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百思不解無人上門
二娘三娘帶著弟弟們走進來。 范寧笑著迎上去,“傳單就是一種紙,把你想說的話,寫在上面,能很快的讓人知道?!?/br> “讓你們來,便是想讓你們明天上學堂時候,也能幫阿兄宣傳一下?!?/br> “宣傳什么?” “只要詩經等四部蒙學書的人,都歡迎到我們作坊在兼職。每天過來碼印章干活一個時辰,就能得十文錢?!?/br> 這就是范寧的辦法。 普通的讀書人,或許看不上這十文錢。 但相對于這些讀蒙學的十幾歲半大孩子來說,干這么點時間,就能賺那么多錢,絕對很吸引人。 因為范寧這幾天也挺四郎他們說,在蒙學館里,就有家境不太好的人,每天去書肆抄書。 花幾天時間,抄一本書能得好幾文錢,很多人都去干。 比起抄書,還是范寧這個活更賺錢,只要把消息放出去,就不愁識字人過來。 “這個主意行么?” 王維還是有點不確定。 范寧只反問一句,“要是你,你聽到這個消息,來不來?” 王維只想了一下,“來,肯定來?!?/br> 所以說,這事不就行了么。 范寧當即就弄了個模板,寫了招工的廣告語。 然后就刷了許多份,分給陸活他們,讓他們第二天就去各坊學館散傳單去。 “也不知道啥時候才有幫工上門?!?/br> 王維這邊,已經先一步,開始自己動手,排版他需要抄錄的書籍了。 范寧也正好用王維來測試工作效率。 他燒制出的這一批陶字,總共有十套。 每一套包含六千個單字,可以說是包括了絕大部分書籍里的字。 除了這十套共計六萬字之外。 范寧又額外燒制了一百套五百字的套件。 共計五千字。 范寧從網上查詢得知,普通人只需要認識五百個字,就能閱讀報紙和書籍。 這五百常用字在各種書籍里分布占據將近85%以上。 因此,范寧只需要制作少量全套字庫。 剩下的都在這五百常用字里找,排版校對時間效率,當然就更快。 畢竟,從五百字里找一個字,比起六千字里找一個字。 效率不言而喻。 只是,在作坊里左等右等,始終不見一個人來應聘。 這讓范寧心里有點不安。 這古代讀書人好面子,范寧是知道的。 但是有錢賺這樣的機會,應該不會錯過吧。 范寧突然覺得,自己是現代人,或許不能用自己的思維,來套這個時代的大梁人? 但是就連王維這樣土著大梁,他也覺得很合適... 范寧有點憂心忡忡。 元大儒吩咐自己的事,是無論如何都要做好的。 人家好不容易從女皇陛下那里求來了資金。 買了作坊里的紙,現在又增訂業務,要印刷圖書,范寧不想讓人失望。 午時已過,范寧連吃飯的心情都沒有。 之前為了能吸引更多人來應聘,范寧還特地讓二娘他們找來幾個善做面食的大娘。 每天不限量的炊餅和菜rou湯供應,真的可以說是遠超大梁普通商鋪的高規格了。 這些也明明都寫在傳單上了,為啥就沒得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