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姜永卓將自己對于廚藝的畢生所學教給了姬雨,她這一輩子做食物,只知道煎烤,其余的一竅不通,就這些也是她小時候被她mama逼著學的,后來喜歡上了野外求生,在野外最方便做熟食物的方法就是放在火上烤或者墊個石板煎rou,所以這些做菜知識她才能在短時間之內就全部教給姬雨。 姜永卓和姬雨各自用樹枝把雄鹿rou翻了個面,姜永卓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第22章 制作骨鋸骨刀和木弓 香噴噴的煎鹿rou新鮮出爐,姜永卓用木棍插入鹿rou之中將兩面煎得金黃的rou排放在嘴邊吹氣,姬雨也翻了一下自己那邊的鹿rou,很多地方顏色看起來也是金黃色的,應該可以吃了吧? 她也用木棍插起rou排來放在嘴邊吹了幾口氣,姜永卓說這樣可以加快食物變冷的速度。 兩個人咬了口鹿rou排,肥瘦相間的rou排在口腔里迸發出鮮嫩多汁的汁水,被煎的金黃的位置散發出一股焦香來,再配上灑在上面的海鹽,簡直是人間獨一無二的美味! 當然了,這美味只存在于差不多一個多月只吃魚rou才有。 不過這新鮮的雄鹿rou確實嫩,放在現代也是進高級餐廳的rou啊。 兩個人狼吞虎咽地解決完一堆rou排,姜永卓和姬雨感覺還能吃一些,她們的飯量本來就大,日常的勞作也需要更多的能量,姜永卓把剁成小塊的排骨放進陶罐里煮rou湯喝,又把肝臟和心臟放在平底鍋上煎熟,只不過這樣吃起內臟來確實有些難吃,她也沒有別的方法來處理這些內臟的腥味了。 吃完了內臟,姜永卓本來還想趁著煮rou湯的功夫去再把雄鹿的骨頭處理一下,但吃了這么一頓豐盛的雄鹿rou,她就有點想偷懶了,偶爾歇一下也不耽誤什么事的。 姜永卓倚在身后的洞壁上,閉目養神,享受著難得的放松靜謐時光。 鍋里的排骨湯咕嘟咕嘟地冒著泡,她捏了點鹽撒了進去,又到河邊摘了一些水滑菜放進去做個素菜搭配。 用棍子攪和了幾下,再把陶罐下面的火堆用水撲滅,等著陶罐涼到她用手觸碰沒感覺多燙之后,姜永卓就把兩個人的竹杯倒上了排骨湯,里面還有堆滿了竹杯的排骨,她們一邊吃rou一遍喝湯,好不快哉! 吃完了姜永卓和姬雨都打了好幾個飽嗝,這一頓足足頂的上她平日里兩天的食量,沒辦法誰讓她天天吃魚吃得有些膩,偏偏這雄鹿rou又如此鮮美,怎能不大快朵頤一番? 肚子吃的很撐,姜永卓不太想動彈,倚在洞壁上休息了一會兒,她還是決定把沒吃完的雄鹿rou掛在起來,該風干的風干,該煙熏的煙熏,能保存多就保存多久,還有雄鹿的骨頭,也要趕緊處理一下。 動物的尸骸能做的東西很多,特別是雄鹿身上的。 它們的鹿角已經被姜永卓做成了鑿子和錘子,肩胛骨的位置也是做工具的好骨頭,姜永卓帶著一塊肩胛骨到了河邊在石頭上打磨著,她把骨頭上殘留的rou用小石頭刮了刮,然后著重打磨外側的部分,肩峰的周圍她打算用藤蔓包裹住做成刀把。 她用旁邊的海芋葉試了一下骨刀的鋒利程度,用來切割還是沒問題的。 提著新做的骨頭回到山洞里,姜永卓開始切割另一塊肩胛骨,這一塊她打算做成骨鋸,直接用刀去切割出鋸子的齒狀,這個過程費了些時間,不過最后的成品還不錯,骨鋸沒辦法鋸斷木材,肩胛骨本身不具有足夠的硬度和鋒利度,要換成又薄又鋒利的鐵制鋸子才可以。 正好山洞外面就有自己之前晾曬的竹子,可以拿來試一試,她挑了根小一些的竹子開始鋸,因為握持的姿勢,她沒辦法很好地用力,最后竹子鋸是據斷了,但是比較費力,效率很低。 能用就行,姜永卓已經很滿意了。 之后的一堆骨頭里,姜永卓挑挑揀揀,選了一些又長又細的骨頭,這些骨頭她要做成骨針來縫制衣服。 沒有比較好的鉆孔工具,她手上唯一能鉆孔的就是那個碎石,它還需要再去河邊磨一磨,所以選的骨頭不能太細,大概能有小拇指二分之一粗細,這些骨頭選出來還要去磨尖了才行,等磨完了骨針和碎石,姜永卓就用碎石在骨針的中間部位鉆出一個小孔用來穿線。 她把骨頭磨成了錐形的樣子,上下尖,中間寬,這樣在鉆孔的時候可cao控性更高,她一共做了三個骨針,將它們放在山洞的陰涼處用海芋葉墊著,這個時候在外面晾曬的雄鹿皮也半濕不干了,姜永卓比劃了一下,大概能給自己和姬雨一人做一個筒裙,縫制的時候也很簡單,如果有那個條件,她還是想穿褲子。 從中間將雄鹿皮一分為二,姜永卓再把分開后的鹿皮用藤蔓穿過,盡量延展開,避免晾干后獸皮收縮,綁在周圍的方框上。 做完了這一些,火燒眉毛的事情就徹底沒了,姜永卓躺在山洞里終于能夠舒服地躺一會兒了。 接下里的幾天里,姜永卓她們每天都會去收獲海產,不過有了雄鹿rou,她們把所有的魚都煙熏后保存,一些貝殼類或者螃蟹就當天吃了,為了以后能有穩定的rou類來源,姜永卓還用雄鹿的筋做了一把弓,木材她選了小橡木樹,這種樹堅硬有彈性,用來做弓身很適合。 對于弓身粗細的選擇也有考量,太細太粗都握的不對勁,影響發力。 這跟小橡木樹,她先用骨刀從中間往兩端削去,越靠近邊緣越薄,弓身的兩端也要削出小凹槽用來纏繞弓弦。中部作為握把的地方也要修一下,能更好地握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