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武俠] 我靠報廢馬甲系統成為江湖第一人、[綜英美] 和前男友分手后他想把我按進地里、愛情事務處理局、薄荷過敏、軟飯吃嗎、淡藍鐵塔、海島烏托邦、妄他、嶺城炙愛、倒追冷漠校草四年,分手后他哭了
這魄力,要不怎么說李治佩服她呢。 這么多錢說送就送出去,不過背靠大樹好乘涼,她與嬴政的利益越緊密,她們的家族也就越安全。 只要秦朝還在,只要皇帝不腦癱,只要巴清他們家族不動歪心思,那就可以確保他們家一直昌盛興隆下去了。 “我們這邊的意思是,等到手里的存貨足夠全國開設的店鋪都上新十幾件后,再配合報紙統一推出?!?/br> 如此一來就能引爆新服裝熱潮,大家紛紛去他們的店鋪訂購,這十幾件定出去后開放預售模式,預售期間之前那十幾件被搶到的人穿出去,大家發現確實好看且省布料,大夏天穿著也涼快后就會持續下訂單預售。 如此一來他們就能多賺許多錢,沒錢用糧食換也行,正是打仗的時候,糧食不能斷。 有了這些錢和糧,大秦的軍隊一直打都不怕,畢竟后備資源充足。 兩人后面又閑聊一樣說了一會,最終嬴政確定了第三版,這一版說的比較接地氣,黔首們比較好理解,當然其他兩個版本也不能扔了。 嬴政至于讓人拿去改成民間傳說,只等報紙發布就給散播出去,如此雙管齊下,六國遺族他們是什么想法不論,沒見識過太多熱搜信息轟炸的黔首是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不過這暫時還要等以后,眼下最重要的是送秦軍出征。 一大早起來,嬴政直接帶人出了城,他先后送了三波人馬出征,現在快到八月了,如果速度夠快,年前他應該就能等到好消息。 看著漸行漸遠的軍隊,劉徹嘆氣道:“突然走了,還怪舍不得的?!?/br> 他的衛青與霍去病也跟著一起跑了,他都還沒看熱乎呢! 李治悶悶應道:“嗯?!?/br> 李治眼眶現在還是紅的,剛剛臨行前沒忍住又和李世民哭了起來,雖然知道阿耶武力值高,又有副本里的屬性加持,身上還有道具身份卡這些,完全不用怕。 但離別之情還是讓他想哭。 當時他倆抱頭痛哭的時候,那烏云籠罩,電閃雷鳴的悲苦模樣,讓嬴政眼疼的移開了目光。 這兩位能力都不凡,但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愛哭。 只能說他們不愧是父子。 第196章 八卦欲的后宮 李世民他們走了,其他人卻還要繼續在咸陽的工作,且會更忙。 這一忙就是半月,而劉秀本來是想找機會詢問衛青他們的情況,但怎奈衛青他倆一個跟著李世民,另一個則跟著朱棣都跑出去打仗了,他全沒機會問他們到底是不是他知道的衛青與霍去病。 不過這點似乎也不需要他證實了,因為叫這兩個名字,還都摩拳擦掌的跑去打仗,不是他們的概率實在是太小了。 沒有自欺欺人否定他們不是長平侯他們,心中已經認定他們的身份的劉秀再看劉徹這位頂著與漢武帝一樣名字的劉夫人,就怎么看怎么覺得這人就是他祖宗。 但可惜的是他忙到飛起,完全找不到空去和劉徹確認,而對方也不知道他是他老劉家的人,對他同為穿越者的身份好像也不知情,再者他也不是出自劉徹這一脈的人,劉秀實在猶豫自己是不是應該不管不顧的認親。 再想到劉徹在宮里頭的傳聞,劉秀就更猶豫了,他確定不會因為知道劉徹的炸裂八卦而被劉徹在這里殺人滅口嗎? 雖然對方這半個多月來已經有所收斂,沒再傳出來翻窗爬床和多人狂歡的事情來,但…… 想到劉徹現在的武力值,劉秀默默決定劉徹不說,他就當不知道好了。 而另一位叫劉大耳的劉長使,劉秀就有些拿捏不準他到底是啥情況了。 你要說他也是穿越者吧? 他對自己的試探一臉茫然,一副聽不懂的樣子,且劉秀也沒聽說過劉大耳這么個角色。 但你要說他不是,他又跟劉夫人極其親近,而且聽宮人們八卦的意思是,劉長使雖然是個山窩窩里出來的,但也不知道怎么的攀上了劉夫人,硬是哄得劉夫人給她從犄角旮旯里翻出來一個遠的不能再遠,比他還遠的血緣出來讓她成為劉氏宗族里的人。 劉秀現在就很迷惑,不懂劉長使究竟是個什么情況。 不過兩人半月來的接觸也不多,劉秀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逐步試探,補充線索,確定真相。 他與劉長使半個月來的接觸僅限于晚上一起下副本,白天偶爾要去她那邊拿資料,然后就沒有其他接觸了。 劉秀目前是在新聞部工作,他負責引導新人,排版,審稿,寫稿總之就是新聞部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搬。 拿著剛印刷的報紙,準備去印刷房里找負責人談談漏印這事的劉秀憂傷地嘆了口氣,為什么他最初只是想確定衛青他們是不是長平侯衛青與冠軍侯霍去病,結果不僅被帶著下副本,一起熬夜學習,最后還要在白天被抓壯丁努力干活??! 被工作與學習以及現實摧殘的劉秀在宮中像個游魂一樣飄蕩前進,原本一柱香就能到的路程,結果一柱香的時間他硬是才走了一半。 “嘔——” 前方拐角處傳來干嘔聲,這令劉秀腳步一頓,人類本能的好奇心令他駐足屏息,開著潛行狀態準備聽聽是什么情況。 “你沒事吧?” 拐角處傳來的聲音令劉秀睜大了眼睛,這…這是…… 公子武! 在新聞部工作必然少不了跟公子武打交道,畢竟許多文章內容都需要與對方商談,劉秀對他的聲音很耳熟。不過公子武是個大忙人,白天不是在新聞部與李美人他們談事情,就是在教育部(為了全國教育新開設的)一邊編寫學子們的課本內容,一邊抽空教導來上課的人,傳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