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少年意、我懷了你的孩子![穿書]、極道吞天武圣、穿書后覺醒反派雇我劇透、土匪營、醋王爺突然寵我、帶著電腦系統去古代開工廠、重返十七歲的球場王者、好孕天降:爹地又被離婚了、身為西方帝國魔法學院來自東方的女老師(nph)
盡管看祁珂的表情,金梧秋就猜到了答案,但她還是開口問了問。 果然,祁珂為難的搖頭。 金梧秋心中疑惑更勝,現已知謝映寒不是謝家人,那他究竟什么身份才會讓祁珂都有所顧忌呢? 不能跟好友明說,祁珂也很無奈,只好旁敲側擊的提醒: “雖然我不方便說他,但若是他的話,那情香一事,應該跟他沒有關系?!?/br> 金梧秋不死心的問: “能不能再多給點提示?不必明說,指個方向也好?!?/br> 祁珂思慮一番,對金梧秋指了指皇宮的方向。 金梧秋做恍然大悟狀:“哦,皇帝?!” 祁珂一愣,然后就忍不住翻了她一個白眼:“滾!少開這種倒胃口的玩笑?!?/br> “不是皇帝???嘖,真可惜!” 金梧秋裝作有些遺憾的樣子,惹得祁珂指著她鼻子罵: “可惜個屁!要真是那個古板無趣腹黑邪惡的暴君,你這輩子就算是到頭了!嘶,光是想想我全身雞皮疙瘩都豎起來了?;逇饣逇?,真晦氣!” 作為祁珂的朋友,金梧秋這些年沒少聽她罵皇帝,先前也不過是跟她開個玩笑而已。 至少現在她算是知道了一點,謝映寒不是世家子弟,但卻跟皇宮有關。 跟皇宮有關的話,除了太監就是侍衛…… 而他顯然不是太監,那就必定是侍衛,而且是那種不能隨便暴露身份的侍衛。 第10章 ◎那謝公子還真是個奇葩!◎ 祁昭抱著紫竹匣走出涌金園,才知這院子坐落在市井巷陌中,十里街顧名思義,街長十里,與長樂街、朱雀街相距不遠,白日繁華不讓,在不設宵禁的都城中,這是少數幾條夜晚商鋪全部收歇的街道,正因如此,此街商鋪租賃價格也比其他規模的街道要便宜很多。 這是祁昭在街角豆花攤位上吃早飯時聽到的。 此刻他正坐在一張缺了角的陳舊桌子旁,紫竹匣就那么隨手放在一邊,從左邊攤位要了一張炊餅,就著熱氣騰騰的豆花慢悠悠的吃著,將過往行人商販的神情看入眼中,言語聽入耳中。 他模樣清俊,氣質卓絕,單看外形的話,應當是與周邊嘈雜環境格格不入的存在,但隨性的坐姿與動作卻又很好的把他融入其中。 整個人看起來像個飽讀詩書的清貧書生,被滿腹文章熏陶出了骨子里的貴氣,一種又窮又矜貴的感覺。 祁昭慢條斯理的將豆花與炊餅盡數吃完,跟其他幫閑大漢一樣,連碗里的香油湯都沒浪費,這種對著如此平民食物胃口大開的畫面要是被御膳房總管鮑御廚看見,只怕當晚就要氣得懸梁自盡。 吃完早飯,祁昭心滿意足的在街上晃悠,這邊看看,那邊摸摸,悠閑得像湖泊里的魚,沒有方向,隨波逐流。 就這么逛了一個時辰,祁昭拎著雜耍攤上買的玩具、奇香樓的糕點和一串吃了一半的糖葫蘆,推開了一座位于城南梧桐巷兩進小院的門,有個拿著掃帚的啞巴老漢迎出來,跟他咿咿呀呀的比劃了幾下,祁昭便把手中的東西和紫竹匣交給他,自己則咬著糖葫蘆往內院走去。 ** “那謝公子還真是個奇葩,二百萬巨款傍身,居然氣定神閑的坐在街邊吃豆花,紫竹匣就被他隨手放在一張破桌子上,這心也太大了?!?/br> 金梧秋從公主府一回來,在書房的屏風后換衣裳,珍珠姑娘就迫不及待的拿著調查結果來找他,順便摻雜了一些她的個人感想。 “他跟那些幫閑小販其樂融融,可見本身就不是什么講究人,就這他還好意思跟咱要求睡金絲楠木床,東家您說他是不是故意的?” 