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為此你又要怎么解釋呢? 這個號碼是技偵王主任跑數據庫,定位到一個有案底的男人,他一回生二回熟像竹筒倒豆子樣全交待了,林煦發現馬三也并不全用黑號聯系,偽裝成快遞確實很容易避開警方調查。 付念出現一絲慌亂,沒想到警方這么快就通過馬三查到了自己,但僅憑通話記錄也說明不了什么,他們要是有更確實的證據,就不應該只拿出監控和通話記錄,她稍穩心神,說:你們能確定當時和我通話的是照片上這人嗎?這些都不能作為我和他有直接聯系的證據吧? 確實,檢察院要看的是直接證據,他們交易謹慎,光憑兩張照片和通訊記錄根本不能定她的罪,也不能證明她有參與江佑綁架一案。付念的態度和林煦預料中一樣。 她向在旁邊看材料的沈長風交換了眼神,接下來是沈長風的問詢。 他合上材料往桌上一扔,付念女士,上過大學嗎? 上過,讀的市場營銷。 林煦疑惑她什么時候讀的大學,資料上根本沒有。 沈長風之所以這么問,是因為付念剛才想要證明自己是易慈,他倒要看看她對易慈的了解有多少。 接下來沈長風從大學專業課老師到有哪些相處好的大學同學,從大學到高中,細致到高中的畢業旅行去了哪和誰去的,再從高中到初中,具體數學老師叫什么名字之類的。付念一一對答如流,甚至還自動交待沒問到的一些細節。 林煦才明白沈長風剛才看的是易慈的資料,他打算用易慈的個人成長經歷來找出她偽裝易慈的破綻,付念確實是準備萬全才過來的,如果剛才小滿按她的計劃走,想要證實她的身份,就掉入事先設好的陷阱。如果不是對付念動機的足夠了解,以她對易慈的了解程度,不知情的人肯定會認為她是被困在付念這個身份里的易慈,能做到對細枝末節都了解的程度,她這是在易慈身邊觀察了多久。 耳麥里突然傳來司辰心的聲音,她提醒道:沈長風你再問下去她就是易慈了,問她有關于養父養母的事情。 沈長風收到提示,結束對小學老師情況的問詢,付念女士,你主張自己是易慈,那么請問你是怎么看待養父養母的。 剛才的問題,只要警方稍加證實就能得到客觀的事實,付念因為準備充分所以對答如流,一下切換到這么主觀的問題,付念思考了很久。 易慈的戶口信息上和養父養母的關系并非領養,那年月的戶口登記不如現在嚴格,所以易慈一直以為自己是親生的,直到自己出現她才知道那不是她的親生父母。如果是她,她會怎么回答。 狂風呼嘯的雨夜,易慈把父親的遺像掛在母親旁邊,噼里啪啦的雨點砸在窗玻璃上,雨水滾滾而下,易慈把香爐擺到父母遺像中間,學著父親的樣子,燃香,吹熄火苗,橘紅色香火升起青藍色煙霧,絲絲縷縷在屋子里靜悄悄縈繞。她在旁邊面無表情的看著,等著易慈的那句話。 小念,從此以后,我只有你一個親人了,易慈呆呆的看著黑白照片,然后轉頭對自己說:謝謝你小念,謝謝你還在。說著眼淚無聲滑落,付念沒有上前安慰,她知道自己不夠格,那晚的心情就像外面瓢潑的大雨,慌亂無章,只能一味的撞擊玻璃,然后再從玻璃上滑落,最終和污水匯集到一處。 她說:我很感激他們,也很遺憾沒陪他們到老,他們走的太突然,我連盡孝都來不及。 司辰心一瞬不瞬盯著她的表情變化,外公外婆離世的時候她都還沒出生,對他們的印象只存在母親偶爾的只言片語中,母親說那是她一輩子的遺憾,付念說這話的時候無論動作,神態還是微表情,完全是從易慈的角度來回答的。 可假的終歸是假的。 林煦也注意到了,付念在回答關于養父養母問題時的語氣神態和剛才回答自證身份的樣子有些許不一樣,態度更平和連語速都慢了下來,她這是完全把自己帶入了易慈。 沈長風又問了些問題,付念回答依舊滴水不漏,司辰心摘下耳麥,她是一個字都不想聽了,孟局見狀問道:怎么不聽了? 司辰心毫不掩飾內心的反感,聽著反胃。 孟局很理解,問起她的看法:辰心,這案子你了解多少? 我只了解個大概,這還是基于我對犯罪模式的分析才得出的結論,具體情況還需要專案組繼續深挖,就目前來看付念后面還有人,至于是誰,是不是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主謀,我不敢下定論。 孟局嗯了一聲,十幾二十年前的案子查起來難度太大,何況專案組現在的案子都沒查清楚,他很好奇遠在他國的小丫頭是怎么發現如此隱密且龐大的犯罪組織的。 剛想問就被里面出來的兩人打斷,沈長風看到司辰心先是一挑眉,問:你大哥這么快就說服你姑姑啦? 司辰心和沈長風之間從來不需要客套,她也沒回答反而問:接下來打算怎么辦? 沈長風說:我看她是不打算配合了,先拘傳48小時再說,這種級別的人物,我是沒轍了。 司辰心無情道:還不是因為你們證據太少。 沈長風:對對對,司顧問說的都對,您有什么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