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五十人隊伍的打算
這修火炕其實也不難,范寧在電腦系統里查得了方法。 按照步驟一步步來就行了。 不過,對范寧來說很簡單平常的事,對那些做活的人來說,卻是驚為天人。 “這叫火炕?造好以后真能燒火做個飯...就能把炕弄暖?屋子弄暖?” 有多人不敢信。 然而那些屋子里已經做好,還未干透的火炕,一看也確實就如形容那樣。 “等俺回了老家,俺也要給家里弄個,這可比花錢買炭要好多了!” 有人摸摸火炕,感慨道。 “俺都已經把做法記住了,回家肯定就能照樣弄出來?!?/br> 又有一人開口,他的話立刻就引起大家的共鳴。 “俺也是、俺也是?!?/br> 人多干活就快。 兩天半的功夫,工廠里大大小小的房間,便全都壘好火炕。 不僅每間雞屋,就連必要的工作間以及工人宿舍,也都起了火炕。 將工廠的大部頭忙完。 范寧便領著大家,又去了印刷作坊、自己家里。 花了一天時間,便全都完成。 不過,有件事說來也很有意思。 在長安城里修火炕時,也有些好奇的人主動湊過來看,看范寧他們到底在做什么。 “這東西真能讓屋子里暖和?連炭都不用燒?” 圍著聽的人,就沒有不心動的。 “可...可還招人么!我不要工錢都行!我也想學這做火炕!” 當即就有些壯青年,主動向范寧提著要求。 因為三天已過,陸陸續續那些需要運送罐頭的嶺南山東行腳商,已經要出發了。 人手逐漸減少,范寧便也都同意了。 目前就剩下二娘食肆和客舍夜校那邊的火炕沒鋪。 就算人手減少,也沒啥要緊。 在隊伍里的人,熟手時不時指點著新手。 新手又很快變成老手。 等到第四天之后,整個隊伍的成分占比,便幾乎沒剩下幾個行腳商。 全都是本地人了。 其實也不全是本地人。 正常在長安城生活的人,是有穩妥的工作的。 而現在。 在隊里做活的,其實都是那些從別處過來長安,領到了暫住證之后,到處打零工的人。 今年夏天時,范寧曾向陛下提出過關于允許人口流動干活的事。 這些人都是受益者。 他們在外面辛苦賺錢,按時把積攢的錢存進銀行,再讓遠處的家人取用,真的是太方便了。 有些人也都聽說過范寧的名字,心里也對他感激。 所以干活不要錢,自然也是些許感激意思在里頭。 當然,并不是人人都干活不要錢。 有些人見自己已是熟練手,便也找到范寧,想向他提出工錢要求。 畢竟這一天天干下來還不賺錢,就算包吃也是不夠的。 對于這一小部分人,范寧也不說什么。 只是跟他們結清工錢之后,就客氣的請他們去別人家干活吧。 待到客舍夜校和食肆全部建好時。 整個隊伍五十來號人,竟就沒有一個要領工錢的。 范寧一直沒表露過什么,只是在最后干完活的這天中午。 范寧把這五十人喊道夜校旁邊的客舍里。 現在夜校新的一期還沒開始。 客舍里也沒什么人。 空蕩蕩的飯廳,正好可以讓大家安靜坐著吃飯聽范寧說話。 大家看著桌上很豐盛的rou菜,都挺意外。 他們可從來沒吃過眼前這一人一份的大碗羊rou雞rou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