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氣息沛然,日夜cao勞
這一日,嶗山府全城戒備,兵馬一隊隊,都是鎧甲在身,馳騁在各大街道之上,馬蹄霍霍,氣勢凜然。 這是揚威,展現兵力。 城中養兵久矣,但平常時候大都待在兵營中,入冬以來無戰事,鮮有出行的時候,但現在,被拉出來了。 這不但是揚威,還是一種震懾。 當今時勢,兵甲乃一切基業的基本,兵不強,馬不壯,便如同水上浮萍,看上去美,實則一吹則散。 現在陳三郎就想通過一隊隊精悍兵伍來告訴滿城民眾,此城安然,不動如山。 他們早有準備,并不害怕蠻軍。 這也等于給眾人吃了一顆定心丸,人心能夠穩定下來。 說實話,隨著嚴冬即將過去,春暖冰化,關于蠻軍即將要大舉來犯的消息便傳揚了出來,使得不少人人心惶惶。 沒辦法,對于兇悍狂野的蠻軍,很多人都發自內心的戰栗,特別是那些難民門,他們曾親身經歷過,曾親眼目睹過蠻軍的殘暴兇猛,早在心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 要是嶗山守不住的話…… 后果不可設想,因為到了那時候,整個雍州就再沒有容身之所,他們只有死路一條。 死亡陰影繚繞不散,籠罩得久了,很容易就讓人抑郁,甚至崩潰。 所以陳三郎必須趁這個機會,好好耀武揚威一番,給所有民眾提氣,讓他們意識到不是沒有希望。 當有了希望,人心凝聚,便會激發同仇敵愾之心,若蠻軍真得來犯,這股心氣的作用性非同小可。 兵馬巡街,等于軍演,效果立竿見影。端坐在府衙內的陳三郎很快就感應到那滾滾而生的民心人氣。 這股氣息,不再像以前那般絲絲縷縷的,而是凝結成片,一如云彩,大片大片,圍攏在整個府城之上,沉淀最厚處,赫然是府衙上空,簡直似一頂巨傘,守護其上。 感受到這片氣息的沛然,陳三郎泥丸宮中的《浩然帛書》頗為雀躍,有靈性般浮沉不定,吞吐不已。 對它而言,這片氣息正是其最好的補品。而此書的精神面貌直接反映到陳三郎身上,顯得精神奕奕,龍精虎威。 這股勁頭到了晚上,破天荒地竟讓他占據了主動,使得許珺竟有幾分吃不消的感覺,一個勁追問,是不是道士那邊又給了新的膏藥…… 陳三郎嘿嘿一笑,暗暗有幾分得意。要知道自從成親來,這床榻之事,他堂堂一個大好青年,居然常常被弄得丟盔棄甲,一敗涂地,在嬌滴滴的夫人面前,顏面好生無光。 雖然,這個夫人身體異稟,身懷名器,不可等閑視之。但不管如何,當類似的事經常性發生,還是很傷自尊的。 如今幾晚一反常態,陳三郎重新占據主動權,征伐舒暢,快意人生,不禁都有點留戀沉迷了。 相比之下,許珺反而顯得有點悶悶不樂,即使過年的熱鬧,都無法沖淡她眉間的那道憂愁。 因為今年,父親許念娘并沒有像當時說的那樣,盡可能趕回來過年。 想到父親一人在外,漂泊無定,不知經受著怎樣的雪霜日子,許珺哪里開心得起來? 陳三郎知道她心事,便盡量抽多點時間來作陪,開導寬慰,當了晚上,把持不住,一邊寬慰,一邊寬衣解帶,那也是人之常情。 晚間之事,暫且不提,很是有些忙碌;不過到了白天,陳三郎更加忙碌,各種大會籌備事宜,無論大小,最后都得經過他來拍板決定,顯得謹慎。 一段時間的繁忙后,最終到了正式開會的日子。 這一日,府衙張燈結彩,鋪上了紅毯。 清晨,陳三郎早早起床。床上,棉被起伏之間,許珺嬌軀如畫,她神態顯得慵懶,黑黑的長發披散開來,更添幾分風情。 昨夜也不知怎的,陳三郎前所未有的興致勃勃,導致一夜癲狂,梅花三弄,這才鳴金收兵。折騰半宿,許珺似乎還沒睡醒。 陳三郎穿戴整齊,道:“珺兒,你再睡會?!?/br> 許珺伸了個懶腰,嗔道:“今天是大日子,哪里還睡得著?” 自從正式成親入門,她便有意地收斂了些性子,也不再兼任府衙差事,專心待在后院中了。 也許,這是一種歸宿。所不同的是,她并不安分,日常練武功課,一天不曾落下,還帶著其他幾個女眷跟著學起來,比如宋珂嬋。不過她現在來學,手腳都硬了,只能學些花架子。 很快,許珺也穿好衣服,做好些瑣事,與陳三郎一起吃早餐。 只要陳三郎在家,不管早餐還是中午晚上,吃飯都會跟母親陳王氏一起,這樣,才吃得開心。至于二姐,卻是搬到軍營那邊去了,負責江草齊的飲食起居。 姐夫江草齊呆在軍營中,練兵頗為辛苦,他又是個大咧咧的漢子,身邊沒有人照顧,實在不行。而作為軍中主將,也不好天天跑出來。那么,就只得陳二妹搬過去。 軍營之中,不少將領都帶著家眷居住,不過居住的地方在一塊特別的區域,與軍營主體有所區別開來。 吃好早飯,陳三郎要去往府衙了,臨行前,許珺還特意幫他整弄好衣襟。 今天陳三郎一身正裝,頭戴翅紗帽,腰間帶長劍,文雅之余,又有英氣展露,顯得挺拔。 “嗯,那我便上府衙了?!?/br> “好的,萬事不必急躁?!?/br> 很平常的對白,卻有深切的情感蘊含其中。 陳三郎帶劍出門,到了外面,一身鎧甲重裝的洪鐵柱早等候在那了。這一位侍衛頭目自上任來,忠心耿耿,忠于職守,有時候陳三郎都嫌他太過于死古板,但洪鐵柱不為所動,亦步亦趨,只要到了外面,絕不輕易離開陳三郎半步。 兩人一前一后,大踏步去往府衙,沿途走廊處,都有侍衛把守,見到他們來到,紛紛行禮。 不多久,轉過一道門,邁過去,已是府衙大廳。 “公子到!” 一門子高聲叫道。 一時間,提前來到堂上坐好的眾人立刻齊刷刷起身,再躬身下去,口中叫道:“參見公子!” 這一片聲,如浪如潮,氣息翻滾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