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從和親問題再到范寧的外戚分析
女皇嫡生的,適齡的,就只有景鸞公主。 雖說也有其他一兩個旁系公主。 但年紀根本不適合。 如此看來,景鸞公主是有可能被選為和親對象的。 但這怎么可能。 這種事的影響太過重大。 身為有很大幾率繼承帝位的公主,別說公主本人不答應。 恐怕就連她的手下,那一眾官僚們,也定會聯合起來,阻止和親事發生。 但別人的和親貿然拒絕,又會給邊境帶來何種影響。 范寧想想就覺得頭疼。 但是頭疼,卻也阻止不了別人的步伐。 三天后的早晨,景賢皇子進京后不久,吐蕃使者團一行人,以赤達瑪這位吐蕃贊普的親信大臣的帶領下。 也同一天進了京城。 女皇陛下在與兒子見面后,便也在當天會見了赤達瑪。 “感謝尊敬的女皇陛下接見,我們是帶著尺帶珠丹贊普的誠意,肯請陛下將貴國公主與許配給我國,共同締結兩國世代友好的血脈關系?!?/br> 赤達瑪四十來歲,長得也很瘦小,與他旁邊那些很壯實的吐蕃人比起來,就像是縮小版的。 不過,外表弱勢,卻絲毫不影響他在吐蕃王手下受重視的程度。 據說在吐蕃王手下,他算是一位很有謀略的能臣。 遇到什么事,他提出的意見或說法,基本上都能被吐蕃王采納。 是個說話很有分量的人。 換句話說,吐蕃王能讓這位一位親信大臣過來,其實也是在表明。 他求和親的心意,是很真誠的。 但就算再怎么真誠。 對女皇陛下來說,這也不是一件可以當場就能答應下來的事。 女皇陛下熱情招待并賞賜一番吐蕃國眾人之后,便以公主尚未回來,等她回來之后再議為借口,讓吐蕃國使臣先行退下休息去了。 吐蕃國等人便也不好再說什么。 從女皇陛下這樣熱情但不其他事不松口的態度來看。 這次求和親,怕是不容易。 不過這次他們可是做好了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準備。 畢竟使團身份在這擺著,只要他們想待這,就沒人敢讓他們走。 而且,正好也能乘著住的這段時間,來打聽一下大梁朝最近的動靜。 怎么算都不虧的。 不過,使團這邊暫時打發之后,這件事的影響,倒是對朝廷,有很大影響。 抱有各種目的的人,都在暗中算計著,這種事會給自己帶來何種利益。 尤其是景賢皇子。 自從上次女皇陛下的海鮮中毒事件,讓他幾乎沒有繼位希望。 現在好不容易因過年這個理由回到宮城。 他就開始琢磨,如何利用這次事件,能最大化的利益自己。 想來想去。 景賢就想到范寧身上了。 別人或許不知道,但身為皇子,景賢有足夠多的渠道,能夠知道。 這范寧似乎就是陛下為自己這meimei挑選的未來女婿。 畢竟想要成為皇帝,這夫婿的選擇,大有講究。 一要有輔佐國家的賢能,二來更不能有大的宗族出身。 否則外戚干政這種事,在以往大梁朝的歷代執政時期中,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