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窮到連紙都給不起的朝廷啊
牛痘事件漸漸緩和之后,另一件國之大事,便陸續要提上范寧的日程了。 既然天花事件漸消,都種了疫苗不用再擔心。 接下來要面臨的秋收事宜,便讓眾人的精神再次緊繃起來。 國家根本就在秋收之后的賦稅。 健康充足的賦稅,是國家穩定的基石。 范寧身為縣尉,這賦稅事,便是諸事之中最重要的事。 九月中下旬。 范寧便已經在城內外組織著人手進行稅收工作。 根據戶數和具體人口數,他需要征收的除了租庸調之外,還有地租和戶稅。 租庸調就是家里有幾個男人,就要交每個男丁固定的稅錢。 古代男的才算丁,才算人,需要交稅。 女人不算丁,不算人。 地租就是有多少國家的地,你就得按面積交稅錢。 上面兩個都是固定的錢,除非土地或人口有變動,教的錢才會變,否則便照舊。 唯一有變動的就是這戶稅。 戶稅就相當于按后世的戶口戶主劃分。 這稅就有些麻煩,還細分為大稅小稅別稅。 還得根據當地縣州分攤到的數額進行劃分。 范寧也不是上官,只是個小小縣尉。 用俗話說就是只是個辦事員,上面老爺怎么說,他就得怎么做。 因此,在等待百姓秋收未結束的這段時間,他就在衙門里,對上面長官下達的各項命令,進行歸納整理。 待收稅時,便能直接用整理好的現成數據干活。 這也是范寧的一個習慣。 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提前做好準備、想好本次學習要學的知識點、重點。 找準目的去干。 自然要比邊干活邊找數據,或者漫無邊際學習,毫無體系目的,學到哪算哪,要效率得多。 不過,在查找丁戶時候,范寧發現一個很重大的問題... 他娘的沒得紙?! 沒得紙他還干哪門子活? 就像做算術題不給演算草稿紙一樣,考你meimei呢考。 “紙呢?咱們這么大個衙門,紙呢?” 范寧問著旁邊屋里的幾位吏員。 “我們可是天子腳下的長安縣吶?!” 范寧感覺窒息一般。 那幾名吏員你看我看你都是一臉為難。 其中一位年紀最大的絡腮胡的石書吏站出來,開了口, “范縣尉,這事說來怪我,沒打招呼,就擅自挪用了該你那份的紙?!?/br> 石書吏嘆了口氣, “本來我們是不會占用你的,但大家見你每日里都在外頭忙,衙門也坐得少,我們紙的份額向來緊缺,經常不夠用... 所以有時候著急用紙,又找不到...就順便來您這拿紙用,所以就用完了...” 石書吏他們原本還很高興,這范縣尉自從上任以來就挺忙。 而且比上一任宋縣尉為人要好,用紙啥的更不會反來搜刮他們這些書吏。 唉,還是他們苛求人家范縣尉了。 “不是,你們用紙用也就用了,我并不在意。 我就是不懂,朝廷難道窮到這程度,連紙都給不全了么?” 范寧哭笑不得。 他對別人用自己紙這種小事,毫不在乎。 安樂坊那個造紙作坊里要什么紙沒有? 還會在意別人用他那點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