盡管她已經下意識的派人按照那人的要求去做了,并成功訂到了床,但這并不妨礙她在東家面前給那人上眼藥。 “他家就住在城南梧桐巷,我就不信他家那兩進小院里能有金絲楠木的床!合著不花他的錢,張口就來啊……” 金梧秋換了身輕便居家衣裳從屏風后走出,聽著珍珠姑娘的嘮叨,逕直坐到西窗旁的軟塌上,拿起放在矮桌上的五個【甲級】加密信筒。 短短半日的功夫,謝映寒此人的生平便呈現在案,之所以能這么迅速,就要得益于金梧秋當年為了與全國各地互商互市而建立起的情報商網——聽風了。 金梧秋是從現代來的,穿來之前也算小有成就,將幾個從家族接手的快要破產清算的公司拉上了岸,并越做越好,成功脫離了家族企業,眼看快要上市的節骨眼兒上,卻遭遇了車禍,胎穿到了這個陌生的世界。 剛開始是有點崩潰的,不過隨著她慢慢長大就發現自己運氣委實不錯,穿來的這戶人家雖是商戶出身,卻也是當代富賈,家底十分雄厚,并且族內并不迂腐,男女子孫一視同仁,全憑本事說話,父母也是各有抱負,十分開明之人。 在這樣的家族中,金梧秋得到了極好的教育,憑著自己的經驗,知道商業的關鍵就是信息和運輸,此地洪水彼地甘霖,掌握各地供需消息,形成完整運輸供應鏈,就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無論哪個時代,商人都像是流動的水,只要有利益追逐,他們就能無懼險阻到達世間任何地方。 聽風就是收集各地行腳商人的所聞所見,加以篩選判斷,以小見大,繼而掌握全國咨詢。 這件事說著容易,但只有親身經歷的人知道推進過程的艱難。 有對手故意散布假消息的,有自家拆臺故意隱瞞重要消息的,還有幾家聯手故意擾亂市場混淆視聽的,各種手段層出不窮,但金梧秋深知阻力越大收獲越大的道理,鐵了心要做這件事,在父親的全力支持下,幾乎賭上了他們那一房的所有利益。 那些年她與父親到處游說招攬重要人才,破除萬難,父親還因此累病,所幸皇天不負,最終形成規模。 也正因為她的這個決定,才能讓金氏在八年前南境發生大范圍洪災時挺身而出,用聽風所帶來的信息差和完整運輸鏈,從全國各地搜藥集糧,完美配合朝廷渡過了那場天災,憑實力將金氏推上了江南第一家的位置。 站到最高處,被所有人看到的成功勢必會引來各種覬覦,金梧秋未雨綢繆,在朝廷頒下賞賜后便急流勇退,自導自演了一場混亂,將聽風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把一個初成氣候的龐然大物潤物細無聲的鋪灑到了民間各個角落,用更為駁雜龐大的市場掩蓋了聽風曾經存在的痕跡,將之點點滴滴盡數融入天下商人的生活中,習慣成自然,讓他們在有意無意間就把消息傳播出去。 手握這么一張知曉天下事的商網,金梧秋想查個人自然不在話下,但也沒想到會這么快,只因‘謝映寒’這個名字在京城也曾流傳過一陣,知道他來歷的人不算多,但存心找的話倒也不難。 金梧秋熟練的將五個信筒上的暗碼解開,聽風所傳遞的消息分為甲乙丙丁四級,甲級是經過層層篩選,直接送到金梧秋手中的消息,來源不止一處,敘事角度也各不相同,最關鍵的事,所有【甲級信筒】的暗碼只有金梧秋一人能夠打開。 而此種【甲級信筒】為精鋼玄鐵所制,巴掌大小,除非用正確暗碼解鎖,任何外力都不能將之打開,若是強力打砸,還會觸發此玄鐵信筒中的自燃裝置,在被砸開之前就能把信筒中的紙條燒成灰燼。 五個信筒中的消息合并起來,謝映寒的生平便赫然于紙,金梧秋看完后不禁眉頭微蹙。 謝映寒曾說自己與信國公府謝氏無關,但其實并非毫無關聯。 