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禮論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錦鯉美人狠狠拿捏病嬌、重生后強行和反派HE了、穿越柯南:我真不是名偵探、渣了瘋批女主后她黑化了[快穿]、假少爺他柔弱可妻、驚悚神祇、傲嬌攻他暗戀成真了、這個反派對主角是真愛啊、看上美強慘后拯救進行中、踹了邪神后我更萬人迷了
? 陳珂嚇得差點從床榻之上一躍而起。 扶蘇等了自己一段時間了? 等自己? 大秦的長公子殿下等自己了一段時間,且自己只是在睡覺,而不是有急事? 陳珂下意識的看向了自己的脖子。 自己脖子上的這個東西,還能在自己的脖子上掛多長時間? 這是一個問題。 “咳咳” 他輕咳一聲:“我馬上就到” 說完之后,干脆利落的將地上散落的衣服穿在身上,而后急匆匆的朝著外面走去。 ........ 扶蘇坐在院落里,臉上的神色中沒有絲毫的不耐。 他只是恭恭敬敬、老老實實的站在院子里,低著頭,默默地思索著昨日嬴政與他說的事情。 父皇給他換了一個老師,換的還是昨日里剛開始支持自己,后來不支持自己的陳少府。 不過扶蘇雖然聰慧,但明顯是太過于老實。 他只是以為,真的如同陳珂所說的一樣,陳珂反對的只是不健全的郡縣制。 “踏踏踏” 遠處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隨之扶蘇收回了自己的思緒。 陳珂來了。 陳珂見了扶蘇之后,當即便是行禮道:“公子久候了,是臣之錯” “公子請坐” 扶蘇有些愣神,有些茫然。 下一刻他便是惶恐的說道:“老師何必如此?” “弟子等候老師,難道不是應有的事情么?” “老師如此,折煞弟子了” “此于禮不合” 陳珂只是行禮,然后與扶蘇坐在對面。 這個時候的禮數尚且是跪坐,兩個人都是跪坐,并沒有什么別的尊卑之分。 僅僅只是因為尚且還未曾有凳子而已。 陳珂聽到扶蘇的話,當即便是問道:“扶蘇公子,與禮不合,此禮何為?” 此禮何為? 扶蘇楞了一下,但尚且還是老老實實的開口說道:“此乃尊師重道之禮” 陳珂繼續問道:“敢問扶蘇公子,君與師何大?” 這問同樣好解。 《荀子》中,有一篇節名為禮論。 其中所述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br> “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br> “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br> 在荀子看來,第一者為天地,第二者為先祖,第三者為君,第四者為師。 這種思想在儒家之中從此時便是開始有了,只是到了后面越發展,越是符合封建主義的君權思想。 所以發展成了 “天地君親師” 其中,除卻將先祖進一步釋為「親」,且將「君」放在「親」之前外,沒有其他的變化。 昨日陳珂回來之后,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扶蘇受到儒家的影響很深,尤其是一些糟粕的思想。 儒家中有先進的、值得學習的思想,這是沒問題的。 或者說,不只是儒家。 世上的大部分東西,都是有其兩面性。 他有好的,自然也有壞的。 學習什么東西,都要取之精華,棄之糟粕。 這是后世的某種辯證思想。 陳珂要交給扶蘇的第一課,就是這種辯證思想。 當然,這么迫切的傳授關于「君師」的說法,其實也是為自己的小命著想。 扶蘇的上一個老師怎么死的? 死就死在那個老頭子居然把自己放在「君」之上,妄圖把下一個大秦的皇帝教成只會聽他話的的傀儡。 所以,必須是先解決掉這個問題。 陳珂看著扶蘇,而扶蘇此時也是想到了禮論中的這一篇。 這一篇雖然淳于越沒有過多地解釋,但他卻是背過的。 當即便是復述了出來。 而這也同樣是陳珂教導計劃的其中一步。 他想讓扶蘇知道,他從小接受的教育是被人過濾了一遍的。 扶蘇開口道:“自然是君大” “荀子禮論有言,禮有三本,其一天地,其二先祖,其三君師” “其中,天在地前,先祖居中央,君在師前” 陳珂聽到這話微微一笑:“公子,如今你我是什么關系?” 扶蘇沒有絲毫猶豫:“乃是弟子與老師的關系” 陳珂卻是微微搖頭:“公子,若是按照荀子中的記載與說法,你我首先是什么關系?” 扶蘇猶豫了一下,這才是說道:“是君臣的關系” 陳珂點頭。 “公子,你乃始皇帝陛下的長子,陛下更是一心將你當成繼承人來撫育” “對你有很大的期待” “這是其一” “其二,你乃是我大秦的長公子” “而我乃是大秦的九卿少府” “你乃君,我乃臣” “此之為君臣” 陳珂悠然說道:“所以,你我之間有兩者關系” “其一為君臣,其二為師徒” “公子,您說這兩者的關系,哪一點在先,哪一點在后?” 此時的扶蘇已經是反應了過來,這不僅僅是一場談話,更是陳珂于自己講授的第一堂課。 他當即便是坐的更加端正了。 思索了片刻后,他開口道:“扶蘇知,當為君臣在先,師徒在后” “只是不知其為何是如此” 陳珂點頭:“你我若論師徒,則是從昨日起” “若論君臣,則是從我入朝為官起” “這是論時間之說,君臣在師徒之前” “若論禮數,你可知為何?” 扶蘇點頭:“因為君在師前” 陳珂微微一笑:“不錯” 他看著扶蘇說道:“所以,公子來到我府邸后,若是見到我未曾睡醒” “應當怎么做?” 扶蘇猶豫了一下,雖然這不符合他長久以來受到的教導。 但卻是讓他十分邏輯自洽。 這就是儒家之中的內容,并沒有什么問題。 “當令人喚醒老師” 陳珂颯然一笑:“不錯,正是如此” 他借著這個問題,繼續詢問扶蘇:“公子,你可知為何陛下為您換了一個老師?” 扶蘇聽到這話,眼睛中帶著些許的憂慮。 他看著陳珂道:“因為扶蘇反對父皇的郡縣制,父皇以為是老師教導之錯” 陳珂微微搖頭:“不,并不是如此” “雖然你反對陛下的郡縣制,令陛下十分生氣” “且這事情的確是淳于越故意為之” “但陛下卻不會因為此,而夷淳于越三族” 他溫和的看著扶蘇:“殿下在想一想?”