幕帳之后,聽到了突然覲見的高陽說的什么來? 對了,房玄齡的身體怕是要不大好了,她的那個大唐的外嫁到房家的公主,竟是要替他的駙馬爺,爭上一下房家國公的爵位了。 這天下還是皇帝陛下的天下,這天下的法度,能是你一個公主插手干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