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終于要開始忙收稅了
第二天紀縣令范寧便帶著打谷機參加朝會了。 在朝會上,當著眾文武百官的面掩飾了打谷機之后。 所有人眼中都冒出了熱切神色。 一時間朝堂上嗡嗡議論聲不絕于耳。 中國古代社會的統計基礎就是農田土地。 僅從官府嚴令禁止宰殺耕牛這一條就能看出。 牛是作為一項重要生產工具而非普通意義上的牲畜由此可見一斑。 如今范寧帶來的這個打谷機,便是一項很重要生產工具。 整個大梁朝幾十個州近千個縣城更有無數的村落。 如果每個村落都有一臺這樣的打谷機,能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這賺得的錢怕也是筆巨款。 果然。 眾官員們在對打谷機的贊美之后,話題很快就轉入了關于如何推廣州縣如何分配錢財的問題上。 紀縣令感覺很震驚。 范寧則是覺得窒息。 和這些人比起來,他才發現自己的財迷程度簡直就是大巫見小巫。 看來那白尚書天天對自己左右看不順眼,這怕是心里積怨往自己身上投射了吧。 眾位大臣你說過來我說過去,都想讓別人妥協方便他們自己能分到更多的利益。 女皇陛下似乎是見怪不怪,也不發表看法,只是淡然看著那一眾大臣爭得面紅耳赤。 “既然是長安縣范縣尉獻上的,不如這樣,就讓他把圖紙拿出來,分發到各地官府縣衙,讓人做出之后,就地賣往各村莊!” 有朝臣如此建議道。 范寧對此嗤之以鼻,心道陛下昨天都沒開口讓自己直接送圖紙,你們這些大臣倒是安排的一手好計劃。 不過在場這么多人,范寧也懶得當大家一致的茅頭。 他今天早些時候就已經拜托盧公公把他想寫好的奏書呈交陛下。 寫的內容也很簡潔,他與長安許氏木匠已制定了專供點。 所有想買的人,只需要前往售點預約即可。 無論是官府還是百姓購買,都是如此。 若是百姓自行前來,或是以村莊名義聯合購買,打谷機售價便以四兩成本價售賣。 但若是官府名義,范寧便按八兩銀價格售賣。 想做政績不拿點錢出來可不行。 總之,在朝堂上沒有討論出結果,待到下午時分,女皇陛下的詔令便下發。 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尤其是高族大戶的想聯合起來賺錢的士族們,徹底死心。 范寧解決了打谷機的事,心情自然很輕松。 雖說今年的秋收,全國大部分地區是沒法享受到了。 然而日子天天過,待到明年這時候的秋收,那肯定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他也去了許氏木鋪看,聽老許頭說,訂單都已經排到兩個月之后了。 鋪子忙的根本都顧不上其他。 現在鋪子里別的活計也都停了,全力以赴在忙打谷機制作。 范寧對這樣結果還算滿意。 他和許木匠約定的合作方式,自己是固定收益。 剩下的全都給許木匠,所以他賣的越多,便能賺得越多。 打谷機的事忙完,范寧便回到衙門,開始著手準備收稅事宜。 秋收結束在即,到了他開始收稅的忙碌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