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書迷正在閱讀:老婆今天懷崽了嗎[快穿]、大唐驗尸官、禁臠H<重生>、第五乙女 四殺阻止不了她、[綜漫] 我的真命天子自帶BGM、[綜漫] 靠抓犯人在酒廠升職、[綜漫] 小玉綜漫世界歷險記、[少年白馬醉春風] 謫仙東游、[綜英美] 與聲與共、[歷史同人] 始皇后宮傳
龐管家引著雪酥與司微進了這處院落,便指著那幾乎隱匿在紫藤枝蔓后的小門道:“這處地方,原該是想做成跨院的,但后來這府邸便又被改成了咱們郡王的住所,連帶著整個府邸的面積也跟著往外擴了一擴,是以這處地方便空置下來,用來安置……” 他的目光自雪酥和司微身上一掃而過,遲疑片刻,方才接了一句:“兩位姑娘?!?/br> 司微面皮子緊跟著便是一跳: 要知道,這一路上,誠毅郡王手下的那些個侍衛,都把他當成了雪酥帶在身邊兒伺候的小丫頭。 放到這龐管家這兒來,怎么就成了“兩位姑娘”? 這送給誠毅郡王的美人,跟送給誠毅郡王美人身邊的丫頭,想從這郡王府里脫身,難度系數完全不一樣。 司微身后,跟著一道抬了雪酥嫁妝送進來的那些個侍衛們聽了龐管家這話,也不由多看了司微一眼,而后很快收回視線,朝著龐管家略一抱拳,便從這處院落退了出去。 倒也沒有亂走,只是在院子外頭候著。 司微輕聲問詢:“……這,是不是哪里弄錯了?” 在春江樓那種地方,姑娘們和大丫頭小丫頭之間的壁隙算不得太寬,似是錦縭那般良善隨和些的,甚至能教身邊兒的大丫頭清露跟著一道在桌上吃飯,但……這可是郡王府。 進了這郡王府,主是主,仆是仆,定然是不能被放到一起稱道的。 龐管家多看了司微一眼,略略一頓,旋即便露出個笑來:“您說的是?!?/br> 這一句話,大有你說你的,我就聽著,并不當真的意味在里頭。 龐管家輕輕笑著:“兩位姑娘遠道而來,一路顛簸,這院里的一應擺設、常用的東西,都是一早徐姑姑親自帶人拾掇出來的,不妨暫且歇息一二。待再過上一會兒,徐姑姑便該帶著伺候的丫鬟們過來,二位姑娘看著挑些得手的用,總得一人身邊兒備上兩個伺候的丫鬟,幫著打理些身邊兒的東西?!?/br> “再有,就是這院里灑掃的粗使太監,約摸著今兒個晚上,就能給兩位姑娘送過來了?!?/br> “小人在前院兒里,手頭上還有活計沒收拾利索,這會兒得趕回去忙活,兩位姑娘瞧著,可還有哪兒不大滿意的?” 司微還待要張口再說些什么,便被雪酥一把握住了手腕。 司微一頓,便聽雪酥嗪著笑意開口:“真是麻煩龐管家了,有勞您跟著我們跑這一趟?!?/br> 說罷,雪酥自手腕上褪了個銀鐲下來,塞給了龐管家:“這往后,要是咱們這小院兒里的事兒,還得龐管家多多幫襯著一二,畢竟我們這也是初來乍到,多少子事兒上,也著實有些摸不著頭腦?!?/br> 龐管家的笑容更客氣了幾分,但到底還是推拒了雪酥的銀鐲子,連聲道是不敢,而后告辭離去。 目送著龐管家離去,雪酥把那根細鐲重新套回手腕上,面色也跟著冷了下來,但到底也是在春江樓摸爬滾打這么多年混出來的人,不過須臾,便又把那些個東西壓了回去。 她看著那未曾被合攏的院門,面上雖還帶著笑,聲音里卻依然開始透出些許涼: “司微,小微兒,我開始覺著,咱們在這郡王府里想活下去,怕是有點兒難?!?/br> 第40章 有些時候,底下人是極善于揣摩上頭人意思的,向來是會見風使舵。 那這龐管家對著人的態度…… 雪酥低聲喃喃:“這到底,是郡王那頭,對咱們不在意,看不上,打算把咱們扔在這偏僻小院兒里自生自滅,還是……這府里得寵的哪位主子,對咱們有意見?” 司微嘆了口氣,這事兒,倒也不必把他也給加上: “我只愁,如何要從這地方脫身出去……你可看出方才那龐管家有什么不對?” 雪酥聞言倒是一怔:“???” 司微說話間,嘆息里夾雜著些許蛋疼:“……那是個太監,這么個年紀,面白無須,喉骨也不往外凸,臉上更是連該扎出胡子來的青黑色毛茬都沒見著,多半都是些年幼時便凈身入了宮的公公?!?/br> 雪酥啞然:“……這跟咱們有什么關系?” 司微在雪酥的嫁妝箱子上坐了,面無表情的晃著腿: “除卻跟著咱們一路從鳩縣回來,幫著你抬嫁妝箱子的那些個侍衛,方才這一路走過來,遇見的那些個負責灑掃的粗使仆從,約莫著都是太監?!?/br> “也就是說,這郡王府里,除卻前頭明心堂跟著一眾前院配著刀劍的侍衛之外,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男人?!?/br> 司微面無表情,抬頭仰視跟他一道自鳩縣顛簸進這郡王府的雪酥:“但現在,多了一個我?!?/br> 這句話說出來,雪酥一開始根本沒翻過來到底是個什么意思。 直到她怔愣在原處,和司微對視良久,方才心頭猛然一跳:“你是說……你是,是福女?” 依托于早些年間,北疆一役連著打了二十多年,耗干了國庫,熬干了丁口的仗。 為了逃避兵役,以及出不起贖兵役的銀錢,民間百姓為此著實是手段百出。 狠心些的,直接斬去自己的手腕,斷去臂膀,甚至是強行打斷腿骨,延緩傷勢,甘愿落下殘疾……只要熬過這一道鬼門關,活下來了,那往后就再不必擔憂被強征去充做兵丁,客死在他鄉戰場,連個收尸的人都不曉得有沒有。 這樣的存在,當時被稱為“福手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