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在等待粘土磚燒制的過程中,姜永卓還抽空做了一個鼓風機和延長通風管,它的外形像是一個哨子一樣,在側面有個蓋子,中間部位挖了一個圓洞,里面有個轉軸,轉軸的材料她用骨刀把樹皮切成了長方形從中間部位豎著綁在一根小木棍上。 就這樣過了幾天,把所有的粘土磚全部燒制完成,一共五十六塊磚頭,只有一塊燒裂的,成果非常喜人。 現在就要正式開始煉鐵了,她先將一塊地設為放置鼓風機的地方,分別在兩側插入木棍底部用泥漿來來做固定和保護,將鼓風機豎著立起來。 中間的空洞可以將轉軸的鉆桿延妽出來定在左右兩側的木棍上,姜永卓做了個記號,用鑿子鉆出可以固定轉軸的小洞,然后將鼓風機安裝好,用鉆弓取火的方式將纖維做成的弓弦來回拉妽,測試了幾次之后,確定了鼓風機當中的鉆桿可以正常運作。 她先把延長管安裝好,記下大概的位置然后開始鋪磚,用四塊磚鋪出一個正方形來慢慢往上摞中間的磚縫用粘土混合河水做成的泥巴糊上,一切準備就緒,開始預熱。 她先把木炭放入其中開始預熱,等到熔爐當中冒起濃煙來,她繼續放入木炭直到木炭填滿了整個熔爐,再在最上面撒上鐵礦的礦渣,開始用鉆弓取火的方式轉動轉軸。 熔爐當中的木炭燃燒了一些,姜永卓見位置有所下沉,就繼續放入煤炭再在最上層撒上礦渣。 第一次煉鐵,她也不知道能煉出多少來,最好的情況是先做出一把鐵錘,對后續的所有工具鍛造都有長遠的幫助。 在撒入第五次之后,她才停止繼續放入礦渣,而是經常關注熔爐內部的情況,現在里面的溫度很高,炙熱的火焰熏得人眼睛疼,光線也很亮,看里面的東西也有些困難。 見里面燃燒的差不多了,姜永卓便停止繼續加入木炭,等到里面自然冷卻之后,她再用從中間劈開的木棍夾住熔爐當中的生鐵,將其取出。 這塊生鐵的個頭很大,姜永卓用石頭在生鐵的周圍敲敲打打,隨著深色的黑碎屑掉落,露出了里面顏色更淺的物質。 姜永卓眼睛一亮,繼續用石頭敲打,外面那一層碎渣徹底掉落之后,得到了一塊體積很大的鐵,為了驗證自己不是看花了眼,姜永卓還在這塊鐵的各個方位都磨了幾下,淺色的表面被磨去,露出內里的銀色。 這一整塊都是鐵! 沒想到這鐵礦石的質量還挺高的! 這么一大塊鐵,完全可以做一把錘子出來。 第41章 開始鍛造鐵器工具 煉出鐵之后, 姜永卓就要將這塊鐵用高溫燒成鐵水澆在模具當中來做一把錘子,因此她還需要再另外做一個鼓風機,之前做的鼓風機中間有空洞而且固定在了兩邊的木棍上, 拆卸起來不太好搞,反正做這個東西很簡單。 上一次的鼓風機是豎著放, 這一次她當算做一個橫著放的鼓風機。 她先在附近找了一塊圓餅樣式的, 直徑在七八厘米左右的石頭作為軸體用骨鑿在中間部位鉆出一個圓孔來,在找一根比這個圓孔稍大一點的木棍從中間穿過去, 要讓這塊圓盤石頭在距離鉆桿底部大概三分之一的位置能夠套緊。 之后在鉆桿快要接近的頂端的位置用骨刀劃出一條環繞一圈的凹槽, 用一條纖維編織成的繩子從中間部位將其鑲在凹槽之中, 從頂端開始將繩子的兩頭纏繞在鉆桿上,這樣只要拉動兩邊的線頭這根鉆桿就可以因為底部的圓盤石頭開始旋轉,這樣不管是鉆木取火還是在底部安裝上扇葉作鼓風機都會比以前輕松很多。 既然這根鉆桿可以用來鉆木取火, 那它就可以用來往木頭上鉆孔。 只要在鉆桿的底部位置劈開一道小縫將鋒利的小碎石插進去在用繩子綁緊,就可以用來鉆孔了。 姜永卓拿來一塊結實的木頭劈成兩半, 它的長度大概在一個小臂還要長一些, 在中間的位置用剛剛的鉆桿鉆出一個小孔,這個小孔比鉆桿要比鉆桿大一些, 這樣可以直接套進去。 用剛剛的做法再做一個相同的鉆桿出來,把木頭從中間的孔洞套進鉆桿中。 再將鉆桿兩邊的繩子分別纏繞在木頭的兩側,這樣這樣兩只手不斷上下按壓木頭,再等待圓盤石頭因為慣性自動將繩子卷回來。 只要在底部用繩子把切割成長方形的樹皮纏繞上去就可以做鼓風機了。 一切準備完畢之后,姜永卓開始用水和泥巴, 現用鉆桿大概規劃處位置來, 底下墊上一塊較為平整的石頭, 因為鼓風機在工作時需要不斷轉動,如果底下是泥土的話, 鉆不了多久就會出現一個洞,導致鉆桿逐漸下沉,最終地面和樹皮觸碰產生摩擦,會很影響燒制的過程。 以那塊用來做墊子的石頭為圓心,姜永卓開始用泥巴做了一個鼓風機,再以這個鼓風機為延妽用粘土磚做了一個高度合適的窯爐,磚縫還是用粘土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