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太乙之境
證道太乙,各人有各人的方法。 修行世界之道,成就中千,這方世界便是太乙道果;修行符道,成就一道太乙真符,這道真符便是太乙道果;煉氣之道,修成先天玄炁,這道先天玄炁便是太乙道果;金丹大道,修成八轉金丹,這顆八轉金丹便是太乙道果…… 這些法門都有各自的成就方法,只需修到一定程度,便會自然而然成為太乙之仙??赡芙洑v會有所不同,但多數都是那么些關卡,無非是手段不同而已。 但是,這并非凌云所取,他欲要以己身叩道,向宇宙天意,問明大道真諦!這就是他這次與眾不同的證道經歷——以己道叩天道,以己心問天心! 而這,也是他證道太乙的法門! ‘以己道叩問天道,以己心問天心’的做法,乃是以自己這微渺的意志,來撼動天意,向天意叩問大道玄妙。 兩者之間的地位并不對等,就像是一個平民向國王詢問國家的情況,國王愿意回答,是平民的榮幸,而國王一旦不愿意回答,就可以以刺探國情的罪名把平民抓起來。 凌云以此法來驗證自身道果,一個不好就會被大道洪流給沖垮,甚至被同化融入宇宙,自身的一切都將歸于天道,這其中的兇險之處,用言語都不足以言說。 不過,此舉雖然是兵行險著,但是凌云這么做卻是有著無窮好處:一者便是自身修行經過世界地驗證,比之任何考驗都要牢靠。二來則是與世界碰撞印證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多大道玄妙,比起自己苦苦參悟修煉所得要更加快捷。 第三個原因,則是在這番證道過程中,凌云通過與天道印證,以此凝聚獲得某種類似神位的天地位業。這種業位可以鎮壓自身仙道氣運,保其不至流失。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想要通過這個辦法,來驗證自身修行道路究竟正確與否?以及真正的大道之妙,究竟為何? “那么,你得‘道’嗎?”靈山之畔,后土的目光落在凌云身上,看著他身上凝聚成的某種道韻法理,不禁發出一聲輕問。 凌云此時已聽不到后土地發問,此時的他,元神接觸到大道洪流之后,整個心神便沿著大道洪流逆流向上,來到了某個境界之中。 此處沒有天地之分,沒有上下之分,無有大小之別,既是空虛無物,又似孕育萬有,好似宇宙初開,卻又是宇宙終結。真幻界限已然消失,永恒剎那都在此停留……種種言語都不足以描述其狀態之萬一。 此地為宇宙的先天之根,天地之根,似有似無,孕育宇宙萬有,卻又沒有宇宙中的任何事物存在。此地乃是眾妙之門,玄之又玄,莫可名狀,比之先天混沌亦是不遑多讓??仗摷帕瘸涑馓摕o,身處此地當中,既不是有想,也不是無想,更不是非想非非想,總之任何言語都無法描述這里的玄妙。 凌云心神一進入此地,便在剎那間失去一切思維、想法乃至感知。似乎在這一剎那,一切都變成了永恒。凌云的整個心神都在逐漸虛化,似乎要與這里永恒地融為一體。 就在這時,忽然一點靈光萌發綻放,那光初時并不強烈,只有微微一點,仿佛風中火燭,幾乎要在下一瞬就會熄滅。但是當這一點靈光萌發后,寂寥的虛無便不能再侵蝕他的心神意識。 伴隨這一點靈光萌發,似乎激發了這里孕育萬有的機制,忽然有一點氣流自靈光中誕生而出,這一點氣流猛地膨脹開來,化為一方風景無邊的山水世界。靈光在山水世界中凝聚成形,化為了凌云他自己的形態。 抬頭看著這方世界,凌云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明悟:“‘無’包含著‘有’,而‘有’存在于‘無’中。宇宙誕生后,‘無’并非消失了,而是隱藏于‘有’的另外一面,‘無’被‘有’所覆蓋?!?/br> “若是將‘無’到‘有’做個排列,最上層的是‘無’,‘無’下面就是太易,太易下面橫隔著太初,太初下面橫亙著太始,太始下面覆蓋著太素,太素下面就是太極。太極動而分則為宇宙,則生天意;太極靜而合則為混沌,則為天道。天道太極上系太素之微渺,下達宇宙之萬有,實乃承接大道所生?!?/br> 細細回想剛才的景象:“方才我穿越太極,達到那方‘虛無之境’,應該就是誕生宇宙的根源,也是隱藏在宇宙另外一面的‘太始之境’,被叫做‘無邊玄妙方廣世界’的地方。其中具備了一切的宇宙概念,但是卻并未萌發,而是處于將生未生的狀態。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我的元神存在下去,而不是在進入的一瞬間就被虛無徹底泯滅,回歸至‘無’的狀態?!?/br> 思及此處,凌云也不禁暗暗慶幸:“幸虧這里是已經具備萬有概念的‘太始之境’,若是再往前一步,到了連時空也不存在的太初之境,恐怕我會瞬間消失在其中?!保ㄇ拔恼f過,先天太初還未誕生時空,太始后才誕生時空,但是太始的時代,過去未來渾然一體,時間沒有流動,剎那即永恒,永恒即剎那,沒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分別。) 暗暗慶幸了一陣,凌云抬頭望向這方心相世界之外,看著外界的空虛寂寥,同時思忖道。 “這里的狀態極不穩定,向前演化就是誕生天地萬物的太極,向后退轉就是萬有歸墟的空無。通過這里可以前往太初,乃至于更加貼近‘無’之貌的太易。若是我所思無差,我所求之‘道’,應當就在那更加貼近‘無’之貌的‘太易之境’里面吧?” 比起‘太始之境’更加虛無的‘太易’,凌云現在連太始之境都沒有完全摸清,也想象不出太易的形態是什么。更別說是去去‘太易之境’探尋大道了! “眼下還是先將這里摸索熟悉,以后證道大羅之后,才能涉足到更加深入的太初之境,乃至太易之境了?!?/br> 凌云略略在這里停留了一陣,隨后便直接將本命世界搬了過來,停駐在這方太始之境當中。 這里的虛無雖然具備強大侵蝕之能,不過中千世界已經能夠抵御住虛無地侵蝕。而且將中千世界搬到這方太始之境以后,世界就無需要再從宇宙中汲取元氣了,直接從這太始之境中吸納先天太虛真氣,就能轉化成各種所需的元氣了。 等到安頓妥當,凌云的元神便離開了這方境界,回轉到了自己的rou身里面。 rou身之外,正守著凌云的乾坤道人,目光毫無阻隔地看透內外,清楚看到了一切動靜。當他看到凌云沉浸在太始之境時,差一點就忍不住要出手了。但他還是強行按捺住了出手的想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等到本尊元神在‘太始之境’中穩固以后,他才放下了手中一直掐著得印訣。 等到本尊元神回歸rou身,凌云睜開眼睛?;秀敝?,一念聯系上太始之境里的各種道果,凌云才恍然有所了悟:“這便是我所證得的太乙之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