他是關中隴州人,他的祖父謝童是第一任信國公謝雋原配王氏之子,原配王氏出身書香門第,謝雋當時只是個小吏,為了生計入贅到王家,后來國之將傾,戰亂四起,謝雋大義投軍,跟著大祁的開國君主開疆拓土,收復失地,憑著功勛從小兵一路當上了三軍元帥,大祁定國后謝雋更是被授予信國公的爵位。 做了信國公,自然沒人再提謝雋入贅之事,而王家也從善如流,抹掉了謝雋入贅的事實,改為嫁女,其長子王童也改名謝童,王家原以為這么做就能安坐信國公岳家之位,卻不想謝雋早被另一個開國功臣之女崔氏相中,非要嫁謝雋為妻,哪怕謝雋直言自己已有妻室崔氏亦不死心,甚至不惜將此事鬧到皇帝面前,求皇帝下旨賜婚,說愿二女共事一夫,平妻而論。 當時國家初立,還需各大世家聯手坐鎮,崔氏是老牌世家,雖經歷戰亂,但樹大根深,就連皇帝也得給其三分顏面,更何況崔氏又不要謝雋休妻,不算有違天理,便下旨讓謝雋娶崔氏,謝雋自知不妥,卻也無可奈何,最后只得以平妻的方式另娶崔氏進門,自此崔、王兩家便開始明爭暗斗。 但雙方實力懸殊,王家說到底就是一門書生,亂世的書生連屠夫都不如,哪怕國之初定,王家與手握兵權勢力龐大的崔家對壘可謂毫無勝算,沒過兩年,崔氏就把王氏擠得毫無尊嚴。 在崔氏的打壓之下,王家子弟處處碰壁,投訴無門,王氏自覺若王家繼續被這樣打壓下去,只怕家族要毀,她試著向謝雋求助,可兩邊都是妻子,都為他生兒育女,崔氏助他良多,又沒有對王氏和她的孩子直接出手,謝雋實在沒有理由偏幫。 沒有得到丈夫的幫助,王氏心灰意冷,不忍見娘家子侄因她之故永無出頭之日,便自請下堂,將信國公夫人之位拱手相讓,她自此退避隴州,永不回京。 王氏態度堅決,無論謝雋如何挽留都執意下堂,謝雋勸她無果,以半數家財相贈,派軍護送王氏回到隴州。 原以為自己的退讓能王家子弟好過些,然而王氏高估了自己的作用,也低估了崔家的強硬。 王氏離京之后,崔氏的打壓仍在繼續。 直到王氏與謝雋長子謝童做出持劍傷父之舉,被逐出謝家那一年,王氏后悔離京的情緒達到高峰。 她知道自己的兒子不會無緣無辜傷害自己的父親,定是有人陷害。 當年她為了王氏子弟自請下堂,卻忘了此舉會讓親生兒子在謝家舉步維艱,兒子孤立無援受人算計,竟連他謝家長子嫡孫的身份都要剔除。 謝童無意刺傷父親,在父親還沒醒來之前就被人連夜趕出京城,絕望之下只好投靠遠在隴州的母親,王氏看著自己兒子的慘狀,打從心底里恨毒了崔氏,一番思量之后,王氏決定反擊,她以謝童信國公長子的身份,在隴州另建了個謝氏。 王氏用謝雋給的半數家財在隴州招兵買馬,一手建立起了隴州一霸謝家堡,劍指崔氏。 兩個女人斗了一輩子,但就算打著謝氏的名頭,隴州謝家堡的實力還是不如京城,尤其在謝雋身故,崔氏之子襲爵之后,謝家堡的日子就更加難過,但王氏性格倔強,哪怕千難萬難也從未想過向崔氏低頭,在彌留之際,還給后代留下‘隴州謝氏’與‘京城謝氏’永遠勢不兩立的遺言。 時移世易,滄海桑田。 近百年后的京城謝氏如日中天,而遠在隴州的謝氏卻淹沒在世間,直到五年前,隴州謝氏現任族長謝映寒來京城謀事,隴州謝氏才再次被人提起,但很快便被京城謝氏盯上。 被京城謝氏盯上之后,謝映寒想在京城謀事可想而知,處處掣肘,舉步維艱,甚至好幾次都有性命之憂。 第11章 ◎如此種種,每一樣都清楚的表示:此人不能留!