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一場波瀾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錦鯉美人狠狠拿捏病嬌、重生后強行和反派HE了、穿越柯南:我真不是名偵探、渣了瘋批女主后她黑化了[快穿]、假少爺他柔弱可妻、驚悚神祇、傲嬌攻他暗戀成真了、這個反派對主角是真愛啊、看上美強慘后拯救進行中、踹了邪神后我更萬人迷了
嬴政的聲音中帶著調侃兒。 雖然話語像是說「這是沒必要的事情」,但無論是站在身邊的趙高,亦或者跪著的頓若,都不會真的這樣以為。 如果始皇帝覺著這是沒有必要的事情,就不會笑的這么的開心了。 一直揣摩著嬴政心思的趙高,心中更是將陳珂的位置往上提了提。 這位陳少府,看來未來的位置..... 很高。 待到頓若說完了之后,嬴政才是隨意的擺了擺手。 “行了,下去吧” 他停頓了一下,又是說道:“對了,儒家的那群人,記得多看著點” 嬴政瞇了瞇眼睛,瞳孔中綻放出些許殺氣。 “若是那些人繼續搗亂,便是給他們些教訓!” 嬴政站了起來,負手望著窗外的月光。 皇儲乃是國本,試圖毀壞大秦國本之人,都不可原諒。 這個時候的嬴政,真的動了廢黜儒家的念頭。 只是,這個念頭一閃而逝,便是消失了。 這個時候,暫且不能動儒家。 當年的孔子學說雖然不爭氣,比不過道家、墨家、法家等學說。 但孔子卻是開了一個好頭。 一個「私學」的好頭。 再加上他的那些弟子,大多數都是當時亂世中的權貴。 這些人加在一起鼓吹孔子,更是讓大部分的讀書人都是崇尚孔子。 現如今,墨家、法家、道家的讀書人加在一起,也就勉強與儒家的讀書人相提并論。 這便是有得必有失。 當年的儒家在政治上失利,孔丘如同喪家之犬一般周游列國。 列國卻無一采納其主張。 于是乎,孔丘在郁郁不得志之下,創辦私學,教授學生。 誰能夠想到,兩百年多年后的今天,儒家卻是依靠著私學、讀書幾乎占據了「能說話」之人的大部分呢? 嬴政微微的吐了口氣。 “博士宮啊” “當真是心腹大患” 他雖身為始皇帝,在他的鎮壓下,也沒有人敢作亂。 但..... 暗中的蠅蟲依舊盤旋在大秦之上,等待著大秦這顆金蛋裂開一道裂縫。 ......... 陳府 躺在床上的陳珂打了個哈欠,他回想著白日與扶蘇飲酒的畫面,默默地扶額。 這是改變扶蘇的第一步,走的雖然有些波折,但卻是走出來了。 今日回去之后,扶蘇定然是會開始思考關于儒家的各種事情。 到時候,事實會證明一件事情。 儒家沒有問題,但是淳于越的儒家有問題。 這就相當于在一個完全沒有破綻的、表面光滑的雞蛋上,撕開一個裂縫。 若是直接打碎扶蘇關于儒家的所有觀念,那么扶蘇的三觀定然會隨著儒家的破碎而破碎。 那不是陳珂希望看到的。 也不會是始皇帝希望看到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樣子做的危險性太大了..... 如果扶蘇一個堅持不住,想岔了,瘋魔了,誰能夠負得起這個責任? 誰想要負這個責任? 沒有人想。 至少陳珂不想。 他按了按額頭,這大秦的酒雖然度數不高,但喝著卻是會令人不太舒服。 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陳珂站在池邊,拍打著欄桿。 “我把欄桿拍遍,難尋歸途啊” 古人常有舉杯澆愁愁更愁之說,飲酒本就容易讓人回想往事的副作用。 他瞇著眼睛,臉上帶著些醉意朦朧。 “既來之,則安之” 陳珂打定了主意,在安全的前提下,在別人不找事的前提下,默默地發育。 把一個字常念心中 「茍」 .......... 左丞相府 李斯坐在府中,眼前的人不停地說著什么。 他手中筆卻是不停,默默地在竹簡上寫著什么東西。 毛筆這東西,秦朝時候就有了。 只是大多數的時候,因為在竹簡之上寫東西,毛筆容易造成污漬、不易留痕。 所以大多數時候,還是用刻刀。 少部分的時候,在絹帛之上,用毛筆書寫。 等到李斯停下手中動作的時候,面前的人也是停止了講述。 他抬起頭,眼神灼灼:“丞相大人” “那陳珂絕對不只是表面上說得那么簡單,他內地里肯定是要找您麻煩的” “只是到了最后才發現,他一下子得罪的人太多了” “所以才是出面維護您” “您可不能被他給騙了??!” 李斯抬眼,看著坐在自己面前的說客,嘴角微微一笑:“你找錯人了” “關于陳珂的事情,是陛下的旨意” “我只是遵循陛下的旨意而已” “若是你對陛下有什么意見,大可以自己去找陛下言明” “在我這里說這些,有什么用處呢?” 李斯搖了搖頭,臉上似乎是帶著無可奈何之色。 “你就算是去找馮去疾,都比找老夫強吧?” 他對面坐著的那個人不再言語,知道這李斯是鐵了心了。 當即便是拱了拱手:“丞相大人的氣度讓我感慨,只是不知道,那陳珂是否也是這樣想的?” “畢竟,之前陳丞相大人可是沒少磋磨他” “如今陳珂得到了陛下圣恩,可是能夠如丞相大人放過他一樣,放過丞相大人?” 這話說得誅心無比,但李斯卻沒有絲毫的動容。 “那便是本官的事情了” “你們儒家之人,還是少cao本官的心” “多cao自己的心” “這幾日,朝廷中的儒家之人,怕是折里面了不少吧?” 李斯微微一笑,看著身旁的李陽道:“陽兒,送客” 來人黑著一張臉,只是冷聲說道:“希望丞相大人不會后悔!” ........ 于此相同的事情,同樣發生在右丞相府、大將軍府等。 王翦、馮去疾、王琯、蒙恬等大秦的高層,具都是在同一時間接到了來自同一個勢力的拜貼。 儒家。 ....... 博士宮 舊人去,新人來。 淳于越雖然被下了大獄,但是這博士宮中卻是不可一日無人。 少了一個淳于越,這儒家還有別的大儒。 當年的孔府門下七十二賢,各自都有自己的后人。 如今也算是儒家大儒。 ......... 陳府 次日不必早朝,陳珂正躺在院落內,隨意的看著外面的風吹花落。 一旁卻是響起一陣腳步聲。 “踏踏踏” 隨之而來的,是扶蘇的笑意。 “老師,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