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去周圍視察
“竹紙竹紙,自然是要用竹子做?!?/br> 見女皇愣住,范寧該說還是得說。 做生意就是這樣的,丑話說在前頭,把必須要言明的事說明白。 對自己對地方,都好。 “我當初選在安樂坊造紙,本來就是想方便就地取造紙原材料?!?/br> 但隨著造紙量越來越大,現在造紙作坊的原料已經是花錢從別處買原材料了。 范寧紙不要錢,但原料他是無論如何都沒法免費的。 “所以我給全國各州、府、縣免費供紙,就必須要當地收集竹子給我。這是我的唯一要求?!?/br> “當然,紙和竹子是按比例供應的,若需要更多的免費紙,等比例提供給我更多的紙便可?!?/br> 范寧會以合理范圍的比例來收竹子。 他既不想為了賺錢收太多竹,但也不能收太少,連人工費加工費成本都收不回來。 想要生意做得長久,這是必須的長久之道。 “此法倒也不錯,那這第一批竹紙朕便先買了緊急送到各地,緩解眼下秋收賦稅統計的問題。并以公文形式規定下去?!?/br> 女皇陛下命人寫了文書,讓送去中書門下審閱蓋章去了。 反正現在還在秋收階段,以緊急公文形式將紙送到各地,時間堪堪夠用。 范寧告別女皇陛下,便前去工部,待會等公文下來,他還要和工部就各地送的紙張確定具體數額,方便將來的結款等事宜。 花了將近一天時間辦完這些事,范寧離開宮城時,天色已臨近黃昏。 長安城內連綿不斷的咚咚關門鼓聲此起彼伏。 范寧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看天色,又望望城外莊稼的方向。 在緊張的秋收季節,官府是不會在這時候添亂收稅。 都是等秋收完畢,才會開始工作。 看天邊圓朵的云朵形狀,明天將又是一個晴朗天。 范寧尋思著,自己明天還是去城外看看百姓的秋收工作吧。 來了大梁朝這么久,他還沒親身參與過秋收過程。 可以觀一觀。 第二天范寧便趕著馬車往長安城外的農莊過去。 他身為長安縣縣尉,不僅城內,城外那一大塊地方,也都是歸他管。 九月的日頭很大,在太陽底下曬著的農民,忙碌的收割莊稼。 田地里長的是粟米,也就是后世的小米。 粟米麻這些都是繳稅時要按份量上繳的。 凡是有地的人,都必須要種。 百姓們把收割下來的莊稼桿收集到一起后,還要一把一把的拿到脫谷桶里,用力摔打讓糧食顆粒脫落然后收集。 然后上交完給朝廷的那份,剩多剩少才是自己所得。 農民一年到頭,從春天播種照料一直到秋天收獲,那是真的不容易。 范寧帶著幾名差役走在田間地頭觀察,走了一陣子突然聽到前方有人的爭執聲隨風傳來。 “走,去看看什么情況?!?/br> 范寧對身邊的差役說了聲,大家便快步往那吵鬧地過去。 “說好了今天大家一起幫我家打谷脫粒,你們怎么說就走?昨天前天都是我們在幫你,難道你忘了?” 一個黝黑的莊稼漢擋在十幾人面前,一副很氣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