◎ 京城謝家想把謝映寒斬草除根,但謝映寒本身頗有能力,京城謝家動用了各路人脈與手段對他圍追堵截都沒能將其拿下,就在他們打算不惜一切代價痛下殺手之時,謝映寒卻突然在京城消失了,在謝家人的眼皮子底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一個被自家逼得走投無路的人突然消失這件事,對于如日中天的謝家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驚訝過后就是擔憂。 謝映寒從他們手中逃脫了,若是死了還好說,若沒死轉入暗處,這對謝家而言無異于在家附近被埋了顆雷,不知什么時候會踩到的恐懼感讓他們無所適從。 然而任謝家再怎么加多人手搜尋,幾乎把京城翻了個底朝天,謝映寒都像是人間蒸發了般再也沒有出現過。 能在京城避過謝家人的耳目把人藏起來,除了皇宮那位別無他想,謝家意識到是皇帝要保謝映寒后,哪里還敢輕舉妄動,漸漸便不了了之了。 金梧秋結合手中的初步調查資料,加上五公主的提示,現在已經能確定謝映寒就是皇帝的暗衛。 不管哪個朝代的皇帝,身邊都有一支看不見摸不著的暗衛軍,他們不入軍編,不受轄制,此生只服務于皇權,雖無封授功祿,卻能上達天聽斬百官,沒人知道這支暗衛軍有多少人,有多大本事,神秘得仿佛世間感受不到他們的存在,卻又好像處處都是他們的存在。 知道謝映寒的身份,也就能說明昨夜闖入涌金園中的護衛為何身手奇佳了。 畢竟謝映寒是隴州謝氏的現任族長,就算跟京城謝氏不能比,但隴州謝氏能在京城謝氏的代代打壓之下存在近百年而不倒,可見還是有不容小覷實力的,既如此,族長身邊有幾個絕頂高手也不足為奇。 至于身為一族之長的謝映寒為何會豁出顏面去得月樓,大概真如他所言那般,是為了那張二百萬兩的大餅,所以金梧秋一開始的感覺沒錯,謝映寒很缺錢,或者說隴州很缺錢。 畢竟如果隴州謝氏不缺錢的話,身為族長的謝映寒也不可能以身犯險到死對頭的地盤謀差事。 可惜他最終雖做了皇帝的暗衛,但這身份僅僅能讓他在京城謝家手中保住一條性命,并不能解決隴州謝氏缺錢的困境,所以他去得月樓就顯得合理了。 但也有疑點。 他既是皇帝的暗衛,身手必屬上佳,這種人會被幾個小蝦米隨隨便便的迷暈了送到涌金園來? 十有八|九他早就猜到下手之人是誰,然后順水推舟,將計就計罷了。 金梧秋忍不住長嘆一聲,要是沒發生昨夜的事,她現在就能毫無心理負擔的跟他拜拜。 可惜昨夜因為她的疏忽,被人下了情香,在對方沒有清醒的表達自愿之前就把人給睡了。 就算他選擇去得月樓,必然已經做好‘賣身’的準備,但準備做并不代表一定會做,在具體事情上【主動】和【非主動】有很大區別,主動挑起事端的一方勢必要負更多責任,這也是金梧秋在事后很痛快付錢的重要原因。 當時她還不知道謝映寒的身份,想著反正睡都睡了,身邊養個把人她還是養得起的,所以給錢時還附加了一張誠意滿滿的安撫書信,表達了自己愿意后續負責的意思。 但這一切都是在不知道他身份時做的決定,現在卻是斷斷不能留他了。 金梧秋只想安安穩穩的賺錢,平平淡淡的享受,對皇宮和謝家幾代人的糾葛沒有半點興趣。 說起來皇帝暗衛這身份還比尋常世家子弟的身份要難辦許多,若是與尋常世家子弟,哪怕真是信國公府的哪位公子爺,發生了昨夜那般的錯誤,金梧秋后續頂多費點錢費點功夫,對方為了家族顏面和利益也會息事寧人。 可謝映寒是皇帝暗衛,又是隴州謝氏的族長,他身上背負的東西太多了,平日里替皇帝做的都是些見不得光的事情,背地里不知得罪不少人,更何況伴君如伴虎,歷史上因為替皇帝辦太多事而被滅口的可不在少數。 若真有那么一日,金梧秋作為跟他有過關系的人,少不得受牽連,屆時又會是一番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