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水渠
這是范寧經過細微調整后的最終方案。 每一段都由水道規劃隊員們,先用木樁每隔固定距離打在土里,并用白色的石灰粉末劃出路線。 另一部分小隊,則是負責挖掘泥土的工作。 這兩個工作,所需要的人并不算多,只占了百人不到。 至于剩下的大部分人,則是在安益農場某處邊緣,就地挖坑,開始燒制水泥起來。 眼下,范寧人就在安益農場北部邊緣的土房子里坐鎮指揮著工程的具體進度。 不僅他的臨時指揮部在這,就連吃飯的地方,也是設置在這。 至于為什么選擇這里,原因很簡單。 這安益農場又回到范寧名下了。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上次那些兵士們過來強行征用了農場里的馬牛羊等活物,就心滿意足的走了。 在他們的印象里,認得這農場總之就是軍隊賬目下。 至于哪個軍隊就無所謂了,反正也不影響他們征用。 把農場里凡是能帶走,除了土房搬不走,剩下的他們一個不留都帶走了。 這光禿禿的土地對他們兵士來說,已經廢棄一般的存在了。 但是土地畢竟是有主的,主人便是范寧。 既然上次農場的所屬問題沒有徹底合法化解決。 這一次在和蘇縣令的談話中,范寧便把問題跟縣令談論了一下。 并表示,如果能把歸屬問題徹底合法的解決,范寧保證在引水時,也兼顧這農場。 并把農場里的田地利用起來,開墾荒地,多種點東西。 蘇縣令正迫切希望能多增加點縣里的可種地面積。 不辜負葉刺史對自己講話里的期望。 所以,這安益農場兜兜轉轉,這一次,終于以一個官方承認正大光明的方式。 重新歸于范寧名下了。 而范寧則應蘇縣令的要求,保證在春耕結束后,再給他一個限量版的男用公文包。 總之,這是一個讓大家都很滿意的局面。 范寧這邊的水泥制作,開展的很順利。 買來的石灰石混入砂土燒制,然后磨成細粉,之后再混入適量的熟石膏和水,就成了。 剛開始時候,范寧并沒有立刻開始大規模制作,他先是調整了幾次比例,挑選了硬度最硬的那個比例。 隨后才開始讓人正式燒制水泥。 因為日程有點趕,所以范寧把制水泥的人,又分為兩班。 這樣就能較為充足的提供給第二天所需。 好在之前的溝渠已經挖的差不多了。 就只剩下渭水那邊與溝渠的最后相連段。 在鋪設水泥時候,范寧也是采取多段同時開工的辦法。 如果按照從頭鋪到尾的,人手浪費不說,時間也不允許。 好在鋪設水泥時,范寧制定了鋪設水泥的厚度標準,方便后期修補時候,減輕工作量。 水渠全長大致在十六七里地。 深一米寬一米。 范寧分出了三十多個細分工作段。 用了十天時間,便徹底完成從開挖到鋪設。 其后又用了兩天時間晾曬。 等他站在水渠里驗收合格之后,渭水河邊那個開口,便正式引水入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